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刍议历史细节的四维运用 |
范文 | 阮晓蓉 江新飞 【内容摘要】历史教学是一种过程,她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求知的冲动和思维的火焰。在历史教学中,通过细节教学的过程,可以更好的激发学习兴趣,可以更好的重现现场,可以更真实的还原历史真相,学生从细节中倾听着心灵的搏动,点燃精神火把,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利用历史的细节可以更好实现教学目标,进而达到《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立德树人的要求。 【關键词】课程标准?历史细节?学习兴趣?重现现场?历史真相?人性教育 历史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思想的火焰。通过细节教学的过程,学生可以从细节中倾听着心灵的搏动,点燃精神火把,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通过细节去生动历史,通过细节去感知思想,把教学的重点从知识传授转到精神引领,在精神引领的过程中去实现知识目的和《历史课程标准》,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四个历史教学的镜头,一起看看细节在四个维度上的不同运用,以及细节如何更好实现《课程标准》。 第一维度:人物篇——抓住人物特点 以点带面——孔子和百家争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课堂,由于没有太多的考试压力,学生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那么一堂课,能否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 关于孔子和百家争鸣,课程标准的要求有: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在讲述孔子时:补充《史记·孔子世家》关于孔子的细节记载,强调孔子的身高,并以“初识巨人”为章节题目引起学生一片惊叹。接着以“再识巨人”为题目,通过学生熟悉的《论语十则》中的语句,体会孔子指出做人做事的准则,进而感受孔子的思想。这样设计,激发了对孔子的兴趣,更把历史人物与立德树人联系起来。 历史教育工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刻画越注意细节,人物就会越生动,伟大历史人物的才精神越能长久的被传承。 第二维度:事件篇——拨开迷雾 重返现场——甲午中日战争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课程标准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要求是:“……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在授课时有必要补充如下细节:材料一:“甲午战争以前,中国士大夫认为:倭不度德量力,敢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当车,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士人们骄傲自大细节和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又直达历史问题的核心。学生不禁问道:那我们为什么在甲午战争中惨败? 通过学习后,学生进而得出失败的根源是制度落后,是盲目自大、是清政府的昏聩,导致了我们败给了“蕞尔小国”,进而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三维度:真相篇——细节背后的真相 真相亦真理——西安事变 克罗奇在其专著《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曾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由于政治环境和教学目的的因素,我们的教材在选择史料时,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从而导致选择史料的片面性,或历史观点的片面性,从而严重影响历史的真实性,真的历史应当是原貌展示,让学习者自己去品读和发现。 在讲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子目时,备课发现了蒋梦麟在自传中记载了一个细节:“西安事变的消息广播全国之后,老百姓无不忧心如焚,妇女小孩甚至泣不成声。“蒋委员长已经安抵洛阳,并已转飞南京的号外最先送到东安市场的吉祥园,观众之间马上掀起一片欢呼声,弄得戏台上唱戏的人莫名其妙。”补充这两则材料,显然容易让学生得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国人民的一致需要,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极度切合这一要求。 由于补充了这个细节,课程标准: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则瞬间让学生明白了由于蒋介石的深受爱戴,所以必须要和平解决,也只有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才能真正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可以说,真相需要细节,课程标准同样需要真相。 第四维度:思想篇——培育思想 养育灵魂——文革的教训 历史学科,经历千年,愈发醇香,历史的魅力是什么呢?历史之美在于一个个生动的历史人物,在于一个个拍案惊奇的故事,但更在于历史带给所有人精神世界的感悟和震撼。能够撼动人心的除了历史的骄傲和辉煌外,历史中的丑陋才能永久的激发人类的人性。 有一天一个问我这个珠海的历史老师:“为什么容国团只活了31岁?”我不愿把世界冠军的遗言告诉这些单纯的孩子:“请不要怀疑我,我历史清白。我爱荣誉胜过自己的生命,我不是特务。”我也不愿告诉孩子:世界冠军的女儿才两岁呀,怎么舍得离开她?他甚至还没听女儿叫一声“爸爸”呀!或许我们不能将残酷的历史展现给天真纯洁的孩子,但是我们还可以将名人的优良品质传给他们,比如容国团归国时的爱国精神,夺得世界冠军时的拼搏努力,文革批斗中的正直善良。伟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名垂青史的人物,当然是其卓越的成就,但更在于其留给后人高尚的人格和精神。 通过细节对人物,事件,真相,思想四个层次的积极作用,我们不难发现:放眼历史大势,可使我们站得更高;关注历史细节,可使我们增长智慧。关注细节、关注历史的真实面目,是我们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和提高历史学科能力的出发点。历史细节绝不会冲淡或延缓课程标准的实现,相反,恰当的历史细节,会让课程标准不言自明。 【参考文献】 [1]李惠军.刍议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多元互动”机制[J].历史教学问题,2005(4):106-108. [2]叶小兵.细节的重要[J].历史教学,2005(9):56-5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历史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4]何成刚主编.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