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历史教学:一种跨越时空的“体验” |
范文 | 张冬冬 [摘 ? 要]历史教学,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特殊体验。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解释、思辨与评析,从而让学生在体验中交流、认知,凸显、弘扬某些历史价值准则。通过跨越时空的“体验”,让学生成为历史对话的主体、交流的主体、解释的主体、评析的主体,由此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高中历史;跨越时空;学习体验 [中图分类号] ? ?G633.51 ? ? ? ?[文献标识码] ? ?A ? ? ? ?[文章编号] ? ?1674-6058(2021)01-0056-02 高中生的历史学习有两个基本的视角,即“旁观者”视角与“体验者”视角。“旁观者”将历史作为一种外在性的知识,其基本的学习方式是“记忆”,而且是一种冷冰冰的“符号记忆”。“体验者”将历史作为一种鲜活事件,其基本的学习方式是“参与”“体验”“融入”,这样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沉思”“探究”。“体验者”即使是记忆,也不仅仅是“符号记忆”,而更是一种“感知性记忆”或“感受性记忆”。开展体验式历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素养。 一、跨越时空的对话:在体验中交流 历史对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有人将历史纯粹看成已经发生的事件,从中获得的只是历史知识;有人将历史看成一种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纽带,从中获得的是历史的启迪。将历史看成一种知识,历史与个体的人生是无涉的;将历史看成一种启迪,历史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是息息相关的。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宣称,“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的光亮不仅照耀着过去,也照耀着现在和未来。 因此,体验式历史教学要致力于将历史教材中的知识激活,让学生与教材中的历史事件直接对话。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比如教学人教版高二必修3中的《“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时,笔者搜集了几个主要派别的资料,引导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各个派别的思想、主张等进行陈述。随后学生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陈述。他们能穿越到那个战乱纷争的时代,体悟各个派别理论提出者的内心,进而获得一种立体性的认知。在对话、论辩之前,学生准备了丰富的材料。比如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再如老子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等等。通过这些材料,学生在课堂上能将历史重演,能移情人物内心,真正感受“百家争鸣”的局面。通过这样的具有“历史剧”意味的“百家争鸣”,学生能认识到各个派别的思想特质,如“儒家的醇厚”“道家的超逸”“墨家的谨严”“法家的冷峻”。 二、跨越时空的解释:在体验中认知 跨越时空的历史解释,要以相关的史料作为原点和根基,要以史识、史观作为核心和灵魂。对于学生来说,史观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牵引着自身的历史解释。解读历史、追问历史、感悟历史,是学生历史学习“生命·实践”的回归。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历史表达。比如教学人教版必修1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时,教师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历史,引导学生进行跨时空的阐释。这两个维度一是内在的根基,二是外在的根基。内在的根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等都成熟了;另一方面是共产国际的帮助、支持。外在的根基,从国内背景看,是以五四运动为中心,这里学生应结合五四运动的参与群体、原因、口号、结果、性质、意义等方面进行阐释;从世界革命历史背景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俄国的十月革命、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等,都昭示着新民主主义的历史诞生是一种必然。学生认识到,对于一个历史事件的诠释,关涉到方方面面。体验式历史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有助于丰盈学生的历史精神世界。 三、跨越时空的思辨:在体验中思辨 历史教育的目的何在?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历史,不仅是一个获得历史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体验过去、未来的过程。历史学,从体验的意义上看,不仅是一种认识论、方法论,更具有本体论、生存论、生活论的意义和价值。开展跨越时空的历史思辨,能培育学生的史学观念。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思辨不同于一般的论辩,它不是为了分出胜负,而是为了获得历史真相,形成对史实的深度理解、认知。通过历史思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时空观、史学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比如教学必修2《罗斯福新政》之后的,我们组织了一次以“如何认识罗斯福新政?”为主题的思辨活动。在思辨活动中,有学生站在罗斯福新政拥护者的立场上,从三个方面论述罗斯福新政的意义和价值:第一,罗斯福新政让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了低谷,告别了完全自由放任的经济,而走向国家干预的资本主义,改善了人们生活,提升了就业率,缓和了社会矛盾;第二,罗斯福新政通过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避免了法西斯势力上台;第三,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经济政策,能够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发挥启示作用。有学生站在罗斯福新政反对者的立场上,从三个方面论述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局限性:第一,罗斯福新政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赤字;第二,罗斯福新政没有让巨大的自然财富、生产潜能为所有美国人造福;第三,罗斯福新政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内在的基本矛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这样的正反两个角度的思辨、探究和辩驳,能直击历史、直切历史。学生通过思辨深刻感受到,罗斯福新政是美国面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时必然的历史产物,是无法回避的。同时,学生深刻認识到,罗斯福新政尽管复苏了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消除经济危机。这样,学生的认识更客观、理解更准确。 四、跨越时空的评析:在体验中弘扬 笔者非常赞同德罗伊森的话:历史知识是人类对自己的认识,是自我的确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相关事件、对象进行评析。历史学习,应当弘扬人类的基本价值准则,应当维护社会正义、基本伦理,这是一条具有普适性意义和价值的准则。通过历史学习,不仅要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而且要培育学生的世界眼光、天下意识。许多有价值的准则,只有在跨越时空的评析中才能得以弘扬。 弘扬是对人类基本价值“善”的守护。学习历史最好的方法是体验历史、评析历史。因为只有体验历史,学生才能成为历史的接受者、继承者,甚至成为历史的建构者、创造者。对于学生而言,历史知识并不是“光与真理”,但学生的历史学习应当是对“光与真理”的追求、赞美及宣导。跨越时空的历史评析,是历史学习的最高境界。比如在教学必修3《启蒙运动》时,笔者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历史评析中来。 生1(扮演伏尔泰):各位好,我是伏尔泰。我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權利。我的名言是,“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认为,教皇是“两足禽兽”,教士是“文明恶棍”,天主教是“一切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 生2(扮演孟德斯鸠):各位好,我是孟德斯鸠,我反对君主专制。我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彼此制衡。我的名言是“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 生3(扮演卢梭):各位好,我是卢梭。我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我倡导“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统治者只是代为监管权力的客体,如果统治者与人民的理性意愿不符,我们就有权反对。 我的名言是“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生4(扮演康德):各位好,我是康德。我认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力,但与此同时,人要自律,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的范围之内…… 此外,还有学生扮演霍布斯、洛克、狄德罗等等。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不仅亮出了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的观点,还对之展开了积极的评析。这样的扮演、评析,处处闪现出启蒙运动的光芒。学生不仅认识到各位启蒙思想家的理念,而且更加了解了那个时代的背景。跨越时空的历史评析,让历史课堂教学更生动,让学生的历史学习更活跃。 通过跨越时空的“体验”,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并展开自主性的历史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互动,让学生成为历史对话的主体、交流的主体、解释的主体、评析的主体。由此,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立德树人”的目标。 [ ? 参 ? 考 ? 文 ? 献 ? ] [1]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傅任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 ?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M].胡昌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 ?袁 ? 妮)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