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范文 洪美秀
【内容摘要】作文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受到众多语文教师的追捧。本文详细阐述了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真实性、教学过程开放性以及注重学生主动性等特点,并提出了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以及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等教学实践策略。
【关键词】初中作文 生活化教学 实践 研究
前言
写作是人类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初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確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然而,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学生只顾学习,根本没有用心去观察生活。教师教写作的时候往往也都从写作技巧,文章结构、字词句等方面辅导学生,却没有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脱离生活,文章内容虚假空洞,缺乏真情实感。
一、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特点
作文生活化教学就是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情感。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营造真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将所见、所感、所思转化为作文。
1.作文生活化教学具有真实性
作文生活化教学要求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客观的,真实的。所以,作文生活化教学就是要杜绝学生作文出现的“假”、“大”、“空”现象,避免学生的作文全是套话、废话。在作文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并且真实地表达出来。另一方面,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真实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使作文的质量得到升华。
2.作文生活化教学是个开放的过程
传统作文课堂教学仅仅局限在教室内。但是生活化教学提倡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家庭生活,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文选题是开放的或者半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历选择所要表达的内容。比如一篇写人作文,学生可以写自己熟悉的父母老师,可以写社会上的楷模人物,也可以写社会上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人。有个学生就写了小区保洁阿姨。“佝偻着腰,粗糙的大手拿着沉重的扫帚,发出沙沙的声音,甩动着扫帚,树叶纷纷落下……她们土色的脸上那条条皱纹,露出了笑容,在阳光下,是那么的灿烂啊!”这位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形象的描述了一位朴实的保洁阿姨。另一方面,作文的素材来自生活。生活本身就是包罗万象,开放的。
3.作文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具有主动性
传统的作文课上,学生冥思苦想,胡编乱造。然而写出来的作文却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教师对这样的作文不满意,学生也越来越害怕写作文。作文生活化教学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学会用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学会与同龄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学生的写作积极主动性就会得到提高,写作兴趣也会被激发。
二、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感悟生活
著名作家叶圣陶曾经说认为,生活犹如源泉,作文犹如溪水,只有源泉丰富,溪水才能源源不断。由此可见,作文与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应试教育让我们学生忽视了生活,所以,作文生活化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第一,引导学生感悟家庭生活。家庭生活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在写家庭成员时,大部分学生会写母亲是如何在生病的时候照顾他,为他做鸡汤,如何一夜无眠的陪着他。我发现,很少有学生写自己的父亲。于是,我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父亲,鼓励他们仔细回忆和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有个学生写由于不自信,放弃报名运动会的长跑项目,结果,父亲知道后,先是批评了一顿,接着又鼓励他报名,还每天陪着他练习长跑。最后,他终于在比赛中获得第二名。学生感悟到了父爱是深沉的。第二,引导学生感悟学校生活。与同学之间友谊、矛盾,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第三,引导学生感悟社会生活。社会的人生百态、万家灯火,社会热点新闻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写作素材。
2.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
积累素材是写好作文最重要的一环。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随记。鼓励学生通过不同途径,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学生可以记录听来的人物故事,也可以记录身边发生的小事情,或者记录网上的热点新闻。随记不用太长,但是需要学生坚持下来。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抽出5-10分钟时间,随机找一些学生分享他们积累的素材。这样,既有利于督促学生保持随记的习惯,也培养了学生分享精神。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教师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并写下观察日记。有了这些素材的积累,学生写作文时再也不用胡编乱造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可以让作文更加丰满。
3.引导学生思考生活
写作文并不是记流水账。只有饱含作者细腻情感和个性看法的作文才能更吸引读者。因此,教师要改变学生写作文时干巴巴地记流水账的习惯。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值得思考的,甚至是有争议的。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探讨案例。在探讨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不要随意否定学生作文的观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一篇有个性,有想法,有深度的作文。
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既是语文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途径。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方法有很多,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研究,从而寻找一种真正合适学生发展的生活化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褚亚文.中学语文作文课堂生活化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245.
[2]董文艳.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途径[J].考试周刊,2013(99):61.
[3]杜芦萍,王奋勇.农村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浅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3(7):84-85.
(作者单位:晋江市南峰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4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