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涵养法治意识 提升核心素养 |
范文 | 杨晓婷 [摘? ?要]不管是核心素养体系还是教材改革,都将法治列为重要内容。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是法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应利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活动教学、合作学习等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涵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法治意识;学科核心素养;征税;纳税 [中图分类号]? ? G633.2? ? ? ? [文献标识码]? ? A? ? ? ? [文章编号]? ? 1674-6058(2019)10-0058-02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被确认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同时,课程结构与内容也有所调整,由之前的四个模块调整为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三册。可见,不管是核心素养体系还是教材改革,都将法治列为重要内容。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是法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高中生法治意识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应有之意。下面笔者以《征税与纳税》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涵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一、在挖掘教材知识中初步感悟法治意识 首先出示一则关于大学生赚钱的报道,就大学生所取得的收入是否应该纳税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征税与纳税。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并讨论:(1)什么是税收?(2)税收有哪些基本特征?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后,选出代表阐述学习收获,并提出疑惑问题。教师适时归纳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明确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和其中所蕴含的法治意识。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握以下几点:(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取得的收入。(2)税收是依法取得的财政收入,这点印证了我国从国家层面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从个人层面,消费者也要坚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从而让学生明确感知法治意識。 在“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关系”部分,让学生整体感知税收的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后,教师重点分析税收的强制性。强制性是国家征税的基本前提,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经济组织和个人应不应纳税,应纳什么税,纳多少税。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做出税收开征、征停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将会受到法律制裁。税收的这一特征其实也彰显了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无论是税务机关还是消费者,都要依法参与经济生活。 二、在对案例的分析与解决中涵养法治意识 在对高中生进行法治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善于使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法治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分析和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案例1]王某承包了一家服装厂,由于种种原因,企业产品销路不畅,产品积压十分严重,资金周转困难,工人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王某冥思苦想后,想出一条“妙计”:不记录销售收入账目,而是把销售收入作为集资款入账,并用这部分资金作为企业流动资金。后被举报,检察院一举破案,王某被提起公诉。 问题:(1)王某虽然没有把钱塞进自己的腰包,但他的行为已经违反了税法。那么,这属于违反税法的什么行为?(2)对此种行为有什么处罚措施? [案例2]某市五金电线厂等5家企业与当地税务部门相互勾结,在短短的4个月内开出227份、总金额1.92亿元的空头发票和45份完税假证明。国家根据有关税收政策,要求该五金电线厂返还退税款1218万多元。 问题:(1)某市五金电线厂的行为属于违反税法的什么行为?(2)对此种行为有什么处罚措施?(3)骗税与偷税有什么区别?二者的共同点是什么? 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过程中,知道了什么是偷税,什么是骗税,偷税和骗税的区别和共同点是什么,并且知道了无论是偷税还是骗税,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为了维护纳税秩序,保证国家税收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必须对纳税人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给予相应的经济制裁和其他法律制裁。因此,作为经济生活的参与者,任何人都应具备法治意识,具备纳税人意识,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三、在对情境的体验中提高法治意识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体验,可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情境教学法的最大优势是直观性强,通过生动形象的图文说明对学生的视觉、听觉产生冲击,使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情感得到升华。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过程中使用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体悟法治意识。 情境设置:某大学一名大四学生,业余时间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兼职,月入超过5000元,主动依法纳税800元。针对他的做法,有同学说:他缴纳的是良心税,他在享有国家提供的各种权利的同时,主动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还有同学说,大学生还没毕业,取得的收入不是工薪,不用缴税。 请学生利用本课知识谈谈自己的认识。(把学生分为正反方) 双方就大学生是否该缴税展开辩论。通过激烈的辩论,学生认识到:只要符合纳税条件,即使是大学生也要依法纳税。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之一。公民只有积极纳税,才能为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为保障国家的税收收入,一方面公民要提高纳税意识,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依法加强对税收的征管工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化的内容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逻辑中建构知识,把握知识逻辑,坚持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相结合,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提高法治意识。 四、在丰富的活动参与中升华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的培养、生成过程中,如果能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对学生的认知和启发会更加深刻。如教学个人所得税这部分知识时,关于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和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法治意识,可先由学生在课前进行社会调查,然后在课堂上公布调查结果,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增强学生的纳税人意识和法治意识。课后,学生搜集关于法治意识的素材,一部分学生做关于法治意识的手抄报,一部分学生准备关于法治意识的演讲,另一部分学生准备关于法治意识的主题班会。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提升了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涵养学生法治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活动教学、合作学习等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和构思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将法律内容与教材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案例、情境的选择,推动学生将外在的法律知识转化成内在的法治意识,不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李瑶.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策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5. [2]? 王立杰.新课改背景下情景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J].启迪与智慧(教育), 2014(6):5. (责任编辑 袁? ?妮)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