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改良性中等长度导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 |
范文 | 万彩娥 甄海燕 冯丽娟 【摘 要】目的:研究改良性中等长度导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的标准,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对患者静脉输液中,对照组采用留置针,研究组予以改良性中等长度导管,统计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状况、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等。结果:结果指出,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静脉血栓形成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静脉输液时,予以改良性中等长度导管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改良性中等长度导管;急性重症胰腺炎;静脉输液 针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静脉输液,以此起到抗休克、平衡患者机体电解质酸碱指标等作用,故而选择合理的导管,能够保证静脉输液中的安全性,在早期阶段予以液体复苏,避免胰腺坏死,保证患者后续静脉用药的进行,提升疗效[1]。文章从改良性中等长度导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予以分析,详细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的标准,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含有男性2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8.64±2.18)岁。研究组,含有男性1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7.96±2.31)岁。 纳入标准:(1)患者满足急性重症胰腺炎诊断指标;(2)年龄超过18岁;(3)无严重慢性疾病;(4)无认知功能障碍或者心理疾病;(5)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参加研究。 排除标准:(1)预计住院低于7d的患者;(2)合并严重慢性病症;(3)不具备语言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所有患者基础资料对比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留置针,按照静脉治疗规范,遵照相应的流程执行。研究组予以改良性中等长度导管。(1)选择血管:护理人员需要选择弹性好、易固定且活动方便的血管,通常情况下选择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以贵要静脉为最佳选择。(2)准备工作:a护理人员在置管前,需要耐心地介绍改良性中等长度导管的优缺点,提升患者对导管的认知能力,能够了解导管使用的重要性,提升护理的依从性。b置管前需了解患者的病史、化验指标、肢体活动度、心理及配合度等。(3)物品准备:准备无菌敷贴、生理盐水、一副无菌手套、无菌包等静脉输液用品。(4)穿刺准备:医护人员需要洗手消毒,配套手套,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穿刺位置进行清洗和消毒。(5)操作点:在对患者进行穿刺前,需要评估血管,掌握静脉的走向通畅度,以免在出现过感染或者血肿等症状的部位穿刺。穿刺过程中,呈现15°夹角直刺血管,角度适当调整,不超过30°,回血后再刺入一点,确保针头斜面完全入血管,止血带松开后,对穿刺针予以相应的固定;穿刺钢针退出皮肤,予以相应的止血操作,将导管内的导丝抽出与注射器连接,使用生理盐水予以脉冲式冲管,连接肝素帽并且固定。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有效留置时间、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以及静脉血栓发生状况。使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评分量表,分值为100分,有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项指标,满意:分值超过80分,较满意:分值超过60分,不满意:低于60分[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有效留置时间、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情况 从结果了解,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静脉血栓形成差异不显著(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 结果指出,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治疗的成功率受到液体复苏治疗的影响,予以静脉补充晶体外,还要给予患者输注代血浆制剂胶体或者其他的滲透压高,刺激性等药物。而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一般会超过7d,小于49d。报道指出,改良性中等长度导管留置的时间高达49d,而基于患者的经济、理论以及临床实验指出,针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予以改良性中等长度导管静脉治疗,效果更加。有研究指出,针对中短期输液患者,予以改良性中等长度导管静脉治疗,相较于PICC以及留置针等费用更加便宜,结合综合的因素,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杨美华[3]等对204例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了A、B、C三组,A组予以中长导管,B组给予PICC、C组采取留置针,结果指出,AB两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和C组对比更低,A组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BC两组更高,因为中长导管尖端并不会超过远端静脉,故而静脉血栓发生率不高,提示中长导管的治疗经济型更优,置入操作更加简单。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予以改良性中等长度导管静脉输液治疗,能够提高有效留置时间、减少静脉炎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郑宇, 庹青华, 吴薇薇,等. 持续区域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安全性[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8, 24(8):550-554. 张法红, 郭锋, 梁军才, 等. 肠梗阻导管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8(10):36-38. 杨美华,袁顺琼,甘秀妮,马又嘉,尹翱翔,姚红,潘燕.中长导管在急性胰腺炎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06):729-73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