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生本理念下的激励型课堂构建
范文

    荆志强

    

    摘 要:“生本教育”理念是华南师大郭思乐教授所研究并积极倡导的一种教育教学观念,生本理念下的课堂有多种多样的形态,激励型课堂是其中一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十年来作为“生本教育”理念的示范模型走进全国数百个学校。

    关键词:基本立场;学习关系;评价反馈;流程简介;教师价值

    所谓激励型课堂,是指教师将“激励”学生、帮助学生产生足夠的“自我学习效能感”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并基于此进行完整教学设计的课堂。在激励型课堂上,学生首先能收获一种积极的学习待命状态,进而保证其在大群体学习的课堂上进行符合自己能力特点的有效学习。

    激励型课堂的原发点来自我对“如何提高大群体学习(群学)效率?”的思考,通过三十多年不间断的尝试探索,我确立了这种让学生获得“高能量的个性化激励”,为大群体学习赋能的基本教学模型。激励型课堂教师通过前置作业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延展到课前,而通过大容量的展示和高能量的激励赋予群学课堂以意义感,将群学课堂组织成为学生自学成果的展场、学生群体学习的会场、学生个人能力的秀场,让不同认知基础的学生都愿意走进课堂、站上讲台,也愿意为此而提前准备,做好自学准备。

    在激励型课堂上,学生在展示和激励中能获得学习的意义感,进而从自主的学习中获得参与感,然后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获得感。因此,“以课堂展示为自学创价,以高能激励为课堂赋能”就是激励型课堂的基本内涵。

    一、激励型课堂的基本立场

    我所理解的“生本”,就是“相信学生,抓住根本”,这是激励型课堂的基本立场。

    第一,我始终提倡“相信学生,必能学好”。

    第二,我提倡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轻装上阵、抓住根本”。

    激励型课堂的基本结构:“激励育人—为励而评—为评而讲—为讲而研—为研而学”,这是激励型课堂的反推逻辑。由此教学逻辑形成四个基本教学环节:“前置学习—小组合作—课堂展示—评价激励”(四环节模型)。整个模型并不复杂,但融合了效能感培育、表现性学习、及时反馈教学、合作探究学习等多个先进教学理念。因此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激励型课堂的学习关系

    激励型课堂将教师“设计任务、组织课堂、激励学生”定位为教师的教学使命,从根本上重构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从“教学权威”变成“学习的首席”,基本的关系样态可以用下表来表示:

    三、激励型课堂的评价反馈

    前文讲述的主要是在激励型课堂上,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下面谈一谈在激励型课堂上,激励是如何发生的。在生本激励型课堂上,有四个方面的激励来源。

    (一)教师的即时评价反馈

    针对学生的个性化表现,我总是能够及时找出其突出的优点,并给出“高分贝、高定位”的高能激励,让学生得到极大的成就感。即便是最不具备学科优势的学生,一样能够在自我展示之后马上获得我所给予的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激励反馈。

    (二)学生给予的点评反馈

    我对学生的课堂点评不仅仅出自我的口中,我还会邀请学生作出自己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台上的学生获得了被理解、被认同的感觉,积累了极大的自信心,台下的学生在聆听同学互评中把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通透。

    (三)小组内部的集体荣誉

    对学生的考核主要采取组员捆绑考核。依据考核所获得的名次接受不同程度的奖惩,个人奖励和处罚还有亮点和黑点调节,个人与团队融为一体,依靠集体荣誉感带动全小组的行动激情。

    (四)学生自我的积极评价

    激励型课堂上,所有奖励和处罚都由学生按照规则自己判定,久而久之,每个学生都能构建起一套自主学习评价体系,班级教学也逐步达到了无为而治的局面。

    经过一段时间的激励课堂学习,原来一有空闲就聊天讲话的学生群体,很快成为一有时间就讨论、质疑的群体逐步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群策群力的学习氛围。

    四、激励型课堂的流程简介

    (一)前置学习研究

    1.加工文本——学生在前置学习时,要先把书看懂看透,然后把本课的内容要点、层次、联系划出来或打上记号,写下自己的看法,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在课堂去讨论、提升,不必强求一律。

    2.提出方案——学生在自学时可以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方案。强调学生独立完成,并且尽力提出更加完整的问题解决方案。我们的要求是“个人解决70%,剩下部分上课堂”。

    3.准备问题——学生在前置学习中初步掌握知识、聚焦问题、设计学法。由传统教学的“带着教材进班级”转变为“带着问题进课堂”,确保做到以学定教。

    (二)小组合作探究

    (三)学生上台展示

    学生上台展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知识梳理

    2.错误分享

    3.质疑解惑

    4.当堂抽查

    五、激励型课堂的教师价值

    激励型课堂的基本特点是“少教多学”,这不是指真的老师不教,而是指教师教得精炼、有效。为了锤炼学生思维,老师要“多提问、缓说破”,静待花开。学生有困惑的时候或者想表达却表达不出来的时候,教师不应该一下子就讲透,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方法去尝试解决问题。老师仅在关键处加以点拨。

    激励型课堂上,老师要做到“三讲三不讲”:教师集中力量讲学生学习中的易错、易混、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的拓展点,讲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难点;但凡学生能够自己学懂的内容教师不讲,但凡学生能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提,但凡学生能够解答的问题教师不答。

    激励型课堂上,教师要用好三个策略:倾听、串联、追问。教师要做到“二多二重”:多鼓励、多装傻,重追问、重点拨。教师要雪中送炭,不要和盘托出。教师如果教学讲解过于强势,预设过多,虽然展现出自己知识解读水平高,但学生被老师全程领着走,独立思考、消化的时间太少,学习效果仍然会大打折扣。毕竟,真正改变命运的不是知识,而是思维能力!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