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用蒙医药诊治瘟病的效果分析
范文

    洪马连

    摘要:瘟病是一种具有发病机制复杂,发病急,防治难度大等特点的急性群体暴发性传染病。传统蒙医药对瘟病具有一套严密、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具特色的诊疗原则、方法和效果。本论文对瘟病的发病机制,传播原理,传播途径,治疗原则,专用药物,治病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蒙医药;诊治;瘟病;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1-173-01

    1、瘟病的概念及分类

    1.1瘟病的概念

    瘟病是一种急性群体暴发性传染病。传统蒙医学,把各种传染病归结为“黏”症,即由肉眼看不到的黏虫(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称为“瘟病”。

    1.2瘟病的类型分类

    “四部医典”,把瘟病类型归纳为以下五类[1]。第一类,时疫。此病属气候异常而暴发的“黏”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易感染人群为较普遍。第二类,痘疫。此病属季节性传染病。春秋季多发,易感染人群为婴幼及儿童。第三类,肠刺痛。此病属环境污染及瘴气所造成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夏季多发。易感染人群为较普遍。第四类,白喉。此种传染病源于内火妄动,外邪侵入而引起的季节及气候反常等原因发病并传播。易感染人群多为儿童和青少年。第五类,流感。此类传染病多属季节气候反常而造成内湿外邪侵害身体等原因发病并传播。多发于冬末春初。易感染人群为较普遍。

    1.3瘟病的性质分类

    蒙医学将瘟病以其性质分为四类。第一类,“赫依”性瘟病(气邪性);第二类,“希拉”性瘟病(湿邪性);第三类,“巴达干”性瘟病(寒邪性);第四类,聚合性瘟病(综合性)。

    2、瘟病的发病机制

    2.1发病机制

    “四部医典”,将瘟病发病并传播的因素分为八种。⑴四时气候反常。⑵劳累过度。⑶忧愁悲伤。⑷恶臭。⑸愤怒。⑹恐惧。⑺饮食不节。⑻食不洁之物。以上因素造成人体之功能减弱(免疫力下降)或失调(免疫功能紊乱)而受外来因素(外邪)导致发病并传染。

    2.2瘟病的传播原理

    2020年世界流行的“新冠肺炎”为例,此病属“瘟疫”范畴之“瘟疫热病”。其传播原理为人体感受疫病之气,使维持人体生命的“三根”(黑依—气;希拉—湿;巴达干—寒)失衡,从而导致人体虚弱,免疫力下降,“黏虫”(类似于现代医学致病微生物—病毒)乘虚侵入人体,与“楚斯”(血),“黑依”(气),“希拉”(湿)相搏并混合而行,“降”于脏腑并损害脏器,特别是损坏肺及呼吸系统造成急性瘟疫热病并急性传播。

    2.3瘟病的一般病程

    依据蒙医学理论,瘟病的发生、发展轨迹分为三个阶段。以“新冠肺炎”为例:第一阶段为未成熟热(初期),临床症状为,以干咳、打喷嚏、身体疼痛,虚弱为特点;第二阶段为炽热(中期),临床症状以高烧不退为特点;第三阶段为山滩界(转归期),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血痰、肺心及肾衰为特点。

    2.4瘟病的传播途径

    依据蒙医学瘟病理论,瘟病一般通过以下八个途径传播:⑴空气传播。通过受病毒污染的空气和环境空间传播。⑵呼吸传播。通过近距离接触传播。⑶唾液传播。通过唾液飞沫传播。⑷鼻涕传播。通过打喷嚏,隨地揩鼻涕而传播。⑸痰传播。通过随地吐痰传播。⑹眼泪传播。通过毛巾、手帕等间接物传播。⑺粪便传播。通过厕所或粪便蒸发污染环境而传播。⑻物体传播。通过患者触摸过或带病毒的物体传播。

    3、瘟病的治疗原则,专用药物及疗效分析

    3.1瘟病的诊治原则

    蒙医蒙药在治疗瘟病时,结合不同分期不同症状的病症特征,坚持系列用药,综合辩证施治的原则。

    3.2专用药物

    2003年“SARS”和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专家们,实施治疗当中,从传统蒙医验方中筛选出了⑴清热八贵散(额日赫木—8)⑵沙日汤(三子散)⑶桔梗八味颗粒(宝日扫日劳—8)⑷沙参七味汤(扫日劳—7)⑸清感九味丸(呼和嘎日迪)⑹四味土木香散(玛脑—4)⑺清肺二十五味丸(嘎布日—25)⑻清肺十八味丸(敖西根—18)⑼五味沙棘散(沏其日甘—5)⑽沙参四味止咳汤(扫日劳—4)⑾三臣丸(图喜木勒—3)⑿沉香三十五味散(阿嘎日—35)等一系列蒙成药,推荐并用于临床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

    3.3选用验方来源及功效主治简介

    (1)“清热八贵散”是蒙医传统验方。对此方的功效和主治蒙医权威书[2]中叙述“有清脏腑之热功效,尤其对肺热之咳黄痰、血痰、胸刺痛、肝胆之热、黄疸、血和协日热(血与湿热)、瘟疫热病有效;主治脏腑热病,对肺热、肝热、血希拉热(血和湿热)、疫热等新旧热病均有良效”。

    (2)沙日汤(三子汤)是蒙药中典型的清血热、解血毒之验方。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瘟病之热、血热、新旧热病。

    (3)七雄丸(巴特日七味丸)是蒙医名验方。出自《经验方》,收载于《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大系》,是国家标准药品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蒙医权威书[3]中叙述“杀黏,清热。主治瘟病、痘疹、麻疹、肠刺痛(急性传染性肠炎)、胸刺痛(急性病毒性肺炎)、喉塞、转筋、痧症、白喉、炭疽等”。此药为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组织编制的《甲型H1N1流感蒙医药防治参考方案》中推荐药品,用于中期治疗。亦是2003年防治“SARS”专用蒙药之一。

    参考文献:

    [1]《四部医典》·1983年·人民出版社·188—192页.

    [2]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265.

    [3]奇玲、罗达尚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大系(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46.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老年科协卫生分会 ?0280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