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使用策略初探 |
范文 | 肖建平 曾波良 摘 要:做实语文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精准解读教材是正确使用统编教材的前提;科学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科学定位教师角色是正确使用统编教材的基础;树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观,活用教材是正确使用统编教材的核心;落实用对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基本要求是正确使用统编教材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统编教材;策略 在注重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大背景下,2017年下学期全国各地初中开始使用教育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简称“统编本”)。为了方便语文教师正确使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培育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向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申请立项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使用研究》课题,就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使用的系列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究。本文对正确使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做实语文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精准解读教材是正确使用统编教材的前提 1.正确认识统编教材使用的重大意义 编写全国统编教材是国家行为,对统编本教材的使用也必须站到国家行为的高度来认识:统编教材的使用有利于在语文教学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2.精心准备好使用统编教材全员培训的资料 为了方便全体语文老师都能准确把握统编教材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精准理解统编教材的编写原则、结构体系和风格特色,学校确定了语文教师全员培训,人人做到精准解读教材的指导思想。课题组选取国内著名语文教材专家解读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文章,如:《读书为要:如何用好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读懂、用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统编语文九年教材解读与使用建议》《陈恒舒:自读课文的设计思路》等,编写成《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使用培训手册》,供学校语文教师培训使用。 3.让全体语文教师做到精准把握统编语文教材的精要,读懂统编语文教材的育人目标 知晓统编教材的基本思路和全新面貌:以课文为载体,课堂教学为平台,无论是课文学习还是语文实践活动,都新增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导思想明确,措施落实;注重阅读,把课外阅读引入语文课本,注重阅读方法的教育,构成精读、自读和课外导读相结合的语文阅读教学体系。 明确统编教材结构是采用内容主线和语文要素主线的“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了解统编教材体现的语文教育理念:语文教学应当高度重视阅读,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读书习惯,让阅读撑起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蓝天。 明确统编教材的学科育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力和文化力。阅读专题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写作专题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良好写作习惯,通过学习选文理解并传承文化。 二、科学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科学定位教师角色是正确使用统编教材的基础 1.科学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是语文教师正确使用教材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前提条件 目前我国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缺乏对学科素养的明确界定、系统的阐述,教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理论知之甚少。因此,研究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有助于准确把握统编本的理念,可以在使用统编本进行教学中增强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动性、准确性和创造性,实现正确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目标,推动语文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 2.科学定位语文教师角色有利于在使用语文教材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自我实现 统编本语文教材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强调学生具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必备品质、高阶思维和在现实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从素养的养成角度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是学生的自我实现。学生的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学出来、做出来、悟出来、建构出来的。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做事。教师的职责就是尽可能多地引导与培育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核心素养,尽可能地利用语文教学活动载体,以语文核心素养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引领者和陪伴着,坚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以学生的自我实现为指导原则。 三、树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观,活用教材是正确使用统编教材的核心 要用对用好语文统编本教材,必须站到国家行为的高度,树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观,活用教材,树立国家意识、目标意识、阅读意识和主体意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1.树立国家意识 核心素养首先是品格,其次是能力。品格体现为学生的道德素养、道德水平,关系到立德树人和人才品质问题。统编本语文教材体现了国家意志,使用教材也是如此。为此,在使用统编本语文教材进行语文教学时,语文教师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革命领袖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海洋与主权国家意识教育,法治教育,润物无声地实现教材的意图。 2.树立目标意识 统编本语文教材其中一条主线就是语文素养,纠正先前不重视语文知识传授的不足,因此在使用统编新教材时,我们要结合阅读与写作教学,有计划地、系统地大胆传授必要的语文知识,树立语文能力训练的目标意识。 3.树立阅读意识 统编本语文教材特别强调阅读,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讀习惯,强调读整本书,体现自主阅读和全民阅读的思想。教材阅读部分由教读、自读和课外导读三种形式呈现,实现了课外阅读课程化。因此语文教师从两个方面下功夫:首先要树立阅读意识,自己带头阅读,有阅读计划,有阅读笔记,有阅读后实实在在的收获,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其次,要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阅读教学注意把教读、自读、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实践,努力做到让阅读撑起语文核心素养的蓝天。 4.树立主体意识 优化使用统编本语文教材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语文课堂教学注意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得、自悟和自能。 四、落实用对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基本要求是正确使用统编教材的重要保障 使用统编语文教材必须用对用好教材,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落实语文教材的基本要求。 1.落实单元整体教学观念 师生做好每个单元学习的整体预习、一组文章的对比阅读和围绕主题开展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工作,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帮助学生达到我要学并且学而有所得的学习境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2.运用“1+X”课文教学模式实现“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育人体系目标 每单元老师讲细讲精一篇精读课文,起到举例子、给方法和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组织作用。然后让学生自己读,把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若干篇同类或者相关作品的泛读中,不断进行自主性阅读,实现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和语文素养的目标。 3.落实好语文素养的训练 语文课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但是先前的语文教材过于追求人文性,挤占了语文教育应该有的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扎实训练时间与空间,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为实现语文素养培养目标,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夯实语文基本功,加强字词句的训练。其次,重视阅读训练,鼓励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让阅读撑起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蓝天。最后,加强写作训练,创设自由开放的写作环境,鼓励学生以我手写我口,让学生能够在写作中讲真话、抒真情,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何源.国家统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国家级培训活动纪要[J].小学语文,2017(22). [2]崔静.挖掘内涵,丰富情感: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8):73. [3]马美香.落实核心素养,助力语文课堂: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强化核心素养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9(23):27-28.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使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XJKX19B289。 作者簡介:肖建平,中学高级教师,洞口县花园镇中心学校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育和初中德育;曾波良,一级教师,洞口县花园镇中心学校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育。 编辑 张佳琪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