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人文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
范文 | 章国财 【内容摘要】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思想政治課是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我们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 人文精神 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以外,更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冶、品德的磨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完整的教育是以全部人类文化为基础教育,应当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统一为特征。因此,人文价值与科学价值是人类世界两个基本价值尺度,缺一不可,又相互交融。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例,就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略谈几点浅见。 一、 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对人文精神的教育不够重视,我们忽略了人的精神自由、思想自由、言语自由,忽略了人的个性独立、生命的舒展、灵魂的生长,忽视了对受教育者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几十年来我国学校教育培养人才有着较为普遍的共同倾向:顺从、缺少个性精神、缺失独立的意志,缺乏人文关怀,说严重点是缺少灵魂,培养出大批的精神侏儒和没有操守的顺民。这一状况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已经开始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与进步,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去甚远。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经到了诱发人们另一种意义上的生存危机。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之一是传授知识和技术;其二是启迪、鼓励、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修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其他的知识教育不同,它强调引导和启迪学生人文精神的觉醒,引导树立全面的幸福观,帮助获得真正全面的幸福。高中阶段的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通过多学科实现,其中政治课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 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把握好教育切入点 高中经济常识教学中,可结合如下知识点切入人文精神教育:一是货币本身没有意志和情感,它可以效劳于任何人,所以要正确对待货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二是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市场经济特征;三是市场交易中的平等、公平、自愿、诚实信用等原则,整顿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四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做好扶贫济困的工作;五是实现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六是生产者、经营者、劳动者的职业道德;七是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及其实现;八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处于强势地位,并不会与发展中国家平等均分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原则,等等。 2.注重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独立个体性 现代课堂教学是情感与经验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和相互碰撞的过程,课堂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具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在课堂教学中,倘若教师运用个性化、灵活多变的评价性话语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那么学生的个体潜能必将得到有效开发。因此,教师应该从教学评价入手,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支持,从而体现整个课程的人文关怀。教师要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的动态因素,在采取宽容态度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学生发表不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个体性。 3.注重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独立个体性 现代课堂教学是情感与经验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和相互碰撞的过程,课堂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具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在课堂教学中,倘若教师运用个性化、灵活多变的评价性话语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那么学生的个体潜能必将得到有效开发。因此,教师应该从教学评价入手,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支持,从而体现整个课程的人文关怀。教师要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的动态因素,在采取宽容态度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学生发表不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个体性。 4.教师要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质 雅思贝尔斯曾说过:“教育需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能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最本源的意义就是“引导”,教育者就是一个“引导者”,一个不具备人文素养的教师不可能去引领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形成,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规定”,教师也需要自我培养人文精神,深入领悟人文教育的宗旨,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师德、为人师表、既教书又育人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要求政治教师树立公正观,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追求完美的人格;要加强学习,特别是要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新知识、新观念;要培养自己自由的精神,批判的思维,独立的人格;还要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公正,关心人类未来,关爱自然环境。如此在人格上赢得学生尊重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事业心、进取心,培养出学生的敬业精神、创造精神、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培养出学生自信、乐观、公正、宽容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综上所述,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精神是高中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其道德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蒋煜平.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72-73. [2]林兵. 高中思想政治开放式教学模式探究[J]. 广西教育, 2016(30):33-34. [3]蒋煜平.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72-73.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第三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