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范文

    崔春红

    

    摘要:传统实验演示与DIS数字化系统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效率,培养创新能力。传统演示实验能够激发求知欲,引导科学思维方向,培养探究精神。数字化系统利于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高效分析实验数据,理解知识的获取过程,强化实验操作能力。

    关键词:传感器;探究实验;演示实验;安培力;DIS数字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2-042-1

    一、设计思想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科学探究意识,具有设计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探究方案。能够使用不同方法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具有交流的意愿和能力[1]。演示实验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猜想、思考讨论。DIS数字化系统进行分组探究,自主设计实验,实验数据图像化,快捷、直观,实验结论精准。两者结合,能够培养主动合作的精神与务实的科研态度[2]。

    二、教学过程

    1.演示实验

    当磁感应强度与通电导线垂直时,安培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现象发现通电导线中电流增大线框偏转更加明显,磁场变强线框偏转更加明显。猜想出安培力大小可能与通电导线的长度、电流以及磁场等因素有关。并且需要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等方法。

    2.实验仪器

    DIS数字信息系统[4],基于传统的实验室仪器,配合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软件程序构成的新型实验系统[5]。匀强磁场、学生电源、数据采集器、导线、电流传感器、力传感器、分体式位移传感器、强磁场、磁感应传感器。

    3.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探究当磁感应强度与通电导线垂直时,安培力与通电导线的长度、电流以及磁场的关系。讨论可以集思广益、相互启发,有利于实验设计的合理性与流畅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4.探究活动

    探究1(探究安培力和通电导线长度的关系)控制通电导线电流一定,匀速移动线框位置,逐渐进入匀强磁场。利用位移传感器测出线框位移,从而等效替代进入匀强磁场导线的长度。利用传感器记录位移,力传感器记录安培力大小,得出两者关系。

    探究2(探究安培力和电流的关系)当磁感应强度与通电导线垂直时,保持線框位置不变使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以及通电导线长度不变。均匀增加电流,由电流传感器记录电流,力传感器记录安培力大小,得出两者关系。

    探究3(探究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的关系)当磁感应强度与通电导线垂直时,控制通电导线电流一定,保持线框位置不变。强磁场逐渐靠近通电导线,利用磁感应传感器测出通电导线周围磁感应强度。力传感器同步记录安培力大小,得出通电导线周围的磁感应强度与安培力大小的关系。综合三个探究实验,得出实验结论。一段通电导体垂直磁场放置时,其所受安培力F既与导体的长度L成正比,又与导体中的电流I,及磁感应强度B成正比:即F=KBIL,当物理量取国际单位时K=1,安培力表达式为F=BIL。当电流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安培力的表达式应该如何?通过实验演示,引导学生发现,当电流与磁场方向平行时,通电导线不偏转,安培力为零。首先理论分析利用分解B或分解L取有效值的方法得出F=ILBsinθ。

    探究4(探究安培力和电流与磁场方向夹角的关系)控制通电导线电流和磁感应强度大小一定,初始时刻位置保证磁场与通电导线平行。匀速转动匀强磁场,使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与通电导线夹角θ均匀变化,利用力传感器测出安培力随着夹角变化的规律。记录数据,得证电流与磁场方向夹角为θ时安培力的表达式F=ILBsinθ。

    三、设计优势

    通过传统实验的演示与DIS数字化系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收集数据、提炼规律的能力。一方面利用了传统实验操作方便简洁,实验现象通俗易懂,定性表述清晰的优势。调动了学生对探究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的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另一方面,利用DIS数字化系统,将物理规律和物理现象数字化展示。通过传感器把非电学的物理量数字化并同步展示于电脑屏幕,充分利用了目前高中生对数字化信息的喜好与熟知,这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年龄特征以及时代特点。并且数字化系统也具有迅速、精准、真实、弱化非重点突出重点(原理规律)的多种特点。可以使学生在分组实验中节约时间,更加高效,提高整堂课的流畅性,有效掌握物理规律。

    两者结合,可以提高每个学生对探究问题的参与度,发挥不同学生的各自特点和优势,实现合作学习。可以打破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模式所附属的教学过程单一,创新性低等壁垒。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坚持学生的特色发展,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获得生活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2]毛海玲.传感器用于中学物理实验初探[J].中学物理,2011,29(24):34-35.

    [3]刘宏,何梦佳,黄伟.对安培力演示实验的探究[J].物理教学,2017,39(8):31-32.

    [4]刁品全.DIS辅助教学下的"向心加速度"教学再思考[J].物理教学,2017,39(6):27-29.

    [5]何知书.用DISLab在水平方向探究胡克定律和弹簧的串、并联规律[J].物理教学,2017,39(11):29-3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