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MDT专职管理人员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体会与探索 |
范文 |
【摘 要】 MDT是指临床多学科工作团队(两个以上相关学科),针对某一病例进行的临床讨论会,为患者制定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方案。作为一名MDT专职管理人员,在该文中阐述平时工作开展各环节的体会,总结MDT开展经验、管理成果的同时,分析实际运行中存在的瓶颈与问题,并不断探索与改进,使患者得到最大的治疗获益。 【关键词】 MDT;专职管理人员;问题;体会;探索 【中图分类号】 R197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7-289-02 ?为促进学科发展,提高会诊效率和质量,改善医疗服务,为年轻医生提供学习平台,我院于2013年7月成立MDT中心,作为国内较早开展多学科协作诊治的综合性医院之一,现已成熟开展结直肠肿瘤、肝胆胰肿瘤、头颈部肿瘤等十余个优势团队,大大提高了医疗质量,缩短平均住院日,减轻患者医疗费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1 医院MDT开展情况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学科发展的不断深化[1],学科间壁垒也随之更为深厚,“一对一”的传统疾病诊治模式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高的健康服务需求,因此发挥全院专家优势协作诊治,规范诊疗程序,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2]显得尤为重要。自我院MDT开展以来,数量逐年递增,2019年度我院共计开展MDT 5624例次,全院共计50余个科室、500余位专家参与该项工作,累计参与人次达28128人次。MDT的开展无论对临床诊疗活动还是患者治疗反馈,成效都十分显著。 我院MDT主要采用学科主导和医务部主导两种组织模式:前者主要围绕某个系统或器官开展诊疗活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专家成员,常设有团队秘书进行协调;后者主要涉及除学科主导之外的病例,如疑难复杂、急危重症、高风险手术或需要多学科协作手术的患者等,常由隶属于医务部的MDT专职管理人员组织协调[3]。笔者在本文中将重点阐述组织开展医务部主导的MDT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不断探索与反思。医院开展MDT的具体流程如下: 2 医院MDT开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1 MDT發起申请阶段 MDT专职管理人员隶属于医务部,严格把握准入标准,审核时常遇见如下问题: 2.1.1 入院或门诊检查如影像、检验、病理等资料不够完善,专家评估内容受限。应在MDT讨论之前尽量将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齐全。 2.1.2 讨论之前未完善单科会诊。此类情况易导致讨论过程中专家根据病情仅能提出需要进一步检查的意见,等检查结果回报后还需再次组织MDT。如果此项工作能在提前单科会诊时完成,将大大提高本次MDT的效率。 2.2 MDT开展阶段 MDT顺利开展与申请科室和专家的紧密合作息息相关,开展过程中常见如下问题: 2.2.1 不遵守劳动纪律常见问题 ①申请医生迟到。申请医生负责PPT的汇报,是主导MDT准时开始的重要因素。②申请科室科主任或副主任未参加。科室主任或副主任参与制定最后诊疗方案,对本次MDT起决策作用。③专家前后到场。专家发言一般采取先由放射科、病理科等辅助科室专家读片,再由临床专家各自阐述观点的顺序进行。如果专家不能按时到场,不仅讨论无秩序,造成时间浪费,而且易减弱团队整体综合诊疗力量。④专家临时因急诊手术等原因不能参加。或由年轻医生代替,或由此位专家在讨论结束后,单独与主管医生讨论病情并回复意见,类似于传统的单科会诊,达不到MDT预期目的。 2.2.2 受邀专家意见不统一 当今医院以分科、分专业精细化为主流趋向,因此各种学术思想、医术流派、治疗手段在诊疗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争议与比较,各专家从自身学术角度出发提出不同意见,此时应以患者最大治疗利益为重,整合各专家意见[4]-[5],确定最终治疗方案。 2.2.3 短时间内提交申请的MDT数量过多,场地受限,专家资源受限。 2.3 MDT总结与反馈 MDT的总结要求申请医生在受邀专家意见回复后及时完成,并将结果告知患者;反馈则要求在MDT开展后2周内完成,主要反馈病人最终治疗手段及预后,常见问题如下: 2.3.1 专家回复不及时 专家因早退、工作繁忙而遗忘等原因未在当场或规定时间内回复,导致申请医生无法及时总结。 2.3.2 申请科室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反馈 反馈内容包括病人的后续治疗方案以及预后与转归。 3 医院MDT开展的体会与探索 MDT专职管理人员在整个工作中起协调作用,是MDT高效运行的重要执行保障[6]。针对开展过程中的问题,MDT专职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探索与思考,才能提出解决方案,并不断提升MDT品质。 3.1 确保诊疗质量 应从专家资质、劳动纪律与规范诊疗行为等方面来保证并提升诊疗质量。