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思考 |
范文 | 秦志凯 何玉宏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是高职院校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高职院校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式、渗透式和互动式融入思政课,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更充分,帮助学生坚定认同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思政课? 融入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08-0066-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教育的必修课,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职院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思政课,并在融入方式和融入方法上综合施策,帮助学生坚定认同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整体式融入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更全面 所谓整体式融入,就是在思政课教学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来集中阐释。这种方式既有理论依据,又有现实需要,更有操作可能。 从理论依据来看,这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决定的。有学者运用系统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进行了论证,并揭示其丰富内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逻辑的整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十二个价值范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既包括形式逻辑关系,又包括内容逻辑关系。二是历史的整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价值观的延续和当代表现形式,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三是实践的整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价值表达。基于此,党的十八大报告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三个倡导”形式,從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概括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科学内涵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式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学生才能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现实需要来看,虽然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晓度高,但正确认知度较低。这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学生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十二个价值范畴,但是对其内在关联能够说明白的很少;大部分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关联,至于有什么样的关联则知之甚少;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资本主义鼓吹的“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观的关系,部分学生表示“没有什么不同”“大同小异”或者“说不清楚”等。究其原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思政课的方式缺乏整体式有关。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做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分别融入论,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内容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课程教学中,把个人层面的内容融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课程教学中;二是机械对应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一一对应各门“思政课”的章、节、目中。这些融入方式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有一定的作用,但忽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以致学生认知出现碎片化、片面化的现象。 从操作层面来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式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中,需要整合教材的相关教学内容,统筹分配教学时数。从教学内容来看,“基础课”教材和“概论课”教材有许多重复之处,需要整合相关教学内容,具体可以聚焦四个问题:一是时代召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着力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二是逻辑推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及其逻辑关联,着力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整体性;三是历史源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脉络,主要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渊源;四是比较分析——中西方核心价值观辨析,主要从阶级属性和社会性质等方面揭示中西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内涵上的本质区别。从教学时数来看,与2015版“基础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绪论第三节相比,2018版教材则单设“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留下了整体式融入的教学时间,可以集中解决上述前三个问题,而“概论课”教学时间有限,可以集中分析上述第四个问题。由此可见,通过整合教学内容、统筹分配教学时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式融入思政课教学是完全可行的。 二、渗透式融入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更深刻 渗透式融入是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政课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教学全过程。如果说整体式融入强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的系统把握,给予学生全面的认知,那么渗透式融入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的深刻把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 一是结合课程特点,从不同视角厘清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构成一个协同、完整的理解系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透彻。例如,把“爱国”价值范畴渗透式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时,要结合课程实际来解读“爱国”,形成不同的理解角度,即“基础课”和“概论课”两个角度。“基础课”通过回顾历史,明确中华民族在生存、抗争、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以天下兴亡和人民安康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形成了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的光荣传统,形成了对侵略者无比痛恨和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的民族性格,在情感上加深对爱国的理解和认同;通过国情分析,明确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科技竞争加剧,我们面临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明确信息化时代到来,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复杂,要形成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理性认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自觉地把爱国主义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概论课”则着力阐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谋求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艰辛探索,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使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而把爱国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热爱中国共产党、与热爱社会主义结合起来,丰富了爱国的内涵。 二是依据学生需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生动形象的载体中,善用学生乐于接受“图语”表达的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鲜活。高职学生对高度凝练的术语、晦涩艰深的学术话语不感兴趣,他们喜欢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动人的中国故事,喜欢以图片、动画、影视等方式呈现经典案例,热衷于形象化表达。因此,高职院校要善于将新媒体技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案例和故事进行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技术把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宏大叙事、把中华民族爱国主义英雄谱,把爱国主义经典名句浓缩在简短的动画和视频中,并链接到课堂,增强教学的形象感;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技术,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等相关数据及数据背后的故事,制作成清晰易记的动画,把数据变成带着情感的符号链接到课堂,既直观又有场面感;要善于用易理解和富有启发性的大众化语言,使抽象的理论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 三是遵循教学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对现有教材进行系统梳理,揭示教材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性和契合点;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定位和整体性设计,决定这些内容由哪一门课程承担,从什么角度讲授,运用什么方式讲授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渗透式融入涉及几门课程的整合,是任何一个教研室或者几个教师都无法胜任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统一领导、集体备课的方式来开展。 三、互动式融入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更充分 所谓互动式融入,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互动教学法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更要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就需要不断地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思政课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相统一的过程,片面强调教师的课堂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片面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将难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互動式教学取长补短,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作用,在师生充分交流和对话中,辨别是非、澄清认识、学会选择,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 一是就内容来看,互动式融入由信息互动、情感互动、思想互动等组成。信息互动是互动式融入的前提,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践行情况,充分把握学生的专业特点、性别构成、生源地分布、政治面貌、家庭背景等因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程度,及时了解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诉求和期盼,并公开自己的专业、学术方向、人生阅历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等信息,从而引起学生更多地关注和交流的渴望。情感互动是互动式融入的催化剂,可以通过语言、眼神、动作和衣着等进行传递。“亲其师,信其道”,心理上的接纳和认可,可以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思想互动是互动式融入的关键,大学生面临多元、多样和多变的价值观念,面对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往往从现实出发去思考社会和人生,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困惑,找准载体引导其思考,进而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火花,在思辨过程中思想得到升华。 二是就形式来看,互动式融入形式包括问题互动、案例互动、体验互动等。问题互动是指围绕现实问题展开对话和交流,在互动中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问题互动可以采取课堂讨论、问题探究、演讲辩论、课题研究等方式进行。案例互动是以选择生动、具体的典型案例为基础,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验互动是在生动活泼的场景中,通过认知和情感体验深切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意义。体验互动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考察访问和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 三是就教师素质来看,互动式融入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练好基本功。教师只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真知真懂真会,了解其形成过程、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和时代意义,才能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要明确自己不仅是主流价值观的宣讲者,也是互动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既不能把课堂管得太死,也不能放任自流。教师也要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践行状况,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还要积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经典问题和典型案例,进而形成资源库,为不同学生群体开展互动式教学提供基础。教师更要学会反思,善于捕捉互动过程中学生的情感需要,及时总结互动中的经验教训,使互动式融入在改进中得到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思政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教师要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进行系统讲授,使学生得到全面认知;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对思政课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梳理,找准角度和结合点,进行多维度解读,并明确学生的兴趣点,筛选有效的方法,激发其参与热情,使其在多维互动中澄清认识、学会鉴别、学会选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薛明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论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3]付克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整体性的语义分析[J].探索,2015(1). [4]杨建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在整体性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8). [5]钟海青,付怡.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5(5). [6]钟明华,刘小龙.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性的发生逻辑[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2). [7]肖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问题[J].湖湘论坛,2016(5). [8]邱仁富.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7(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