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问题导向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范文

    刘忠彬 刘继富 姜永宏

    摘 要:本文从当前我国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两张皮”的问题入手,认真分析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的深层次原因和相关因素,介绍了如何以产教融合为抓手,以满足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为目标,探索出一种具有时代特征、与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问题导向教学法,并深刻阐述了问题导向教学法的产生背景和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践效果、遵循原则、运行规律和特点,为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方法支撑。

    关键词:问题导向 教学方法产教融合 汽车维修

    课 题:本文系2017年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问题导向教学法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ZY17152)研究成果。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教学方法既是教师的教法,也是学生的学法,还是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教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有了学习方法才能更好更快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一、问题导向教学法的产生背景

    2018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旨在发挥企业育人的主体作用,发挥企业优质教育资源的育人功能,发挥企业环境资源的育人优势,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生产环境与育人环境的融合,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建立起以经济链为基础,以产业链为依据,与生产过程相适应,与生产环节相对应,与产品质量相匹配,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及针对性和适应性。着力破解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需“不对接”的难题。

    但是,受经济、机制、体制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比较缓慢,校企合作关系不紧密,融合程度不深,改革效果不明显。针对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教学方法不多,只是一些理论层面的推理和设想,与企业真实的生产过程不匹配,还不能满足行业、企业岗位的需求,落实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没有实际效果。因此,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和总结,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教学法适用于维修类专业教学,其核心思想是根据维修类行业、企业的职业活动规律和工作程序,按照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全部过程,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检验效果五个与生产环节对应的教学环节,并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生产实际,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进行了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问题导向教学法的运行规律

    唐山市区位优势明显,地处渤海湾中心地带,是京津唐工业基地中心城市,经济比较发达。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唐山市轿车保有量高达120余万辆,相关汽车维修企业1000多家,这些企业为笔者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大力支持。2015年,笔者学校与唐山市一汽大众4S店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进行了问题导向教学法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发现问题

    汽车的维护、保养及维修,一般是由车主将汽车送到4S维修店,如果汽车抛锚则由救援车将汽车拖到4S维修店维修。无论哪种情况都是由车主向前台接待人员介绍汽车发生的异常情况和异常现象,前台接待人员将车主反映的内容用专业术语记录在维修单的相应位置,并将维修单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现象与故障的因果关系”判断汽车是否发生了故障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意识,培养学生捕捉问题的灵感,锻炼学生甄别问题真假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对生故障现象的识别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破解理论教学与实践割裂的难题。

    2.分析问题

    根据汽车发生的异常情况和异常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异常情况可能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发生的部位,提高学生对汽车结构特征的认知能力,了解各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零部件的组合关系,各部件的位置关系、运动规律、检测方法、技术参数等维修知识,熟练掌握故障分析方法,创新故障分析思路,养成良好的分析习惯,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下一步的判斷问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3.判断问题

    通过汽车异常情况和异常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故障的类别、性质、位置。让学生掌握判断方法、把握判断规律,正确使用检测工具和检测设备,根据诊断数据、技术标准和判断方法对故障的类别、性质和位置做出准确的判断,排除故障假象的干扰。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诊断效率,制定合理有效的故障解决方法和故障排除途径。

    4.解决问题

    依据故障解决方法和故障排除途径,指导学生动手拆卸故障零部件,并按顺序更换,使学生灵活掌握专用工具的使用方法,熟悉零部件拆装程序、组装技术要求、操作规范、注意事项、安全保障和技术标准,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5.检验效果

    组装完毕后,指导学生试车检测维修效果,查看异常现象是否排除、汽车运行是否正常、车主是否满意,经车主同意后签字交车。让学生掌握检测方法、测试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使学生了解服务程序,遵守服务流程,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三、问题导向教学法的特点

    问题导向教学法是新时代产教融合背景下维修类专业创新的教学方法,它凝聚了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核心思想,囊括了维修行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关键要素,遵循了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体现了企业生产技术应用规律和形成规律,彰显了维修行业特有的工作程序、工作标准、服务理念和服务要求,具有鲜明的特征。

    1.问题导向,产教融合

    问题导向教学法是根据维修类企业解决问题的过程顺序设计的新型教学方法,自然地将企业的生产过程与学校的教学过程融合在一起,为学校的教学提供了真实的生产案例。使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紧密联系,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维修类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减少了学生就业后的培训时间,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企业的生产效益。

    2.过程完整,环节明确

    问题导向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囊括了企业生产的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和工作标准。前后环节之间都具有因果关系,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相互联系,形成了完整的工作过程和技术链条。这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捕捉问题的灵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问题导向教学法的五个环节顺序安排,遵循了维修企业排除故障、解决问题的应有程序,体现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技能传授规律,符合技能形成规律、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知识技能容易学习和掌握,学起来比较轻松。不仅增强了专业技术对学生的吸引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對专业技能的掌握效率和学生对口就业率。

    4.服务至上,立德树人

    维修企业是服务类行业,服务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标准。问题导向教学法体现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客户评价、签字、确认环节,体现了以解决问题为根本,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的服务理念,使学生的服务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服务理念,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应用问题导向教学法的意义

    问题导向教学法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战略思想,彰显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问题导向教学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战略思想”为抓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为核心,以解决问题为根本,以顾客满意为目标。聚焦企业产品生产全过程,对接产品生产环节,关注企业切身利益,遵循技能形成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紧跟时代科技发展步伐,满足企业岗位新需求,为维修类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方法支撑,为新时代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有效途径和参考依据。

    问题导向教学法真正实现了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工作环节与教学环节的紧密结合,达到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学以实用的目的。问题导向教学法有效破解了我国职业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割裂、实训条件落后、实训课题不真实、实训目标不明确、操作过程不规范、德育教育效果差、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等诸多培养难题,充分发挥了企业生产过程在导向作用和企业服务理念中的育人功能。激发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效率和学生对口就业率。对促进专业发展,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唐山市金桥中等专业学校)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