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考生在书面表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备考建议
范文

    李鸿妹

    2019年全国I卷书面表达题如下: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定你是李华,暑假在伦敦学习,得知当地美术馆要举办中国画展览。请写一封信申请做志愿者,内容包括:

    1. 写信目的;

    2. 个人优势;

    3. 能做的事情。

    注意:

    1. 词数100左右;

    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 结束语已为你写好。一、试题评析

    今年全国Ⅰ卷英语书面表达的情境设置中,李华的身份是“留学生”,在伦敦申请参加当地美术馆的中国画展览志愿者工作,以李华为代表的中学生群体可以把他们看作为中国文化传播者与弘扬者,符合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突出“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理念的趋势,中国画在伦敦当地美术馆的展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意识。

    从题目当中“请写一封信申请做志愿者”可以看得出此书面表达除了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外,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工作,增强了劳动意识。该书面表达文体为申请信,而申请信的写作要求“需要学生站在对方的立场进行考虑”。二、普遍存在的问题

    1. 审题不清。

    有部分考生对写作的文体把握不准,这些考生没有能够准确地把握题目要求写的文体是申请信,仍然有考生把它错误地写成邀请信或者其他类型的信函。

    2. 信息点的采集和整合出现偏离。

    第一个写作内容“写信目的”,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明确地表述写这封信的目的,但是第二个写作内容“个人优势”和第三个信息点“能做的事情”,很多学生出现了偏离,具体体现在:

    (1)有的學生偏向表达参加画展志愿工作者的意义,过多涉及工作的意义而淡化了表达自己的优势和能做什么工作。

    (2)有的同学过多的表达了自己的优势而淡化了自己能为画展做的工作。

    (3)有的同学不明白自身优势和可做的事情的差别,把两者混为一谈。

    3. 语言表达不当,缺乏语用意识。

    在阅卷过程中,笔者发现多数学生在尝试使用一些比较高级的词汇、语法结构和句型,但是学生的语用意识比较弱。主要体现在:

    很多学生没有能够根据写作对象来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例如,不少作文的开头句是How are you?Long time no see等用于比较熟悉的朋友之间的语句。从题目来看,这封申请信的写作对象应该是伦敦当地美术馆馆务工作人员,属于比较陌生的对象,如果在这种正式的申请信当中运用是不得体的。

    4. 应试思维的痕迹比较明显。

    在阅卷过程中笔者发现,有很多学生直接把背诵下来的句子生硬地套在今年的书面表达的作文上。因此,这些应试思维明显的文章在开篇和结尾处是写得很有套路的,而仔细看其中间的内容却发现错漏百出。

    5. 词数过多或过少。

    有不少的学生没有按照题目的要求严格遵照词数的要求,“词数100左右”的意思是作文的词数在80~120之间,但还有相当多的考生写出来的作文是少于80或者超过120词的。三、备考建议

    1. 审题,不要遗漏要点。

    同学们在平时练习中要注意加强审题意识,确保在写作中不要遗漏要点。

    2. 拓展,不要偏离主题。

    如今年的书面表达中,个人优势一定要围为画展做事的需要去展开,要避免过多表达做志愿者工作者的意义,要避免写与本次志愿者工作无关的优势;能做的事,是在这次画展中能做什么事。还应避免把自身优势和可做的事情的差别,切勿把这两者混为一谈。

    3. 表达,要语言得体。

    在阅卷工作中,笔者发现绝大多数考生都非常重视语言使用的准确性,但有相当部分考生忽略了语言的得体性。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应加强四种意识,即“目的意识、读者意识、任务意识和礼貌意识”。目的意识指让学生准确把握写作目的和写作意图;读者意识培养学生形成根据写作对象和其他语境因素来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任务意识是让学生形成在写作当中要覆盖全部的写作要点;礼貌意识就是语言的得体性。

    4. 模板,不要生搬硬套。

    世界上没有一个可以在高考写作中直接套用的模板。写作靠平时的积累,即使抄好词好句,背诵范文,也是积累语言材料,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打基础。面对具体的写作题,一定要根据具体的任务要求灵活运用长期积累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而不要生搬硬套。

    5. 词数,建议在110词左右。

    按命题人的要求,词数不要少于80,也不要多于120,但我们建议以110词左右为宜。

    责任编辑 蒋小青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