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采用CT与MRI对脑梗死的诊断作用对比评价
范文

    李雪超

    

    【摘要】 目的:CT与MRI对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效果对比。方法:将我院干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2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先后实施CT检查以及核磁共振检查,对比两组诊断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率及阳性检出率。结果:核磁共振检查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率相比于CT检查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率,具有显著优势(P<0.05),核磁共振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相比于CT检查的阳性检出率,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CT与MRI对脑梗死的诊断作用相比,有显著差异,核磁共振检查的检查准确度更高,为了使诊断结果更加明确可以采用两种诊断方法结合的形式进行检查确认,避免出现漏诊以及误诊现象,提升患者的诊断有效率,避免耽误治疗。

    【关键词】 核磁共振检查;CT检查;特异性;灵敏度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 (2020) 21-071-01

    脑出血患者一般会出现脑梗死,而脑梗死与脑出血的治疗方法相反,需要进行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抗凝和溶栓等治疗,如果出现脑梗死漏诊会对疾病的治疗方案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患者出血面积增大,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明确的诊断,核磁共振扫描和C扫描能够成为临床中患者脑血管诊断的重要依据[1-2]。本次对患者实施不同的诊断方案,探究CT与MRI对脑梗死的诊断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能与医患人员正常沟通,无语言功能性障碍;入组患者经家属及本人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已经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器官肿瘤疾病的患者,精神状态不稳定无法配合参与研究者;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2例;平均年龄(66.2±2.5)岁;本次经伦理委员会认定许可研究。

    1.2方法患者就诊后需要对其血脂、血糖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对吸烟史、发病年龄、饮酒史以及临床症状进行记录,询问是否有脑血管病史。进行心脏彩超检查以及腰穿脑椎液检查,并做好指征确认后进行MRI检查以及CT检查,检查后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核磁共振医师以及CT医师进行阅片,同时进行诊断,密切观察患者的转归情况,并进行记录,直至明确诊断。

    CT检查:利用128排256层的CT扫描仪进行检查,先进行平扫,患者取仰卧位,选择110kV的电压,螺距Imm,间隔5mm.扫描2mm层厚;扫描后将数据收集,传人工作站CT诊断表现低密度为脑梗死。

    核磁共振检查及诊断:核磁共振利用磁共振成像,患者取仰卧位,行常规TIW1、T2Wl、FLAIR、弥散扫描,收集数据传人工作站,脑梗死为DWI高信号,ADC低信号。

    1.3观察指标特异度一真阴性/(真阴性十假阳性)×100%;观察核磁共振检查、CT检查结果(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及阴阳性检出率。

    1.4统计学方法本次CT与MRI对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效果对比调查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分析,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行卡方检验,用(n%)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检查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比较观察组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率相比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数据比较见表1。

    2.2核磁共振检查及CT检查的检出率核磁共振检查的阳性检出率81例(98.78%)相比于CT检查的阳性检出率71例(86.59%),核磁共振检查检Jm率更高(X2=8. 9912, P=0. 0027).

    3 讨论

    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为脑卒,脑卒为致死的第二大疾病[3]。脑卒需要判定是否为脑梗死,脑梗死是由于血管粥樣硬化导致脑组织缺氧而产生的病变,脑梗死占脑卒中70%左右,患者存在脑梗死又存在脑出血,会为治疗带来难度,因此,需要明确患者的脑梗死症状,同时提出诊断依据,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利判断,CT为脑梗死的诊断常见办法,利用精确的X线对器官进行连续扫描,分辨率较高。核磁共振检查能够对病变位置以及结构进行良好的显示,能够显示出氢质子的磁场情况,分辨血管是否堵塞,敏感度较高MRI检查相对于CT而言,显示脑血管的病变大小以及为其定性的优势更加显著[4-6]。

    核磁共振检查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率相比于CT检查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率,优势显著(P<0.05)。核磁共振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相比于CT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核磁共振检查检出率更高(P<0.05)。

    综述,CT与MRI对脑梗死的诊断作用相比,有显著差异,核磁共振检查的检查准确度更高,为了使诊断结果更加明确可以采用两种诊断方法结合的形式进行检查确认,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姚改.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 (23):113-114,

    [2] 刘晓莲,安菊岩,王林佩,王红昆,王建华,糖尿病性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CT诊断的临床特点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3):86.

    [3] 罗亮.MRI检查与CT检查在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 (33):90.

    [4] 陆成栋,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2019,38 (31):181-183.

    [5] 余红亮,王爱强.CT与磁共振成像在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20 (05):474-475.

    [6] 肖菁,吴美花,林丽萍.MRI和CT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比较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9,25 (05);629-63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