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专业教师 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
范文 | 潘苍红 邓龙成 摘 要:本文就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路径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产教融合? ? 专业能力? ? 校本培训? ? 职业学校 一、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现实意义 (一)实现针对性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意味着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知识储备更丰富、教学方法更灵活、教学把控能力更强。在课堂教学中,目标更明确、针对性更强,学生的学习也更有效率。同时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也意味着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教师会更多地关注时代变化,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教师的专业视野、实践教学能力、创造性思维等专业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教师形成教育服务社会、服务产业的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教学和学生就业融合,为企业输送合格技术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的特点与问题 目前的中职专业教师提升专业能力主要有三个途经:校本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以及省培、国培。三种培训各有优势,但也各有不足。 (一)校本培训的优势与不足 校本培训主要通过教研活动开展教师间的互动交流可以产生思想的火花。但校本培训局限在校内,脱离了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是典型的关起门来搞培训,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的作用有限。 (二)继续教育的优势与欠缺 继续教育在一定程度可以使教师在理论知识、教学理念上得到更新,但因为培训班的开设和教师专业并不一定匹配,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同时培训主要是理论层面的,缺少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与企业的需求脱节,制约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三)省级培训和国家培训的长处与短板 无论是理论培训还上是实践培训,都会站在国家产业发展的更高起点,可以使教师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会起到很大作用。但是由于省培和国培时间较长,对学校的教学工作会有很大影响,学校不可能派较多老师参培,对未参培的教师专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同时省培和国培,由于是群体培训,不易发现教师的专业短板,导致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基于产教融合的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路径 构建教师培训的新框架,把校企合作培训纳入教师培训的范畴。对现有的校本培训机制进行改革,开展实践性教研培训和企业化培训。实践性教研培训是引入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研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评价。教研活动以企业实际生产操作的技术、程序、规范作为教研活动的内容,以达到产品(服务)的要求为教研活动评价标准。企业化培训是把教师送到企业,由企业师傅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着重弥补教师在实践教学上的短板,促进教师把理论和实践更好地进行结合,有利于实现产教一致的目标。 (一)引企入校培训,把企业入校培训作为学校校本研修的必备内容 教研活动围绕着产教融合的主题,切实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教研工作计划时,把引企培训纳入教研活动计划。企业员工以企业生产(服务)的要求全程指导教研活动的设计、开展、评价。如武义县职业技术学校与义乌君亭茗澜餐饮公司合作,在学校建立“徐小宏大师工作室”。工作室定时间、定内容开展教研活动,徐小宏大师团队把餐饮市场的需求、工艺要求融入活动中,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起到很大作用。 (二)教师入企培训,把入企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1.在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教师随同学生一起到企业一线参与实际工作 通过实际工作,弥补教师实践教学中的不足。如武义县职业技术学校组织学生到“绿源”实习时,带队的专业教师都投入到一线工作中。教师和学生同工、同食,师生有了良好的交流互动机会,在交流中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升了专业能力,为今后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 2.利用假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开展集中培训 着重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企业技师讲解分析生产(服务)的流程、要求,教师现场操作,技师对教师工作进行点评。集中培训,使教师在实践工作和交流中反思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总结出许多专业建设方面的经验。如在五一劳动节期间,武义县职业技术学校组织专业组教师到“华丽”集团,了解、学习企业的自动化流水线工艺,在培训学习中,化解了很多专业教学上的问题。 (三)建立校企技能比武制度,在竞技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校企技能比武由政府协调、行业牵头、学校承办,比武规则由行业制定,学校教师和企业一线工匠同台竞技。校企技能比武跨越了校门,和企业实践对接。武义县职业技术学校每年承办一次县级技能比武,专业教师全员参与。学校、教研组对技能比武情况及时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教师提升专业能力。 四、基于产教融合的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保障机制 (一)政府搭臺,构建校企互惠互利、资源互补为导向的合作机制,促进企业开展专业技术培训 确立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和组织管理模式,明晰和细化企业、学校在合作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相互关系,解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后顾之忧。同时积极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及时协调解决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为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谋思路、想对策。在校企深度合作框架下,建立企业以技术培训服务学校的机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二)建立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激励机制 学校把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纳入绩效考核、评优评先、岗位晋升,出台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激励政策。从学生评价,实践教学成果,企业对实习、毕业生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衡量教师在专业能力上的胜任度和进步情况。以评价促提高,以激励促发展,推动教师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三)营造教师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帮助教师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 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动力来自教师本身,因此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创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挖掘教师的内在发展动力,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精神和心理支持,使教师感受到职业发展、能力提升的幸福感与成就感,从而激励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 五、结语 提升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学校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更多的培训渠道,建设更好的培训平台。如果对校本培训进行改革,使培训和产业发展实现无缝接轨,无疑是提升培训效果的最有效方式,也符合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要求。 参考文献: [1]毛卫清.新时代中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9(5). [2]曲爱玲.基于中职教师树立职业奋斗幸福观实现人生梦想的几点阐述[J].职业,2020(1). (作者单位:浙江省武义县职业技术学校)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