①各科室专人负责每月MDT排班,要求至少副高以上职称医生参加,特殊科室可由高年资主治以上职称医生参加,并将专家参与MDT的劳动纪律等参会情况纳入个人绩效考核。②参与专家应严格按照国际、国内最新临床指南,并结合患者个体化情况,或拟定疾病诊断,或制定诊疗方案[1],或进行围手术期管理与术前评估。 3.2 合理安排场次,有效节省专家资源 可将相同受邀专家的MDT安排在同一场地的前后相继时间。除此之外,要努力实现移动环境下的协作,如通过手机端、网络远程等互联网方式来解决场地与专家时间问题。 3.3 加强规范管理 MDT专职管理人员应根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修订更新MDT管理制度,包括加强MDT管理构架,规范成员行为,不断优化流程,加强人员培训等。 3.4 加强随访管理 建立随访体系,做好随访工作,不仅能使患者从中收益,而且能为临床医生积累经验,有利于临床各项科研工作的开展和综合业务水平的提高[7],也可为行业治疗指南提供充分的依据[8]。 3.5 不断提高MDT运行效率 ①提高组织管理能力。MDT专职管理人员通过多学科会诊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临床与医技科室在诊疗活动中迫切解决的问题,为今后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奠定基础,并且可以从管理的角度进一步完善十八项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从而规范诊疗,保证病人安全[2]。②创建激励机制。根据双方按时完成情况:如科室积极开展情况,专家及时回复率,申请医生及时总结与反馈率,双方评价结果分值等方面进行奖励。 4 小结 我院作为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有2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2018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中排名全国第14,华东第3,浙江第1,且有6大专科进入前10,具备对疑难危重与急危重症病人的综合诊治能力。在我院运用多学科诊疗模式,不仅能发挥各学科优势,并对各科室进行资源整合,增强多学科间的合作与沟通,避免单一治疗、重复治疗、过度治疗,而且能高效为患者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解决患者亟待解决的问题[9]。虽然我院的多学科诊疗模式近年来不断发展进步,但笔者在开展过程中仍发现许多困难与问题,主要涉及专家召集、场次安排、诊疗流程、随访体系等方面。MDT專职管理人员作为医务部成员,为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应从管理的角度探索与思考,做大量的工作与努力。除针对性地从强调劳动纪律、合理安排专家资源、提升信息智能化、修订管理制度等方面做优化,还应将MDT与临床路径、病案质量、十八项核心制度、绩效考核等方面相结合[10],不断为学科发展和精细化管理带来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王家祥,苟建军,赵菁.综合医院多学科协作在疾病诊治中的实践与作用[J].医学与哲学,2015.36(9B):1-4. [2] 朱慧,王志荣,凌勇武等.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应用管理实践与体会[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6.27(2):48-49. [3] 金丹,徐静,马楠等.医院多学科诊疗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9.35(12):998-1001. [4] 李姗姗.多学科协作(MDT)服务模式现状研究——以某中医院为例[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5] 胡海涛,田丽娟.某省肿瘤医院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现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26(9):806-808. [6] 唐通军,李丹,曾爱红等.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中的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9.35(3):262-264. [7] 刘翔,王莹,刘新亚等.肿瘤专科医院诊疗模式难点及初步解决策略[J].中国肿瘤,2017.26(9):673-676. [8] 张陈平.口腔癌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J].中国肿瘤临床,2015.42(16):787-790. [9] 张静,拓楠.多学科协作对医疗创新的影响[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26(12):1176-1178. [10] 谈进,陈小飞,刘玲等.某三甲综合医院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实施与医疗质量相结合[J].当代医学,2019.25(3):121-12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