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耳穴贴压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对腹部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 |
范文 | 戴菲菲 杨芳 摘要:目的 研究耳穴贴压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对腹部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筛选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进行腹部手术的80例患者为对象,依据随机掷骰子法将患者分两组,对照组(n=40)为常规术后处理,观察组(n=40)联合耳穴贴压和中药穴位敷贴,对比不同方案对患者疼痛以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更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贴压联合中药穴位敷贴能减轻腹部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受,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速度,对患者有利。 关键词:耳穴贴压;中药穴位敷贴;疼痛;胃肠功能 【中图分类号】R9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7-021-02 腹部手术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创伤和刺激,患者的胃肠功能会受到影响,处在暂时抑制的状态。而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对患者的进食、情绪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会增加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尤其是肠粘连。所以患者在术后,就要做好对应的预防和后续治疗,穴位敷贴在治疗中,能对身体的穴位产生刺激,增强皮肤对药物的吸收速度,更好地发挥出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对于常规治疗方法来说,对身体产生的创伤更小[1]。本实验主要研究耳穴贴压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对腹部术后疼痛以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腹部手术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掷骰子法将患者分组。观察组:男女性别比为24:16,年龄上限值为74岁,下限值为32岁,平均值为(52.4±3.8)岁。对照组:男女性别比为23:17,年龄上限值为76岁,下限值为30岁,平均值为(52.3±3.9)岁。纳入标准:患者均为腹部手术治疗;有一定的沟通能力;患者和家属同意对术后恢复效果进行观察对比。排除标准:无沟通能力;临床资料不全。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告知患者做好禁食禁饮工作,辅助患者完成早期的活动,加快胃肠的蠕动;教会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定时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对患者的身体肌肉进行放松按摩,让患者进行简单的床上活动。 观察组应用耳穴贴压,找到患者耳穴的敏感点,首先使用75%酒精进行消毒,提升耳廓的清洁程度,然后对耳穴部位进行刺激,使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固定在选好的耳穴部位,并用拇、食指指腹适当按压,使患者产生酸、麻、胀、痛的“得气”感,指导患者正确按压,每日按压2-3次,每次1-2分钟,并对患者进行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药材:生大黄、茴香、乌药、厚朴、枳实、炒苍术、焦山楂、炒鸡内金(等量)药材,将其研磨成粉,使用生姜原汁调和,将其置于直径为3cm的膏药贴,贴敷在神阙穴、涌泉穴,术后6小时,选择神阙穴、涌泉穴热敷,将中药放在穴位上,使用敷贴固定,对其按压,间隔8小时更换一次[2]。 1.3 观察指标 参考视觉疼痛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分数评估,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疼痛感受越强。 在治疗过程中,记录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用SPSS21.0软件,(x+s)为计量资料,检验值t。检验水准α=0.05,(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术后即刻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差异,术后三天、术后一周,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存在统计意义(P<0.05)。如下表: 2.2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数据差明显(P<0.05)。如下表: 3 讨论 腹部手术对患者的身体会产生一定的创伤,在术后,患者会受到麻醉以及手术本身的负面影响,对患者产生较强的刺激感受,出现腹脹、恶心、呕吐等多种不良表现,对患者的胃肠功能产生阻碍,导致功能紊乱等不良情况的出现。对于手术患者来说,早期胃肠功能的恢复非常重要,良好的胃肠功能能满足身体所需要的物质,避免患者出现禁食等多种不良情况,减少静脉输液的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也能降低患者的治疗负担,消除患者的饥饿等不良感受,减轻患者的身心压力,对患者的情绪也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增强患者术后治疗的依从性,快速恢复胃肠功能能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缩短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的睡眠等[3]。所以在术后,要对患者的胃肠功能等进行合理的评估,并做好早期的处理。 中医认为[4],麻醉以及手术创伤会对患者的脏腑气血产生影响,对气血阴阳等产生的不良影响较大,导致患者气机运化失调等情况的出现,所以在治疗中,要对患者的气血运行情况进行改善,改善肠胃运行的情况。耳穴贴压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在治疗中,能发挥出较大的优势。大黄药物对胃、肠道、肝等具有很强的调节效果,具有清热祛火等效果,对肠胃的蠕动情况也有一定的调节效果,调节肠胃对水分的吸收情况[5];茴香能提升胃部功能,加快肠胃蠕动频率;乌药具有止痛行气效果,加快体内寒气的清除速度,改善胃肠活动的情况;枳实及厚朴可调理气机,消积祛胀,对肠道平滑肌具有良好的调节效果;炒苍术具有散寒、健脾作用,焦山楂、炒鸡内金具有行气消积的作用。在中药敷贴中,还要合理选择穴位,脐部为脉络所在,沟通上下,脐部皮下无脂肪组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静脉网络等,而且神经敏感度较强,药物对其穿透能力较强,提升药物的效果,通过对神经体液的调节能实现胃肠功能的改善,加快肠胃蠕动的频率。涌泉穴是阴阳相交的地点,是足底的多种感受器,对身体具有明显的调节效果。耳穴贴压联合中药穴位敷贴能提升脏腑功能,加快脉络的疏通速度,对身体的血液流通情况进行改善,实现活血化瘀等多种功效,获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恢复时间更短,组间数据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说耳穴贴压联合中药穴位敷贴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加快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速度,优势明显,要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圆圆.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9):1691-1692. [2]金慧英,翟栋,金善恩,等.耳穴贴压、穴位贴敷、经络艾灸联合情志疗法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2):168-171. [3]马明霞.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耳穴埋豆对妇科患者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8):1074-1076+1083. [4]袁玉华,沈献芳,赵燕萍.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对胃癌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3):70-73. [5]王淑青,刘秀平.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反应及抑郁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9):15-17. [6]龚丹.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耳穴贴压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儿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医儿科杂志,2019,15(6):80-8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