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课程思政的内涵探析与机制构建 |
范文 | [摘要]課程思政的内涵探析与机制构建对课程思政改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现有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分析总结,结合课程思政工作推进现状,在理论上,对课程思政的概念做了界定,对几组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澄清了认识上的误区,并归纳了课程思政的主要特征;在实践上,针对实施课程思政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课程思政的长效育人机制。 [关键词]课程思政;内涵;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22-0089-06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实现这一根本任务需要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课程思政是目前高校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实践探索,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加强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探寻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机制构建,对推进课程思政在具体教学改革中的实施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一、课程思政概念辨析 (一)“课程思政”概念界定 2014年上海市提出“课程思政”的概念并试点推广以来,“课程思政”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大课题和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实践的热点,但“学界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观点不尽一致”。通过对现有研究与实践成果的总结与分析,笔者对“课程思政”的概念界定为:课程思政是指学校利用所有非思政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一个体系。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有以下几个要义:第一,课程思政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一个体系,是一个包含思政教育目标、内容、手段及方法的体系。第二,课程思政所指的“课程”,是指所有的非思政课程,包括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甚至可以拓展到没有具体课程形态的隐性课程,因此,思政课程不是“课程思政”研究的对象。第三,课程思政研究的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实践“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第四,课程思政还是一个重要的理念,既作为新的思政理念,对推动思政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又作为重要的课程理念,赋予课程教学改革深远的价值。 (二)几组概念的辨析 1.“课程”与“思政”。“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既包括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还包括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其他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一般称之为隐性课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语境中,二者的含义是不同的。“课程思政”中的“课程”,是修饰“思政”的,具有“通过课程”或“利用课程”之意,同时还有一层含义,是指所有的“非思政课程”,即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其他各门课”;“思政课程”中的“课程”是指狭义的学科课程。在“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政课程”中的“思政”是“思想政治理论”的简称。 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不是指具体的课程或课程体系,而是指通过所有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一个内容与方法体系。“思政课程”是专指为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简称,由国家明确规定,当前本科院校开设的思政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等;大专院校开设的思政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等。如果把“思政课程”理解为“通过思政课程来开展思政教育的一个体系”,则“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正好构成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完整体系。因此,研究“课程思政”对于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个运行体系的内容、特点及机理存在不同,值得学术界深入研究。 3.“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对学生思想意识、政治观点、道德品质、行为规范、职业素养等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指由党和国家全面规划部署,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包含“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是通过高等学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即“思政课程”来实现,“课程思政”则主要通过非思政课程来实现。 (三)“课程思政”在理论与实践中的误区 1.理论上把“课程思政”当作一种“课程”。这种观点认为,“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的题中应有之义。有人认为,“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升级版;还有人认为,“课程思政”可终结、替代“思政课程”。这种认识上的误区,根源在于没有真正理解“课程思政”的真正内涵,导致的结果是增设几门有“特色的”政治类课程。 2.实践上把“课程思政”当作一种“活动”。这是形式主义在思政教育改革中的体现,主要表现有:以开设讲座或组织一些活动代替“课程思政”;在每堂课前固定一段时间进行思政教育,并称之为“课程思政几分钟”。这是对“课程思政”的异化,不符合“课程思政”本质内涵,很难发挥思政教育的实效,不能成为“课程思政”改革的方向。 二、课程思政的主要特征 (一)预设性与生成性统一 课程思政在思政教育目标确立上,是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所谓预设性,是指在开发一门课程时,根据思政教育要求及课程特点,确定该门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目标的确立,既为课程思政教育内容选择提供了依据,也为课程教学与评价提供了指南。所谓生成性,是指任何一门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都不可能在开发时全面、具体地确定下来,因为课程教学实际过程中的环境、教师、对象、条件等都是变化的,每位教师应根据教学过程具体情况将思政教育目标灵活、艺术地融入教学过程,即课程思政的目标和具体内容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生成。这反映了事物的运动变化特性和教育情境的多样性。课程思政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要求教师重视课程开发时思政目标的确立,并将此落实到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同时不能将思政目标僵化、固化。第二,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重视新的思政目标的生成与实现。第三,对教师的思政教育素养提出了挑战。 (二)獨立性与依赖性统一 课程思政在存在形式上,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独立性是从课程思政目标设立而言,每门课程都可以明确自身思政教育目标。但从课程思政教育内容来看,则不具有独立性,而是依存于每门课程本身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程思政具有依赖性。独立性与依赖性相统一于每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可以用一个比喻进行说明,课程思政目标像盐,各门课教学体内容像水,将盐溶入水的过程就是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这时已经看不到盐的存在,但具体课程内容这个水中已经有了思政的盐味。 (三)时代性与历史性统一 课程思政在内容选择上,是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思政教育的时代性比较容易理解,因为思政教育在主要内容上体现了社会总体发展的历史进程,它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我国目前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课程思政时代性最鲜明的体现,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处理好理论和现实的关系,既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更要加强运用这些理论研究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能力,做到与时俱进。所谓历史性,是指思政教育内容包括历史创造的并经受历史检验的优秀的人类价值观成果,这些成果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来自于中国社会革命价值观的弘扬与践行,还来自于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与借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优秀文化,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我们要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的全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实现课程思政的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三、实施课程思政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理念的偏颇 中国教育界存在一个现象,理论上大家都认同“育人”的重要价值,也认识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但在实践中“育人”往往沦落到不受重视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在于教育的功利化。我国的普通教育一直受“唯分数论”影响,教师自然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分数的高低了。对于“育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大学教育包括高职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功利性,有些教师满足于自己当“老板”,带领学生做项目、搞课题,或者热衷于做“比赛教练”,着重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最关心的是如何找一个好工作,更需要的是那些更“实用”的能力、证书与人际关系。由于教育理念偏颇,教育功利化思想盛行,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实施难度较大,课程思政也很难被大家所重视。 (二)教师素质的不足 1.教师思想上的不想。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教育领域的分工也越来越细。例如,高职院校为了加强学生教育,开设了思政课,配备了专业的思政课教师,设立了辅导员岗位,配备了专职辅导员,这让有些非思政课教师产生了错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政课、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事情,自己只对所教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负责就行。导致这种后果固然有社会分工的原因,但根本还在于教师对教育职业的误解、对自己本分职责的放任。肖川教授说,“作为教师,我们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门课程的教师”。思政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2.教师能力上的不能。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教师思政能力的不足,是制约课程思政最重要的短板,主要体现在:第一,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开展课程思政工作,要求教师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较高的造诣与水平,更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道德境界和政治水平。第二,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的能力不足。要使课程思政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将课程思政目标有机地融入学科教学当中,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课堂组织能力、教学表达能力和教学艺术水平。这对很多教师来说是有挑战性的,亟须改善与提高。 3.教师行为上的不为。开展课程思政,需要高职教师在自身修养上达到更高要求,在学习上投入更多时间,在教学准备上付出更多心血,在教学过程中承受更大压力,这一切会给教师带来心理上的畏难与行动上的不为。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实践,使其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是需要过程的。 (三)保障条件的缺失 课程思政改革在高职院校推进的时间不长,因而在条件保障上比较缺失。主要表面在:第一,整体设计上有“指导纲要”,但缺乏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主体院校制订的切实可行的运行实施方案。第二,实施过程中缺乏资源支持,目前关于高职课程思政改革成熟的方案、成功的案例、学习的资料有一些,但不是很典型,关于课程思政交流平台、研究机构,培训组织数量也非常有限,使得教育基层课程思政探索和实施工作存在较大局限。因此很难调动学校与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四、构建课程思政的长效育人机制 在课程思政目标确立、存在形式、内容选择等诸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课程思政实施的主要困难,探讨和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长效育人机制,确保课程思政的有序推进和长效发展。 (一)构建“五位一体”的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运行机制是指高职教育课程思政从设计到实施整个过程的内在机理和运行形式。我们对课程思政运行机制进行探究和解构,基于课程论的视角,建立一套全方位、立体化、动态调整的课程思政育人运行机制。 1.加强课程思政顶层设计,构建课程思政的课程开发机制。第一,开发包含明确的思政教育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是明确和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使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需要高职院校在确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明确思政教育目标,并把这个目标分解、落实到本专业的所有课程中去,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在各课程间的横向融合,其成果表现为人才培养方案具有明确的思政教育目标。第二,在课程开发中将思政教育目标实现纵向贯通。每门课程不仅要确立思政教育目标,更要在此目标和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引下,开发出包含课程思政目标的课程大纲,细化课程每一章节的思政教育内容,并编制相应的教材、教学方案、教学资源等教学材料。 2.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构建课程思政的教学生成机制。课堂是课程思政最主要的阵地,教学是实施课程思政最主要的途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在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不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简单机械地塞进学科课程进行灌输,而是如前所述,将课程思政之“盐”溶入学科教学之“水”,使其形成一种“道术相宜”的课堂生态。同时,课程思政所面临的教学情境千差万别,对教师教学的主体性与创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更高的教学艺术来推动课程思政的教学生成。学校常规教学管理要求教师必须依据职业、专业、课程及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社会环境的变化、学生的思想实际与行为表现,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从而探索出具有不同课程特点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这种要求既有利于课程思政的实施和思政目标的落实,也有利于课程思政的推广与应用。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课程思政的教师言传身教机制。高职教师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课程思政资源。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不同,思政教育是一个以心印心、言传身教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用自己思想影响学生思想,用自己行动带动学生行动的过程。