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路径分析 |
范文 |
摘 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教育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因此,探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有效路径应成为现代职教人思考并实践的重要课题。以语文教学为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职校生传统文化培育;以跨学科融合为手段,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职校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兴趣;以主题探究为抓手,在体悟式学习中内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以此来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职业学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语文教学;路径分析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探索实践”(项目编号:XHYBLX2019014) 作者简介:蔡军,男,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高级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G710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4-7747(2020)12-0100-06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职业学校不仅是国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所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途径进行,如思想道德工作、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但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课程教学。在新形势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实践,引导职校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是每位职教工作者应承担的重要教育使命。 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课程相比,在培育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方面具有天然的优越性,它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因此,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涵育职教文化,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则是“立德树人”的基础。“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是中华民族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儒家文化经典《大学》一开篇就明确指出,教育的宗旨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仁、义、礼、智、信这“五常”更是作为中国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因素,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整个道德体系中。无论在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道德教育都可谓是教育的灵魂,它是对人完整生命的塑造,是对人健全人格的培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文以化人,技以载道”的精神源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正是人才“高素质”的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撑与滋养,以文化人,以德潤心,以此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培养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大国工匠。 (二)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核心素养培育落地 2020年1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等五门课程标准陆续发布,确立了以核心素养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目标,新的人才培养理念被职教界广泛关注。职业教育培养规格要由岗位胜任能力向职业核心素养转变,要重点培育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和复合能力[1],但从职教实践界来看,职业教育更多地还是关注技术技能层面的问题,文化基础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多被忽视,尤其是对与未来工作世界相关的人文素养、道德伦理、审美能力、责任感、价值观等关注严重不足,表现在课程体系中就是对公共基础课的轻视[2]。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共基础课只为专业课服务,成为其附庸,失去了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新形势下,经济社会转型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与职业学校人文教育、素质教育部分缺失的现状,都使得推进职校素质教育更具紧迫性与现实性。中职学校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可以发挥人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优势,起到很好的文化育人效果。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例如: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魅力人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主义精神,儒家的“仁爱”思想等,无不对提升职校生人文素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保护民族文化,推动优秀文化传承创新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作为唯一没有中断并延续至今的人类文明得以幸存、生生不息,正是因为其具有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经久性价值。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自我认同的精神之根,是炎黄子孙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互相交融、碰撞、冲击,使得保持文化的民族性显得更为重要。民族性是文化个性的根本体现,只有保持本民族文化的鲜明个性才能抵御他族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消解和侵蚀。这需要每位国民对民族传统文化都要进行深刻认识,需要通过教育,使祖国的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认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与创新,以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先进性,更好地用文化的力量把祖国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将其发扬光大。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守护、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展现永久的魅力与时代风采。《标准》对中职生明确提出了文化传承与参与的具体要求,即“在语文学习中,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步具有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吸收、传承和发展的能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并在学习和工作中拓宽产业文化视野,培育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了系列重要论述,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到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再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不昭示着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意见》(中发办〔2017〕5号);2019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教材函〔2019〕4号);2020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增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比重,将“文化传承与参与”列为中职生四大语文核心素养之一。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职业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技能、轻人文的职业教育现状依然存在 职业教育因其特有的职业属性而与产业发展联系密切,使得其更注重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例如,某些职业学校为了部分学生能在各项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停掉了文化基础课程,全天、全时段地在车间练习技术技能。当比赛结束后,有些学生不能及时调整学习状态,静下心来继续学习公共基础课。从客观上来说,由于缺课较多,这部分学生的课程知识已衔接不上,有些学校没有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为这些学生补课;从主观上来说,有些学校和学生都觉得公共基础课没那么重要,学多学少对日后就业影响不大。虽然这些学生在技术技能方面较其他学生有所精进,但从长远来看,以失去人文素质培育为代价换取技术技能的增长未免有失偏颇。有调查研究显示,企业对职校生的具体岗位操作能力较为满意,但对其英语水平、书面表达能力、工作中的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能力满意度较低。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应转变“重技能、轻人文”的职业教育理念,充分重视对职校生人文素质的培育。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手段单一、流于形式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职业学校也开始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多数学校通过思政课程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但在实际教学中,因部分思政课理论性强,说教意味较浓重,使得学生不能从内心深处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认同。加之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教学手段单一、刻板、陈旧,学生仅靠死记硬背来记住一些知识点,考试过后,仍旧对传统文化无感,认识不到传承、发扬它的重要意义,更谈不上创新。 语文课是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但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的语文教材没有设立学习传统文化的独立教学单元或模块,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散落在教材中。一些教师未能认识到语文课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忽视了语文学科对职校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优势,即通过生动的文字、文学形象的感染,把所学转化为自我意识,并付诸实际行动,从而形成文化认同。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的融合让学生入脑入心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这将是职业学校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三)职业学校学生存在传统文化知识积累不足、文化素养相对薄弱的问题 职业学校学生多为中考失利的学生,他们与同学段的高中生相比,文化课基础本就薄弱,加之职业学校“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教学导向,使得他们人文素质愈发低下,影响了其长远发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分院为调研对象,就五年制职校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的现状进行调研。