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活”化常态课,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
范文 | 张凯 [摘? ?要]当前初中物理教学逐步由课本知识的传授转移到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不仅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更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动手能力、探究意识、科学态度,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有益的。物理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活化常态课,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常态课;“活”化;物理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 G633.7? ? ? ? [文献标识码]? ? A? ? ? ? [文章编号]? ? 1674-6058(2019)11-0049-02 “活物理”是特级教师文久江的教学主张,它突出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形成,主张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物理学科的学习之中,让课堂活起来,以“活”激趣,以“活”促学。 一、改进常态课的必要性 教师的绝大部分课型都是常态课。教师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后,设计教案或课件。由于多年思维定式,甚至墨守成规,没有了激情。对于实验教学,有的是以讲代做,有的只是演示而已,没能有效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对教学内容,由于缺乏及时的知识更新,知识面狭窄,没有关注时事,以题论题,不能拓展;对方法提炼,没能系统地优化和及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不到有效的发展。 二、改进常态课的策略 下面以八年级上册物理《噪声及其控制》为例,谈谈如何将一节常态课优质化。 (一)活动多一点,让感官活起来 在物理课堂上,如果能巧妙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则会让学生学得活、学得懂,让学生记得住、记得牢。 常态课的活动 (1)感受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声音,听了这些声音,请你选出你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归纳法) (2)讨论:音乐是噪声吗? 生活中有哪些噪声?(演绎法) (3)有哪些噪声,如何分类?怎样减弱噪声?练一练课后习题。(播放图片、视频、PPT、导学案等) 课堂活动的设计(教学片段): ①一起跳一跳、唱一唱,我们经常看到大爷大妈在广場上跳广场舞,欢声笑语,今天我们也来开心一把,我们跟着视频一边唱一边跳《最炫民族风》,整个班级立刻掀起高潮,学生的积极性全部被调动起来,高潮跌宕,此起彼伏。(学生动眼、动口、动手、动耳、动脑,身体大部分器官参与进来) ②比一比。一起观看电影《功夫》,并模仿大嗓门,旁边放手机并打开手机分贝仪APP,看谁的狮吼神功厉害。(学生睁大眼睛,大声呼吼,对着白板看看自己的声强级,并在自己的亲身体会中感受不同的分贝需要用多大的力气去尝试,并给自己的听觉带来怎样的影响) ③议一议。噪声对我们的生活危害很大,同学们能否结合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变废为宝,对噪声进行利用?请根据“声音具有能量”这一知识,思考:噪声响度大,能否用来开矿、垃圾粉碎、除草呢?现在提倡低碳环保,能否用噪声发电、清洗衣物、治结石病呢?(发散思维,动脑思索) ④实验探究。小组实验,利用棉布、报纸、木地板,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如何选择声源,用什么方法比较材料的隔音性能更合理?利用手机分贝仪,可以做哪些实验改进?实验中有哪些不足,并说出你的评价依据。(小组合作,交流物理思想、动手实践、交流成果、评价提升等)。 ⑤科学态度。“复兴号”高铁列车刚刚投入运行,在抵达南京南站过程中,经过我家门口,可用什么样的方式控制噪声?学生的探究成果必须展示,学以致用。学生的评价小结,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意识、质疑精神、科学态度。让学生嘴“活”——开口表达,让学生手“活”——动手操作,让学生眼“活”——细心观察,让学生耳“活”——悉心倾听,让学生脑“活”——勤于思考,通过一系列的推理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应用多一点,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社会,要善于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回避困难,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噪声的来源。广场舞引发大爷大妈与周围居民打架、泼粪,最后出动大批警察处理。对这件事,同学们有何思考,应该怎么办?怎样让双方都满意?从环保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每天晚上8点前结束(程序性知识)。 (2)噪声的分类。对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声音,我们如何知道声强是否超标?是否属于噪声?(学生结合刚才的狮吼神功,感同身受)我们如何能想出更多的办法解决噪声问题?(发散思维) (3)噪声的利用。声音具有能量,可否利用噪声发电?出示噪声发电机,大家一起叫喊,灯就亮了,用惊奇的实验现象打开学生的思考之门(创新思路)。 (4)控制噪声的意义。美妙的音乐给我们带来了愉悦的心情,但我们不能打扰别人的生活,为了别人的宁静,注意自己的行为。 这节课信息量大、知识面宽,学生的视野开阔、思维灵活,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法多一点,气氛活一点,有效提升教学实效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 (1)游戏法。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展示,教师设计了全班学生一起唱歌、跳舞感受快乐的游戏活动,使学生获得了信心。这些游戏简单实用,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2)竞赛法。在想一想如何解决广场舞纠纷的过程中,小组派出代表演讲、辩论,不足之处,本小组同学可以上台补充。这样,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小组荣誉感,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3)科学探究法。做比较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各司其职,通过实验探究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4)讨论法。在知识建构完成后,讨论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与发明创造的思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教学实际(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学生特征、教师素质、教学环境等),有效开展课堂讨论,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对于内容难度较大的章节,要尽可能通过多种形式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实际,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本节课内容以及课标要求,然后设计既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又能让学生动起来的方案。切实让学生的主动权得到回归,在 “活”中深度学习,最终使知识学习转换为学科素养,真正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 ?参? ?考? ?文? ?献? ?] [1]? 付克华.改进常规课 巧变优质课[J].中学物理,2018(7):46-48. [2]? 陈维军.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9):204. (责任编辑 易志毅)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