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训练拓展,导学研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
范文 | 贾梅 【内容摘要】随着高中历史课改的不断深化,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时代变化与教学要求,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成为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作为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学理念,“自主、合作、探究”成为课堂教学主流。“导学研讨、训练拓展”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正是新型教学理念的践行,对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导学研讨,训练拓展”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优化作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 新课教学 导学研讨 训练拓展 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导学研讨,训练拓展”这种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优化作用日渐突出,如何有效应用该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化作用,是我们应研究的关键。 一、“导学研讨,训练拓展”教学模式 “导学研讨,训练拓展”又被称为五环教学模式。其第一个环节为先学先行,第二个环节为问题反馈,第三个环节为互动研讨,第四个环节为训练巩固,第五个环节为拓展提升。从其所设置的环节来看,“导学研讨,训练拓展”是一种将问题作为任务与途径,将评价作为手段,在教师指导、引导、帮助基础上,驱使学生自行完成任务的教学模式,全程都贯穿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强调的是探究、讨论、参与性教学,突出的是教与学之间在信息交流上的双向性与在信息反馈上的及时性,通过高效的“教”与“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二、“导学研讨,训练拓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优化 1.先学先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通俗来说,先学先行环节即为学生自主预习环节,要求学生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前进行预习。先行先学环节具有超前性、独立性与异步性,可充分调动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历史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课堂教学前,教师需要对“预学案”进行设计,在预学案中明确即将展开的历史教学的“自学任务”、“自学反思”以及“即学即练”。比如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的教学中,教师可在导学案中设计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学法指导,为其预习提供明确方向,同时要求学生对预习中的知识点与疑难点进行梳理和记录,使学生更容易把握该课的学习重点与难点,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问题反馈,检测学生预习情况。 问题反馈主要包括“检测”与“反馈”两个环节,不仅能够诊断学生对历史教材的掌握程度,而且能够通过对学生先学成果的肯定来促进学生先学,克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学情的弊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围绕教材的核心知识和学习目标,将检测题与预习题内容有效衔接起来,同时注意将检测题与下一环节的互动研讨结合起来,对题量进行控制并保持适中难度,给接下来的教学创造条件。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外交是什么”、“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总原则”等基础题目,对学生在定义的理解与典型例题掌握方面的能力进行考察,发现学生在该课的学习盲点,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 3.互动研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该环节属于后教环节,也是历史课堂教学课内的核心环节,不仅具有针对性,而且具有参与性和开放性。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组织学生对自学过程以及检测环节中暴露出的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互帮互学。如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中,让学生探讨“哪些因素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学生很容易会想到政治、经济、军事因素,对于潜在的其他因素教师即可通过点拨讲解来进行,这一过程也能够突出师生的互动。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可针对问题统一讲解并公布正确答案。问题解决之后,教师则应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使零散知识不断系统化、条理化,将其应用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制定原因、内容、意义等方面,构建知识树,让学生对课本内容真正地知其所以然。 4.训练巩固,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知识。 经过互动研讨环节后,教师应对当堂作业进行安排,通过当堂练习,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当堂训练时间应保持在5~10分钟,在限时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不能讨论和看书。与此同时,教师可在巡视中对学生出现的不良习惯和表现及时加以提醒,以掌握学生关于这一节课教学情况的全面反馈,从而便于给予学生及时准确地辅导。通过训练巩固,不仅能够评价和检测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使历史教学知识点掌握能够做到“堂堂清”;而且可引导学生对知识进一步巩固;与此同时,也是一种课堂实践,提升学生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 “导学研讨、训练拓展”这一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追求的是高效課堂与素质教育的统一,将其有效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优化意义。教师应提高对“导学研讨、训练拓展”教学模式的重视,充分发挥其有效性,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贡献出更多力量,全面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南江. 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创新[J]. 时代教育,2015(12):178. [2] 陈美华.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3):114-115.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