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数学纠错能力 |
范文 | 王莉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知识教学,而开始逐渐重视起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等各方面的培养.数学本质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其对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有很积极的作用.纠错能力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教师也对该方面的培养策略颇为重视.本文就从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出发,从教学情境、学生心理等角度具体阐述如何在该学科教学中落实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希望能以此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纠错能力;培养策略 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主要有初等函数、平面几何、概率与统计等,相较于小学数学的难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因此,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要求也有相应提高.纵观我国初中生群体的数学学习情况,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还是缺乏足够的自主纠错能力,这对教师开展高效率的教学活动造成一定阻碍.对此教师在设计纠错能力策略时,应先明确分析学生群体的学习心理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真正意识到纠错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一、基于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发展学生纠错能力 初中生群体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虽然相较于小学时期有所成熟,但仍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纠错能力的培养前提是要求学生能发现错误,如果学生没有发现错误的能力,那么学生也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教学指挥棒行动,难以将个人的错误纠正过来.而质疑思维就是能帮助学生在相关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的重要思维,因此,教师可考虑以培养学生质疑精神为切入点,设计针对性的培养策略.质疑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打破原有的思维禁锢,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可质疑点,促使学生萌发质疑意识,进而为后续培养学生纠错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二次根式”的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根式的概念以及基本运算.由于学生在该课时的学习中是第一次接触到根式,因此,对某些概念知识容易混淆.教师可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在讲解到二次根式运算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负数能不能进行根式运算?”,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到可开方的根式运算的逆运算相当于正整数相乘,所以教师以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但有个别学生可能会产生“两个负数相乘是正数”的质疑,对此教师应先对学生敢于提出这一问题的行为进行肯定与鼓励,而后再根据该问题帮助学生解答疑问并纠正错误认知.如此一来,教师既能通过提问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性,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让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更为顺利. 二、基于情境探究引导学生自主纠错 数学本身是一门严谨科学的学科,因此,很多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时难免会将课堂气氛变得死气沉沉,这样的外界因素容易给学生的课堂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创设合理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教师教学内容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初中生在大多时候已经习惯教师的直接传输教学,因此,自我探究能力较弱,这并不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所以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纠错能力培养时,应将情境探究与纠错环节相结合,令学生能在课堂活动中燃烧自身探究热情,并愿意在探究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核心. 例如,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课时教学中,该课时的主要教學内容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由于该课时中的大部分应用都是证明题,因此,教师就可从这个角度来设计探究反思环节.首先教师在课前准备好一个例题课件,课件中是两个三角形有两条相邻边相同,且两相邻边中的一条边所对应的内角也相同,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在课堂上讲解完定理后,教师向学生展示这一课件内容,并要求学生思考并完成该例题.部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误认为用“SAS”这一定理来证明全等,此时教师就应向学生强调注意“SAS”定理的运用条件,引导学生重新探究例题与定理条件之间的差异,从而发现个人认知误区,最终顺利带领学生在探究情境中建立起反思意识. 三、基于培养良好纠错习惯发展学生纠错能力 在小学时期教师就会耳提面命地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但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的学习任务也愈发繁重,部分学生在重压之下便会出现学习懈怠的情况.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纠错能力时,应意识到能力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具备该能力而没有对应的实践行为,那么也只会使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成为一纸空谈.对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时,一定要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纠错习惯,以此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可要求学生将课堂例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当堂归纳,然后在对应的课后练习中,教师先认真批改全体学生的数学作业,随后再将作业发还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所指出的错误进行纠正.很多学生由于知识点掌握并不牢固,因此,在独立纠错方面比较吃力,教师就可以适当地降低要求,让学生将个人能想到的纠错思路写在作业本上即可.不仅如此,教师在评讲习题时,也要重点讲解错误率较高的习题,以此帮助学生彻底纠正错误. 结语: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必须做到“以生为本”,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作为培养策略的主要设计依据,通过情境创设、质疑精神培养等来引导学生重视纠错能力的培养,最终为其自身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翠林.让学生从纠错中得到提升——初中学生数学纠错能力培养初探[J].才智,2015(33):134-135. [2]朱虹.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J].新课程(中),2017(1):20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