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青少年犯罪的网络诱因及对策
范文

    张萨萨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手机的普及,使网络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网络世界并不完全是净土和乐园,网络净化缺失及网络监管滞后,使得网络文化中混杂着种种不良因素,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许多负面影响。本文拟就青少年犯罪的网络诱因和对策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能够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网络诱因 对策

    截止2015年,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青少年已经成为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超过3亿,占中国青少年人口总数的79.6%。随着青少年网民群体的日益扩大,青少年上网行为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青少年对网络的使用存在严重的失衡现象,即娱乐化应用较多,而作为学习工具的应用比例较低。据调查,在近年来的青少年犯罪中,与网络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犯罪比例很高,而且相当一部分是暴力型犯罪。这些犯罪手段残忍,形式多样,严重侵犯了人民群众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影响了社会

    秩序。

    一、引发青少年犯罪的网络诱因

    1.沉迷网络游戏

    青少年处于叛逆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一旦沉迷于网络游戏,轻则荒废学业,重则影响身心健康。同时,由于网络游戏需要经济基础作为后盾,而网络游戏又往往不被家长认可,家长不给钱,有些孩子就想尽一切办法去筹钱玩游戏,先是借,借不到就偷,偷不到就有可能去抢,甚至杀人,一步一步走向犯罪的深渊。2014年,某市初三学生颜某,为了上网玩游戏,偷钱时怕被父亲发现,将父亲残忍杀害。

    2.模仿不良网络行为

    青少年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喜欢做一些异于常人的事,自控能力较弱,同时,整天活在虚拟世界里的青少年意志薄弱,这些青少年极易受到一些具有煽动性不良行为的影响。由于涉世未深,分辨不出违法、犯罪的严重性,他们强烈的模仿欲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得到满足。很多青少年在观看了一些犯罪情节后,出于好奇,他们就会试着模仿,不知不觉中触犯法律。有些直接将网络中的犯罪行为变成了现实版,最终走向犯罪。近年来,受到不良网络行为影响而引發犯罪的案件呈上升趋势。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 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

    3.网络黄、赌、毒成为“公害”

    网络黄、赌、毒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诱因。根据公安部门统计,在被抓获的青少年罪犯中,有将近80%的人曾经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在已经破获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相当多的人就是因为长期沉湎于网络,或者受到了黄色网络的侵蚀而走向犯罪的深渊。淫秽色情的信息在网络上流传侵蚀着青少年不成熟的身心,引诱着他们走向犯罪。2014年,未满16周岁的小华看了黄色视频后,产生冲动,将2名未满11周岁的女孩骗到公园进行“性体验”。

    网络赌博形式多样、隐蔽性高、流动性强,其危害比传统赌博更大。由于网络的即时性和跨区域性更有可能大大增加参赌的范围,从而使网络赌博的数额不断升级。还有一些不法分子的在网络游戏中衍生的一些赌博活动,即“变相的赌博类网络游戏”,涉及网络游戏服务、虚拟货币、第三方交易平台等多个环节,采取一些打法律“擦边球”的形式,赌资往往不直接与人民币挂钩。经调查,网游赌博人群年轻化,专业化网络赌博公司也越来越多,组织结构更加严密,网络使赌资支付渠道网络化,赌资数额十分巨大。

    近年来,一些毒贩利用网络聊天、博客、网上转账等手段进行毒品买卖,同时在一些社交网站上传播“毒品文化”,有些还成立了“吸毒俱乐部”,很多青少年受到诱惑,以身试毒,走向了无法挽回的深渊。2016年1月,山东省某市公安局在日常检查中查获吸毒人员高某,办案民警由该吸毒人员的毒品来源入手,深挖细查,先后前往11个省市,行程2万余公里,历时7个月打掉了一个依托互联网贩卖冰毒和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特大贩毒网络,缴获毒品4000斤。可见,网络已经成为买卖毒品的新型场所。

    4.网络监管的滞后性

    网络信息传播快、更便捷、更形象,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我国的网络监管还是相对滞后。中宣部对网络的使用有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严禁进入网吧、舞厅等营利场所。但还是有一些网吧建在离学校不足200米的地方,引诱着未成年人。各级监管部门监管不严,在个别地区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同时,网络环境的不洁净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二、防治对策

    1.加强家庭的监督管理

    在教育青少年方面,家长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预防犯罪,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应关注孩子的上网情况和上网内容,对上网时间加以控制。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网络,让孩子认识到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糟粕。同时,家长应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量少玩游戏,与孩子多一些沟通交流,建立起平等、信任的亲子关系,多和孩子一起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

    2.加强学校的监督管理

    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度过。因此,学校的监督管理也十分重要。国家规定,中小学周围200米内禁止开设网吧,作为学校要定期排查,遇到违反国家规定私开网吧、游戏厅的情况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处理。学校也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互联网安全教育,并把这类课程纳入日常教学之中。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教育,让学生知道有哪些不良的上网行为会引发犯罪,对一些有网瘾的学生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等机构进行专人辅导矫正,积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

    3.加强网络的监督管理

    (1)加强网络法制建设。虽然我国制定并颁布了相关的互联网法律法规,但是还不完善。希望尽快完善互联网法规体系,实现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

    (2)净化网络环境。建议相关部门应深入整治网络淫秽色情暴力等信息的传播,切断有害信息的传播链,加强网络监管,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网络环境。

    4.加强社会的正确引导

    各级政府要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倡导文明上网、健康上网、远离低俗、远离毒源等健康绿色上网理念。同时,在各个社区、学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志愿者宣传等活动,利用媒体宣传、制作文明上网公益广告等方式,在全社会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铁成.计算机网络的法律问题[J].法学前沿, 1999(3).

    [2]西田修.浅析电子计算机犯罪[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

    [3]刘江彬.计算机法律概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23: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