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思维导图在《数列》模块复习中的应用
范文

    张永益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发散思维的辅助手段,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可以协调各级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各种记忆、阅读、思维的关系。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将之前无序、重复、杂乱的知识统筹关联在同一个知识点上,對课程内容进行分类总结和梳理,将枯燥的数据转化为图形,运用比较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难于理解的数学语言。用好思维导图,能更好地表现整个教学设计、把控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数学;教学;发散思维

    一、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理解与应用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数学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有关的主体关联在一起,运用人脑的有关机能使人能够放射性思考,使我们的大脑可以足够发散,基于这种优势,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十分突出。

    (二)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首先它符合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发散学生思维,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思维导图简化了语言的表述方式,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理解晦涩的知识点,而且节约了很多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最后,思维导图能清楚构建知识点与知识应用间的联系,易实现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是否理解知识要点,且是否可以利用知识要点对实际的应用问题进行解答这一目标。

    二、将思维导图运用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方法

    (一)充实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准备的重要环节,用思维导图充实教学设计,能直接提升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思维导图可应用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如数列模块小结的教学设计,可画出思维导图(图1),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整个教学的设计,节省教师备课时间,有利于教师对课堂进程的把控。思维导图还可应用于例题、重难点的解析,为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加强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如在构造等差(比)数列求通项的例题讲解中,借助思维导图(图2)归纳整理,学生将很容易区分各类题型,形成的长期记忆。

    (二)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

    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小组合作制图,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也让教师对学生、学情更加了解。如在数列模块的学习小结,让学生小组合作梳理知识点及对应题型,并制作成思维导图,然后给大家分享制图思路。在这过程中,学生会明晰知识结构、理解知识点与题型的联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更了解学生的学情,体会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不同的学生会制作出不同的思维导图,有的学生按知识点制作出图3(也有学生会详细到具体的例题),有的学生按题型制作出图4(也有学生会详细到具体的知识内容),这时教师可引导把控,通过分组探讨、完善改进,实现把两个图联系起来,揭示知识点与题型之间的联系,形成思维导图(*),清楚地构建出数列知识与题型之间的联系,巩固了对知识、题型的掌握,该过程亦可使学生发散思维得到提升。

    总之,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并不是一两日便能成就的,要贯穿于日常的教与学中,让学生有机会锻炼。也许学生刚开始对于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方式并不熟悉、不理解,但是只要教师坚持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在呈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利用思维导图将学情和教学重难点结合,让学生的大脑思维得到扩散,让学生对重要的知识点并不仅仅是记住,而是通过知识点的关联性达到理解的程度,整个高中阶段下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定会有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秦泗伟.从一节新授课的教学设计探索高中数学有效思维课堂的构建[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2):135-137.

    [2]高玉婷,郭天印.思维导图在国内高中学科教学中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1):108-110.

    [3]徐欢欢.“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4(2):8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