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
范文 | 尹晓艳 摘 要:面临21世纪课程改革的大潮,地理教学也逐步走上课改的道路。作为一名走上工作岗位不足三年的年轻老师,虽然起步觉得困难重重,但几年下来,可以说是收获颇丰,尤其是在学校提出的学—教—练课堂教学模式的磨合下,对于如何开展初中地理教学,已积累了不少经验。面对新课程改革,如何进行地理教学就成为地理教学者的第一任务。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教学 初中地理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作为一门非中考科目,课上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教学,应该说是所有初中地理老师所面临的共同话题。所以打破传统教学,开展有效教学,是开展地理教学成功的第一步。那么,如何开展有效教学呢?首先,教师就要弄清“教学”的含义,有效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学,其实一方面是老师教,另一方面是学生学,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这节地理课才能够有效地进行下去。 一、有效的教,为了更好的学 课程改革下,“教”不同于以往的“教”,这一点教师必须明确。传统的教,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台上不停地讲解,学生在台下不停地记着笔记,课堂上教师关注更多的是这节课讲了多少内容,学生记住了多少内容,而不是学生是否真正参与进教学中,是否在课堂上真的有了收获。而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传播,更是能力与情感上的教学,我们在课上教给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满足,更多是方法的掌握,是他们在多年走出课堂后在处理相应问题时使用的方法与技巧。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积极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改变学生以往单一的角色,而教师也要由原来的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引导者。 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而是多人的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进课堂教学中来。地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密切联系生活,多举生活实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这就要求教师下一番功夫。首先教师要深研教材,读懂读透教材,只有这样,教师才知道从哪方面着手去寻找相关的材料,开展相关的活动。另外,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不能单单依靠课件上的视频、图片,因为视频、图片看多了反而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记得有位同事,为了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每节课前都精心寻找相应视频,结果课下有的学生反映,某某老师上课总是看视频,无聊死了。所以要想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视频、图片等是一方面,但这也只能满足他们的视觉效应,课上要想让学生活起来,就必须真正意义上让他们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去精心设计活动,比如说:角色扮演、展示收集的资料、展示自编的小报、比赛、画图、制作、讨论、辩论等等。其实课堂上的活动大体上可以分为:师生间活动、学生间活动、学生个体间活动。而一切活动的设置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只有使他们参与进这个活动,他们才能够切身感受到地理学习的快乐。 二、快乐的学,为了更好的教 “教”的環节很重要,“学”的环节也很重要。因为一切活动的开展都是在学生了解本课大概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展开,所以这节课课上的活动能否充分展开,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但是自学并不等于单纯的看书本,而是让学生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带着问题自己去寻找相应答案,当然,让学生自学并不是要求他们一定要找到正确答案,而是让他们在寻找的过程中认识自己会遇到的问题、获得解题的方法等。这样在自学过后,让他们交流反馈,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反馈,更多是方法上的交流。反馈的过程也不是以往的报答案,那样学生的兴趣会大减,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进行讲解。学生身份转换了,自感身上有了重担,定会全力以赴去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了解现在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只有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大胆放手,让他们带着责任去自学,学生才会愿意去学;只有学生去学,才会为教师下边教学的展开带来动力。 三、有机的练,为了更好的教与学 虽说地理是一门非中考科目,但是课堂上也必须让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只有他们有了收获,才会了解地理课的重要性,才会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所以教师在有效完成教学的基础上还要引领学生有机地练,但是这种练不同于以往的做习题,以往的做习题只会加大学生的心理负担,教师要充分做到讲中有练,练中有讲,讲练结合。充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地理知识对生活的重要性。例如,我们在讲《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这一节时,学生都知道自己的家乡被称为“鱼米之乡”,问起原因,有的学生说降水多,有的学生说降雨多。那这时候教师就要抓住这一漏点介绍降水的定义,充分利用当地多雨这一有利条件,让学生去判断降雨和降水的关系。当然,这要求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身边的学习资源。 此外,一节成功的地理课不仅仅取决于“教”与“学”,和谐的课堂气氛也尤为重要,教师必须放下自己的身份,走下讲台,由以往的传授者转为引导者,引导他们正确地参与活动、参与教学。教师只有放下自己的身份,走进学生当中,才会让学生感受课堂的轻松。以往的教学,教师都会因为纪律问题,一本正经地在讲堂上严肃地讲解,其实这样只会让课堂气氛更紧张,学生的心理压力会更大,学生参与的热情也会大大削弱。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效地转换自己的角色,既是他们的严师,又是他们亲近的朋友。让他们切身感受教师和他们是平等的,教师是尊重每一位同学的。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开展,同时学生也会更加尊重教师。 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节成功的课?是教师讲解面面俱到,学生笔记记得密密麻麻?还是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快乐地学习?答案可想而知。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基础上更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情感目标的实现。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才会使学生走出课堂之后拥有更多解题的方法。当然,作为一名初中地理老师,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更高效,还需要教师共同探索,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林月花.实施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8(20). [2]陈宏丽.新课程中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影响及对策[J].教育革新,2008(1). 编辑 李建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