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一新生如何学物理
范文

    摘要: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较长时间不适应高中物理学习。通过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然后提出几点应对措施,希望使学生能尽早适应高中学习

    关键词:物理教学;台阶;衔接;学困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4-087-1

    一些在初中阶段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其物理成绩大幅下降,普遍认为物理难学,其原因有诸多方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谈谈一些认识和体会,希望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学生面对的“台阶”

    1.初、高中教材跨度大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对于物理的学习主要还停留在初中的认知水平。定性问题较多,物理中考试题的思维量不大,能力要求也有限,很多学生以为高中物理就好学,从而轻视物理的学习。但实际高中对物理现象、规律经常是建立模型抽象、定量的、数学化描述等,所以学生觉得难度大,不易接受和理解。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能力结构上存在很大的梯度性,因此做好初、高中教材衔接是很有必要的。

    2.从思维方法上,高中要求学生从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完成认识能力的一大飞跃

    教革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近几年高考也体现了注意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初中研究物理问题比较具体形象,而进入高中后,要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高中物理根据大纲要求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等都有了较高的要求。

    3.从能力要求上,高中比初中提高了一个档次

    必修教材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了较高的要求。高考考纲在这些方面都有很明确的要求。

    二、应对的措施

    1.在物理学习中让学生应积极主动参与探究中猜想、假设、实验、比较和归纳的整个过程

    这个探究过程就是建立物理概念或者归纳物理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又是学习物理方法的过程,还是锻炼物理能力的过程.

    2.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吸取同学的经验,还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老师的引导讲解都会有一定的启发性,应该是授课中的精华,要认真学习;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在共同合作探究实验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好的办法和经验,要积极吸取;但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遇到问题有主见,积极提建议,积极采用方法去尝试和解决,培养热情、积极、合作、独立的思维方式。

    3.物理是一门实践的科学,要求学生必须重视实验和做好习题

    除了课堂的演示实验以外,学生实验必须亲自动手,从实验的设计,到实验的过程,记录数据,结论分析和归纳,都要亲自参与动手,并且能够写出实验报告,经过了实验过程的锻炼,才能真正体会到各个物理概念的含义和物理规律的运用方法。

    4.鼓励学生要经常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和反思

    物理概念规律方法的学习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要不断去总结规律和体会,“既要看到树木,又要看到森林”,把书本能“从厚读到薄,也能从薄读到厚。”物理的习题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和方法,有规律可循,无论怎么变换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不变化的,关键是要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法,学习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总之要在高中物理學习中不断从定性到定量、个别到一般,具体到抽象,从模仿到思辨,从学习到独立探究不断提高提出物理问题、分析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学会用丰富的语言表达,用准确的数学知识计算等。

    三、其他方面

    1.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

    学生对物理学发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为跨越物理难学的台阶而增添动力。巧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通过教师巧设物理情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与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我学、我要学、我好学、我一定要学好”。利用多样教学工具和手段进行直观性教学,诱发学生兴趣。如用气垫导轨演示物体运动、物体的碰撞等实验,用牛顿管演示自由落体等。用计算机展示了平时不易见到的现象或与生活不一致的情况,必定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2.其次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过程尚阶段性、渐进性,急于求成往往得不偿失

    在平时课堂社会上对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难、多,要求精、求活。老师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技能、方法的培养,对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总之对高一新生来讲,物理教学无论从知识还是从学习方法方面由于高考的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高一学生要经过一个过渡衔接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老师就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高一物理主要是力学部分,要注意与实际生活联系,从感性到理性,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很好的进入和适应高中物理学习。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李力红.青少年心理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苏明义.中学物理教学建模[M].广西教教育出版社,2003.

    [4]龚小平,孙琴.建立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绿色通道[J].中学物理,2012,30(15):5-6.

    作者简介:张英铭,(1969-),男,汉族,甘肃张掖人,西北师范大学本科,甘肃省民乐一中,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教学。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一中,甘肃 张掖 7345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