调研的内容从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的认知(基本常识的了解程度)、情感(在情感上的认可)、行动(行为上的坚持)三方面展开,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详见表1。调查对象涵盖了四个年级、七个专业的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2 500份,有效回收2 425份,有效回收率达97%。 调查显示,中职学生所具备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与相关素养普遍不高;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和保护都持肯定态度,但就其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喜爱程度而言,兴趣较低;只要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如利用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学生是愿意付出实际行动学习、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社会、学校大环境的熏陶和家长、教师的有效引导。除此以外,本研究还发现,职校生的“三观”尚未形成,易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不能有效抵制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还有待修正与提高。 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的路径分析 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是当下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职业学校应积极开发传统文教育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增强校本特色,在语文教学中多角度、多环节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内容。 (一)以语文教学为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职校生传统文化培育 语文课程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培养文化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3]。语文教学是提升职校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知度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职校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本常识的了解程度不容乐观,因为了解不深、不够喜爱,进而对传统文化认同感较低。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在职业学校就读的时间是他们学习基础文化课的黄金时期,若教师能够加以正确指引,夯实职校生的文化基础,提高他们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是可以增强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完善其道德品质,健全其理想人格的。学校教育作为培育人的重要手段是目的性、系统性最强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相比较其它教育的特殊性,以及语文课程相比较其它课程的特殊性,使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在培养与增强学生文化感方面具有其它实践活动与课程无法比拟的优越性[3]。《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民族优秀文化自觉学习、认真鉴赏、积极践行,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情感”[4]作为学习目标,可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具有内在一致性。 (二)以学科融合为手段,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职校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兴趣 虽然职校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较低,但只要采取丰富有效的形式,加以正确引导,学生是乐于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职业学校可以采用学科融合的方式,以语文教学活动为主线,将专业课、思政课、英语课等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渗透融合,以增加教学活动的丰富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职校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其内容涉及历史、地理、艺术、科学、哲学等各学科知识,同时,学习各学科内容也必须建立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因此,打破学科界限、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综合性地应用于生活实践情境中,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而跨学科探究方法的运用,可以使探究活动过程更为严谨,视野更为开阔,方式更为灵活[5]。例如,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讲述课文《鸿门宴》,教师往往停留在对古文字词、句意的理解和古文知识点的讲授上,学生学习起来觉得枯燥无味,教学效果较差。为此,可以课本剧的形式将课文改编成戏剧片段,并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人物,学生在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课文中语文文言知识点,理解了人物性格,更了解了事件背后的历史时代背景及相关地理知识,实现了语文、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的融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提升了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以主題探究为抓手,在体悟式学习中内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 “体悟”是学生的体悟,是学生通过自身的各项条件自主学习,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有所得[6]。语文教材中的一些经典课文篇章,由于篇幅的限制,教材中承载的内容往往不够充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讲解,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而主题探究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学内容为起点,向外延伸,构建一个具有跨学科特点的探究情境或探究任务,让学生在情境中或任务驱动下进行阅读、理解、感受、创作等探究性学习,最终以学生作品的形式呈现成果或结论。如动漫设计专业学生的主题活动“我的‘中国风景泰蓝”,以课文《景泰蓝的制作》为起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用电脑设计出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素的景泰蓝作品,同时,将它的制作工序和流程以动漫的形式加以直观、立体的展现,最后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向大家介绍制作景泰蓝的整个过程及作品的设计理念。在这个任务引领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融语文、历史、艺术、动漫设计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既锻炼了书面、口头的表达能力,又增加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同时,其组织力、合作力、探究力及自主学习力等内隐性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学生通过体悟式学习,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当然,使用常规教学手段很难实现以上目的,我们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尝试解决课堂时间受限、信息资料呈现困难等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者应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托,基于学生视角设计具有启示性、陶冶性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形式活泼的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中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思践行中认同传统文化,形成文化自信,生成文化自觉。“文道统一,润物无声”是语文课堂的教改追求,也是立德树人的教育旨归。中职校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以兴趣为出发点,多经历、多体验各类具有启示性、陶冶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将零散、分散的知识综合内化为自身素养,在亲身经历中形成文化自觉和内生影响,以期实现五年制职校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M/OL].(2020-02-27)[2020-08-19].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2/27/5483790/files/0653604b515d48f194eefd519bba63cc.pdf. [2]陈向阳.中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背景、挑战与策略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9):10-16. [3]叶波,范蔚.从文化认同视角看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的关系[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11):99-101. [4]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2009-12-02)[2020-08-19].https://www.lawxp.com/statute/s985176.html. [5]刘忠强,钟绍春,王春晖,等.基于跨学科教育理念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构建策略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3):44-50. [6]王增鹏.语文阅读教学体悟式学习策略研究[J].文学教育(上旬刊),2017(4):88-89. [责任编辑 ? 秦 ? 涛] The Path Analysis of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Chinese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CAI Jun Abstract: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the spiritual lifelin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an important sourc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be integrated into Chinese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b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s not optimistic. Therefore, it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or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path of integra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Chinese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take Chinese teaching as the main position, carry out the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lassroom teaching; promote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practice by means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internalize the recogni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experiential learning, so as to realiz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vocational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path analysis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