教师的言行展现本身就属于课程思政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的思政素养与能力更是课程思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进一步明确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觉悟境界、道德情操、价值取向、情感态度、工作作风、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要求,加强宣传教育,使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言传身教、以身示范。 4.开展试点竞赛活动,构建课程思政的典型示范引领机制。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需要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在人员组织上,可以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组织优势与教师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率先参与、试点;在推进方式上,可以开展一系列的课程思政竞赛和教研活动,如设立各级各类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课堂教学公开课比武、课程思政专项课题研究,推出一批教学典型,形成一系列的教学经验,固化一定的教学成果,从而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改革。 5.加强隐性课程开发建设,构建课程思政的时空拓展机制。所谓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而论的,又称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是广义的学校课程的重要部分。隐性课程一般不会直接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但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思政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隐性课程可以体现在校园文化、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班级活动、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方方面面,如有的职业院校开发设计了“综合素质课程”,这种隐性课程极大地拓展了职业教育的时间与空间。学校在教育教学顶层设计中要考虑隐性课程,高度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并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从而使课程无处不在,课程思政无处不在,思政教育无处不在。 (二)构建全方位的保障机制 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指的是维护课程思政顺利进行,从而实现稳定、高效、良性运行的人员、物质、环境、制度等方面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体系。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中更需要构建系统科学有效的保障机制来保驾护航。 1.加强党对课程思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统筹机制。第一,课程思政必须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课程思政工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课程思政内容确保优先对大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两个维护”“四个自信”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供基本保障。各级党委加强对课程思政工作的领导与指导,教育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切实承担起课程思政改革的总体规划、政策制定、制度建设和检查指导等职能,进一步明确高等学校关于课程思政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第二,高职院校要建立课程思政改革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党委直接领导,协调校行政负责实施,分管校领导具体负责,并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学校宣传、人事、教务、研究生院(处)、财务、科研、学工、团委等党政部门和思政课教学机构、各二级学院各负其责,相互配合,落实课程思政改革总体设计方案,以及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政策和人员、经费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学校党委对课程思政实施全程进行监督与指导,建立明确具体的监督审查机制。 2.提升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的素质,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第一,建立高职教师课程思政的培训、轮训制度。课程思政成功的关键在于任课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提升的关键在于培养培训。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教师培训制度,并统筹安排教师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机构、师资、内容、经费及相关的要求;国家、省、市、院校各级部门都要设立相应的培训机构,制定相应的培训制度,将培训与教师的继续教育结合起来,将培训的结果与教师的考核、职称晋升结合起来。第二,在培训内容上,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的培养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培训;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与师德规范的养成,完善师德师风考核,将过去的“软指标”调整为教师年度考核的“硬要求”。第三,大力开展岗位练兵,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课程思政的教学竞赛和课题研究,最终实现教师的岗位成才。第四,通过提高认识、树立典型、加大激励等措施,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的工作热情与成就动机,使课程思政成为高职教师的自觉行为。 3.加大经费投入,强化条件保障机制。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不需要太多设施设备的投入,但一定的建设经费保障是确保改革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相关的财务预算项目主要有教师培训经费、课程开发经费、竞赛奖励经费、科研项目经费等。 (三)构建激励导向的评价机制 建立恰当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引领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从而鼓励高职院校与教师推动课程思政改革深入、持续、有效开展。 1.开展竞赛、项目活动,建立竞争性评价机制。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课程思政的课程开发、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竞赛活动或项目评审活动,设计出竞赛或项目评审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拔一批优秀的作品和可供示范的典型。指标体系看似只用于竞赛作为评选标准,实际上评价指标还可以引领、导向、激励更多教师开展日常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 2.依托課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建立课程思政“五星”评价制度。首先,根据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确定课程思政实施的五个方面,分别是课程大纲、教材、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授课教师,对每个方面分别确定评价的指标、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方法,明确达“星”要求。只要在某一方面达到了相应标准,该门课程即可获得一颗星,星的多少反映该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其次,学校建立按照不同星级对课程进行分类、奖励的办法,同时也将课程的星级标准与精品课程的建设标准挂起钩来。通过建立课程思政“五星”评价制度,营造课程思政教学新氛围,形成课程思政工作新格局。 [参考文献] [1]何玉海.关于“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与实现路径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0):131-132. [2]赵继伟.关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辩证关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5):51-52. [3]肖川.教育的方向与方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6. [4]陈忠林,谭泽媛.三元学分制下职校综合素质课程的建设[J].职教论坛,2007(22):5-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