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谈微专题复习模式下“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范文 张莉萍


【内容摘要】近年来,高考新课标地理考查内容日趋细化,传统的二轮大专题复习模式已显现出过于粗放,难以实现知识的有效整合,而微专题复习模式的应运而生,可以很好的实现“完善体系,重组知识,提升能力”的二轮复习目标,让学生更加从容自信的应对高考。笔者从2013年新课标卷Ⅰ、Ⅱ中的考点分布得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这一微专题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对这一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适用于高三地理二轮微专题复习教学。
【关键词】地形 ?影响 ?气候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可以从不同的地表形态(如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和盆地等),坡向,坡度,海拔高度及地形走向等对气候及气候要素(如太阳辐射、气温、降水等)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典型地表形态对气候的影响分析
1.以青藏高原为代表的高海拔地区
青藏高原作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形,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是显著的。高海拔地区导致气温较低,垂直递减率为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由此,青藏高原成为了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处,而非我国纬度最高的漠河地区;青藏高原主体处于亚热带地区,但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导致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光照较强,紫外线较强,而夜晚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导致青藏高原夜晚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另外,高大高原阻挡了南来的海洋水汽的进入,使西北内陆变得更加干旱。
2.以四川盆地为代表的盆地效应
盆地四周高,中部低,地形相对较为封闭,不利于水汽的扩散,导致四川盆地内云雾阴雨天气较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的保温作用强,因而昼夜温差较小。
盆地的开口影响着盆地内的气候,如西伯利亚地区,盆地开口向北,却是利于冬季极地北冰洋来的寒冷气流的进入,加之南部多山地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使此处享有“寒极”之一的称号。而如我国华南地区向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使南来的暖湿气流易进入并汇集,加之盆地北部山地对冬季北风的阻挡作用,使华南地区有较长的无霜期,成为了我国热带作物种植基地之一。
3.地形与风、准静止锋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还表现在一些特殊的“风”上,如山谷风、峡谷风(狭管效应)和焚风效应等。山谷风需特别注意区分白天的谷风和夜晚的山风的成因,是相对于同一海拔高度的山坡与自由大气相比较形成的,如诗句“巴山夜雨涨秋池”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就与山谷风相关,晚上为山风,导致谷地中部气流上升,易形成夜雨。
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就会加速通过峡谷,风速由此增大。在2013年新课标卷Ⅱ36题第(2)小题“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其中一点便是“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在山脉的背风坡,为下沉气流,通常每下降100米气温增加1℃,易形成干热气流,导致焚风效应。不同的时间出现的焚风效应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如春季积雪融化,冬季则可造成雪崩,温暖季节可促使农作物早熟,强烈时可使植物枯萎,甚至引起火灾。
当冷暖气团遇地形阻挡,移动幅度很小的时候,易形成准静止锋。如来自西南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在此形成昆明准静止锋。我国华南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的形成都与地形有很大的关系。地形,尤其是山脉常成为气候的分界线,典型的如我国的秦岭、南岭等;山脉还会影响气候区的分布范围,如美洲西海岸气候类型呈狭长型分布,并未向内陆大面积延伸,很大程度上就是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导致的。
二、坡向对气候的影响分析
依据不同坡向对气候要素如气温、光照和降水等的不同影响,可将坡向分为基本的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等。对于山地的迎风一侧,气流迎坡爬升,水汽易遇冷,通常能带来较为充沛的降水,尤其在半山腰的地方降水量达到最大。如世界雨季乞拉朋齐,西南季风为其带来了印度洋丰沛的水汽,加之处于迎风坡产生了大量的地形雨,促进了世界雨季的形成。又如热带雨林气候在世界的非地带性分布中也很大程度的受到了迎风坡地形雨的影响。
三、坡度对气候因子的影响分析
坡度对气候因子如太阳辐射的影响较为显著。坡度不同,太阳光线与坡面的夹角也不同,由此影响坡面上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见题。
下图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完成1-2题。
(1)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春 ? ? ? ? ? ? B.夏季
C.秋季 ? ? ? ? ?D.冬季
(2)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
A.增大 ? ? ? ? ? ? ? ? ? B.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 ? D.先增大后减小
“地形”与“气候”是自然地理的两大基本要素,是高三自然地理复习的重中之重,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这一微专题,更加关注于这两大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学好这一微专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地形”与“气候”两大专题,同时,也能很好的帮助我们真正做到“重组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地理思维和解题能力”,从而实现高效的地理备考。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二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