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物理力学学习策略及解题技巧 |
范文 | 唐立勇 摘 要:以高中力学的课程为切入点,探讨在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于力学的认识,并加强学习有效性。从物理力学学习策略与解题技巧两方面入手,提出了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与物理模型构建、知识迁移等要素,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供教学基础。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学;学习策略 高中时期的物理教学本身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物理知识点较为繁难,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许多学生对于物理学习难以提高兴趣。力学是物理课程中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的正确认识,形成抽象思维,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当前在大部分学生中,力学的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学生兴趣不高是一种普遍现象,需要教师提高重视,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意识,并传授给学生解题技巧。 一、高中物理力学学习策略的多样性 高中生学习压力大,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形成统一的思维,以单一的学习策略如背诵记忆等进行学习,这实际上不利于学习有效性的提高,反而形成更大的学习压力。当前在高中物理力学课程中,教师应通过多种学习策略的传递,引导学生灵活地学习物理力学知识。 首先,教师可以营造教学环境,在与力学相关的教学情境下进行相关内容的展开,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以情景学习的方式达到学习效果的优化。例如在讲授“摩擦力”时,从初中简单的摩擦力到高中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学习可以形成一种过渡。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平面上推箱子与在冰面上推箱子获得的摩擦力一样大吗?”“在三个叠放、重量相等的箱子中施加给中间箱子向外的力,三个箱子受摩擦力的情况是什么样的?”通过教师展示PPT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中思考,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形成一种情景式的学习策略。 其次,教師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法进行力学知识的讲授,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形成感知式的学习策略,而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例如在“平衡原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三位学生分别拉长度相同的绳子的一端,并将另一端进行捆绑固定,三名同学拉绳子的力不同,为了维持平衡,三名同学的站位必须发生改变,直至某一个站位时能够形成趋向于平衡的状态。通过游戏后教师可以假设每一名同学拉绳子所用的力,并在黑板上对三名同学的站位、拉绳子的力等进行绘制标注,由此展开力的平衡原理教学。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加清晰的认识,在遇到平衡原理的题目时也能够更好地回顾,形成感知式的学习策略。教师教学策略的不同给学生形成不同的学习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策略的多样性,避免单一化学习造成的学习有效性下降。 二、高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的多样性 高中物理的学习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学生能够以多种学习策略进行学习时,也需要提高学生对于解题技巧的认识,通过多种解题技巧达到提高学习灵活性的目的,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构建物理模型 力学是较为抽象的学习内容,其抽象化的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展开思维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这一问题,在力学解题技巧的教学中提高学生抽象化知识具象化的能力,以构建物理模型来更好地分析受力条件。例如在文字题目“置于水面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质量为m的相机,三脚架的支架等长并与竖直方向成三十度角,求每根支架承受的压力大小?”在这种纯文字的题目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将文字转化为物力模型,以简笔画等方式构建出题目中的物力图景,并明确信息。这种构建物理模型的方式能够更加直观地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影响,有效地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且还能够培养学生题目转化的能力,培养解题能力。 2.知识迁移解题 物理学科的知识大多是存在联系的,不论是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联系,还是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都有一定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关联能力的思维意识,以知识的迁移进行解题往往较之单一的解题模式与套路解题更加有效。例如在解决整体的受力特点时,可以通过已经学习过的个体受力分析进行解题。或者将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能守恒定律相结合,以不同的知识点解决统一问题。通过知识迁移式的解题,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对题目的感知能力,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题目的分析。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运用有一定相关性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起到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多解题技巧。 总之,力学是物理课程中较为综合性的内容,它与其他的知识点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教师在力学课程的教学中应更加重视知识的连贯。在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中,教师应重视教学情景化,以知识点的丰富体现提高学生对于力学知识的深刻认识,也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模式让学生体验力学知识,以感知式学习策略获得学习效果的提升。在学生解题技巧的培养中,应杜绝单一教学方法的应用,否则容易给学生形成固化思维,可以通过物理模型的构建与知识迁移的方式形成多样化的解题思维,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力学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宋世鸿.高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及应用实践探索[J].中华少年,2018(25):126. [2]刘一新.高中物理力学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综述[J].高考,2018(24):20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