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编写与高考关系探究 |
范文 | 赵晔 修海霞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的编写也受到了诸多教师的关注。高考是高中生必过的一道难关,若能将二者有效结合到一起,必然能够共促高中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从落实整本书阅读,加快做题速度;品味经典阅读,备战高考阅读;着眼议论文阅读,强化写作技能三方面对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编写与高考关系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关系探究 在新高考改革下,语文也随之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高中语文新课标的编写理应与高考改革结合在一起,如此才能使二者相互促进,从而有效作用于高中生语文能力与水平的提升。显然,编写新教材绝不能墨守成规,它需要在一定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教材只有适应这些变化,才能发挥出教育的优势。 一、落实整本书阅读,加快做题速度 高考是许多学生人生中的重要分水岭,随着新高考政策的落实,在高考中所出现的一个明显的变化便是语文试题题量的加大。从其加大部分来看,题型越来越显示出对阅读方面的重视,尤其是对阅读量和阅读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高考需求,新教材的编写就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做题速度的加快。这就需要教师从阅读入手,为学生提供加强阅读速度和做题速度的机会,如此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更加适应这一高考改革需求。 整本书阅读是建立在教师的引导之上的,它需要将教材看作一个整体,让学生优先去进行自主了解和感悟,这不仅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还能使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作用于学生做题速度的提升。当然,要想使教材更具可读性,新教材的编写就需要更加重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也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一个正确定位。因此,在选文方面,新教材的编写应该坚持“文质兼美”,以确保能够在最大限度引发高中生的阅读与探究兴趣,使学生自主投入整本书阅读中,从而在感受文本思想和艺术魅力中逐渐提高对阅读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进而提高做题速度,更加契合高考需求。 二、品味经典阅读,备战高考阅读 在新高考政策中,除了对题量进行了加大,还加强了对课外阅讀的考查,包括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且这部分的分值还呈现出了加大的趋势。所以,要想使高中生有效备战高考阅读,新教材的编写就不能忽视对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之间的衔接与融合,要引导学生去品味经典阅读,从而有效地拓展知识,在现有的阅读水平上得到提升,如此才能形成一个阅读知识相互联系的整体。 品味经典阅读是新高考对课外阅读方面的基本要求,这在新教材的编写中则体现为阅读文本的拓展性和时代性。只有使教材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同身受,并不断提高阅读兴趣,产生深入阅读的欲望。显然,教材中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教材理应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的激发而服务。只有在这一基础上,学生才能扩大阅读视野,自主将注意力放在课外阅读上,从而在循序渐进中实现对阅读知识的不断内化。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逐步进入课外阅读这一广泛的天地中,从而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不断拓展阅读面,提升阅读品味,从而更好地备战高考阅读。 三、着眼议论文阅读,强化写作技能 在当前的新高考政策中,议论文写作得到了重视。在这一基础上,新教材的编写应该适当地重视对议论文的拓展,以确保能够借助议论文阅读来强化学生的写作技能。阅读与写作息息相关,写作是自身能力与情感的一种有效展现方式。议论文写作重视写作的逻辑性和议论性,所以着眼于议论文阅读,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对议论文写作特点和写作技巧的把握。所以,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编写应适当编入几篇典型的、优秀的议论文。当然,教师也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加强对议论文写作的指导,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强化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技能。 尽管新高考政策提升了对议论文写作的重视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新教材的编写要将议论文放在主体地位。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编写要“以人为本”,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作为出发点,再融合新高考的政策进行科学编写。在新高考政策的背景下,教材的编写是一部分,教师的教学则是另一部分,只有借助好的教材,再辅以认真、负责的教师,才能真正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力。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对议论文的教学,并向学生进行阅读筛选,从而在循序渐进中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高考语文新教材的编写与高考关系密切相关,教师要想为语文教材的编写尽一份力,就应该更加关注高考新动向,并将其与新教材的编写联系到一起,从而使高中语文教材更加适应高考的需求,并有效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思.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建议及使用策略[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3). [2]贡如云.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研究[D].扬州大学,200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