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
范文 | 马胜平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信息技术自身拥有一定的特性,比如具体、直观、生动,这些特点,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在小学学习的学科中,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质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8-114-1 对于学生来说,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更能提高学习成果,满足其成长需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能力,基于信息技术下,教师应将信息技术和语文高效课堂,进行一个有力的联合,发挥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利用信息技术的具体特点,打造一个语文高效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得到实际的进步和提高。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优越性 1.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基于信息技术下,自身有着一定的积极导向作用,信息技术自身,具有交互性强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得到最直观的感受,弥补了学生在学习上想象力不足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利用黑板,对学生进行引导,用语言让学生展开想象,有的学生因为自身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很好的展开想象,而利用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打造一个视觉和听觉上的想象空间,弥补了学生思想上的不足,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2.調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学生已经和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当前的学生思想更为活跃,对于教师来说,利用信息技术,能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让其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于学习活动有了积极的兴趣,才能更好的参与其中,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信息技术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增加了一丝活力,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二、基于信息技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上的具体策略 1.营造生活情景,为学生学习语文找到一个切入点 对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的生活情景,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找到一定的切入点,实际的生活,能让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启发,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联系自身实际,展开想象。信息技术的资源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微课、微视频的运用,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让学生进行课前的学习,明白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对于自己不会的生字词进行勾画,进行提前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草原》这一课内容时,教师能利用微课的方式,让学生在开始上课之前,对课文内容进行一个预习,更好的理解课文,对于课文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生活化的场景,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一个生活化的舞台,给学生观看草原的图片,让没有去过草原的学生也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草原的景色。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寓意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要具体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让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方式上,展开理解,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到课文的寓意。语文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理解最为重要,语文并不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心中所想,通过一定的语言,把自己的心中感受抒发出来,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听觉器官和视觉感官上的刺激,让学生得到一定的享受,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学习《天路》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天路》这首歌曲,还可以给学生展示青藏公路的施工画面,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3.感知构段方式,明白写作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都是有着实际的必要,构建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展开一定的互动,互相讨论本文的构造方式,更好的学习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对于文章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是体现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检验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好地让学生提高语文的综合实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教学情况下,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一定的渗透和融合,更利于学生的学习,打造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更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能力,更好的面对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鑫君.基于新课改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06). [2]毛艳玲.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创新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 [3]丛桂清.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4(32). [4]于兵.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