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课改伴我共成长 |
范文 | 张艳雪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踏在这条课改之路上,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在县里提出的“自疑自探,步步提升”的独创的课改理念的背景下,数学课改由此开启了新的征程。结合学校的实际,创设了新的数学课改模式和教学理念,即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展示空间,打造真正属于学生的灵动课堂。 关键词:课改;小组;自学 一、打造小组 首先分组要根据成绩、性别、性格、学科倾向、交往能力等做到组内异质。为了使小组之间公平竞争,小组成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可以尊重意愿,适时调整,做到组间同质。接下来就要开始分组,最好5~6人一组,这也是实验得出的结论,如果4人一组,全班组数太多,不好控制,而且遇到问题也不易讨论出来。1号和2号: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分别和5号6号结对,在帮他们查漏补缺、不断强化的同时,也夯实了自己的基础,同是也杜绝5、6号学习后退,3号和4号:学习成绩中等,两人合作不用分散两位组长的注意力,而且这两号还会受两位组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培养自身能力,为本组出把力。总之充分发挥着组长和对子的作用。 小组建立了,相应的规章、评价机制就要跟上。加分奖励机制对于初中生的孩子们作用不是很大,最终会流于形式半途而废,于是我借鉴了另一种方法,正在实验中。我们班学生自己设计了班币,只在班级内部流通,比如参加一项课外活动可以出5块班币,出10块班币可以买一个星期的班里任意一个地方的座位,每次大型考试获得前几名的组,组内成员都会得不同面值的班幣,这个方法现在使用不到一个学期,目前状况要比加分制更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跟踪运行,实施持续优化培训,培训的形式要层次化。我的培训首先从组长开始,他们毕竟有优先发展的优势,易下手,易成功,然后用这一批新起之秀带动下一批,培训的内容要成体系。首先从自我介绍的几句话开始,到介绍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再到会完整地讲述一道简单小题,到能把本节的一个知识点独立设计成教案,独立讲解完成,甚至到最后能组织一节非常精彩的班会、开始的时候肯定有一定的困难,孩子们不敢说、声音小、结结巴巴、讲不到重点、站姿不到位,其实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性,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培训要贯穿于课堂内外,不仅在课上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而且课下鼓励孩子们参与特长的学习,他们的特长展示也会安排在每次班会的环节中,除此之外,还有的孩子把在夏令营学到的知识搬到课堂,给我们展示一节节精彩的课外课堂。其实这一切都是在培养孩子们的敢说、敢做、敢表现的各方面能力。 二、自学质疑环节 这一环节重点在于问题的设置。新授课的问题可以催生新知,复习课的问题引导复习等。凭借设置的问题,学生会做到超前想,尽力在老师讲解之前想出问题解决的方法与途径。超前总结,尽力在老师讲解前对过程反思,做出总结。超前提问题,尽力在老师讲解前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因此导学问题的设置起点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系列问题要体现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走向等。这样的问题设置,就会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强化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课堂上的师生交流、讨论研究提供了保障。 三、合作探究环节 合作探究环节中,将质疑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学困生会为破解疑难而心急如焚,而优等生则会信心十足地为他人讲解。由于对小组合理分工进行了严格要求,能够做到一一对应,形成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阵势,优秀生在讲解过程中提高了能力,中等生在前帮后带中加深了印象,后进生在多重帮助下有了新的收获。通过大家交流,能够在本组展示自己成果,领略本组其他成员构思。通过比较,能够做到取长补短,同时又培养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表达、学会聆听、学会接纳,增强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展示交流环节 合作探究完成后,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展示,汇报时要把自己的观点、思考的方法、收获等表达清楚,而且小组之间要进行补充、评价和质疑。在全班展示的过程中,学懂的同学争先恐后,气氛活跃,不懂的同学则精神高度集中,期盼着能从其他同学那里得到新的突破。由于学生的讲解使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对知识的理解也是以他们共同生活的背景为出发点,所以学生的讲解在符合他们自己的认知特点的前提下,易于接受和理解。通过小组或个人的展示,给了全班一个交流的机会,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五、归纳总结环节 通过一系列自学、探究、展示等环节,学生自己便从这一学习过程中归纳总结出本节的知识脉络和解题方法。进行归纳与反思的方式主要有:一是让学生对全节课的知识进行概括性的回忆与归纳,完善认知结构。二是对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强化学习能力的培养,三是对问题探究的思路上进行反思,进一步优化思维过程,四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渴求继续探究的欲望,五是总结本节课你得到了哪些同学的帮助,从中体会友情的重要性,加强团队合作的意识。(教师水到渠成) 总之,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曲旭光.课改深化背景下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才智,2018(10). [2]陈兴中,何静.反思,在课改持续深化时[J].教育科学论坛,2018(23). 编辑 王彦清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