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建议 |
范文 | 赵志勤 [摘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慢性疾病、各种传染病,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都是有益的。个人的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不良的生活方式对自己有极为不利的影响,如吸烟、酗酒、上网、吸毒、吃烧烤、常吃麻辣食品、吃野味等。同时,有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影响,如吸烟、酗酒、吸毒、吃野味等为了一生的健康,我们应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合理营养,学会预防食物中毒,远离垃圾食品和野味,向吸烟说不,拒绝毒品。 [关键词]选择;预防;健康的生活方式;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3 .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30-0073-02 笔者就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章“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节的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议。第一,要让学生在学校掌握一些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希望他们也能在社会上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第二,中小学生吸烟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中学生的吸烟问题应该引起学校、家长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学校要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让学生充分认识吸烟的危害性,并在同龄人之间、家人与亲戚朋友之间广泛宣传吸烟的危害性。第三,科学研究表明,近些年来世界各地出现的新发传染病,统计发现有超过70%的来源于动物。由于人类食用野生动物,使得这些病毒与人类的接触面大幅增加,给病毒从野生动物向人类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加之交通的便利和人口的流动,使流行病爆发的概率大大增加。所以,笔者建议教师在本节教学内容中增补食物中毒知识教学、重点对野生动物的非法食用教学和吸烟对人体健康和社会造成危害进行教学。 一、加强预防食物中毒知识教学 食物中毒主要包括:误食有毒化学物质(如吃刚打过农药的蔬菜、瓜果中毒等)和有毒菌类,食入被其污染的东西而引起中毒(如人们食用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摄入因加工烹调方法不当而未除去有毒成分的动植物食品。 1.增补日常生活中常见有毒物质及常见预防办法的知识 (1)食物受潮霉变能生长繁殖一种菌类——黄曲霉菌,它的代谢产物黄曲霉素是一种强致癌物,它主要存在于发了霉的花生、玉米、麦类、大米、薯干类及棉花籽中,教师应教育学生食用时把粮食清洗干净,不食霉变的粮食。 (2)有黑斑的红薯是不能食用的。因为红薯已受到黑斑病的污染,黑斑病菌排出的毒素含有香薯酮和香薯酮醇,对人体的肝脏有危害。 (3)城市街道和自由市场,经常有卖烧烤食品如羊肉串的摊贩,要让学生知道在烟熏火烤的食物中会含有强致癌物质苯并芘,变焦的蛋白质物会产生强致癌物,所以常吃烧烤会使毒物在体内积蓄,容易生病。 (4)让学生知道废旧报纸不能用来包装食品,因为报纸上本来就有多氯联苯、铅等有毒化学物质,再经多人买卖传看,更沾染了无数病菌、病毒,用来包裹食品,食用者当然会“身受其害”。 (5)生的四季豆会有两种毒素,分别为皂苷和血球凝集素。皂苷对人体的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吃了未煮熟的四季豆就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烹调四季豆时,要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十分钟以后再炒。 食物种类繁多,发生食物中毒的原因也不相同,教师必须多讲实例,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同时,教师要教育学生讲究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买不吃过了保质期的食品或者“三无”食品;烧菜时要烧熟、煮透;不吃地摊烧烤和油炸食品;也要让学生学会鉴别食品的合格与否。 2.增补加强食物中毒忧患意识的教学 1994年,无锡市发生食物中毒22起,中毒人数达2200人;辽宁海城曾有8所小学近4000名学生饮用豆奶后集体中毒等。引起这些中毒事件的祸首有些是由于食堂工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使细菌进入了食品;有些是由于工作人员患有某些疾病本身带菌,使病菌进入食品等造成的。教师引用这些具体事件和具体数字,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来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使学生意识到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确实是很可怕的。食品安全关系着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关系着社会的稳定,我们应当了解相关的知识,用科学知识指导我们健康地生活,积极主动地宣传预防食物中毒。 二、对野生动物的非法食用不仅破坏生态平衡而且危及公共卫生安全 長期以来一些人由于受到民间偏方和旧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食用野生动物具有很高的药补价值,所以进行违法捕猎、非法交易,触犯国家刑法,同时一些人非法食用野味,害人害己,甚至危及国家公共卫生安全。例如,2003年爆发的SARS病毒,就是病毒从蝙蝠传到果子狸再传到人。由于人们滥用果子狸、食用果子狸,给病毒从野生动物向人类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危害到国家的公共卫生安全。因此,建议教师在本节课教学中增补相关知识教学,同时建议学校通过板报进行广泛宣传,让学生给家长宣传,加强社会共识,对民间偏方辟谣、禁止违法猎捕野味、谨防食客崇尚错误观念。 三、吸烟对人体健康和社会造成的危害 1.吸烟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许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煤焦油、硫氰酸盐等。随着烟龄的增加,易造成支气管炎和肺组织的急性及慢性疾病。同时,吸入的烟碱会引起人体的血管痉挛,血液变得黏稠,流动的阻力增加,诱发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甚至导致骨质疏松。 2.吸烟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吸烟能影响人注意力的稳定性,降低人的智力水平、学习效率与工作效率,对青少年的危害尤其大。青春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这时大脑的兴奋性、记忆力和注意力都比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而吸烟将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兴奋性和注意力,严重影响学习效果。最近,英国布里斯特尔大学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称,吸烟可能增加人们患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风险。这也表明,吸烟不但危害身体健康,同时也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3.吸烟对社会造成危害 吸烟造成的社会危害不容忽视,极容易引起火灾,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因乱扔未灭的烟头而造成火灾的案例屡见报端,据报道,目前能找到的资料显示,吸烟每年引发的火灾占火灾总数的10%以上,教训最深刻的莫过于1987年5月大兴安岭森林的火灾,此次大火共造成69.13亿元的惨重损失。事后查明,这次特大森林火灾最初的5处起火点中有4处系人为引起的,其中两处起火点是由“烟民”的烟头引燃的。 4.吸烟对环境造成污染 吸烟还能造成环境污染,烟草烟雾造成的污染比汽车尾气颗粒物等其他有毒物质大很多,因此身处允许吸烟环境中的人可能接触到的有毒物质很多,烟中很多刺激性物质会引起人眼睛刺痛、鼻不适、咳嗽和咽痛,并诱发各种疾病。据调查,吸烟家庭中,被动吸烟的妇女肺癌发病率将增加30%,被动吸烟的儿童到成年时患肺癌的可能性增加一倍多,同时出现发育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5.吸烟对家庭经济的影响 第一,吸烟会引起各种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造成家庭医疗费用的增加。由于吸烟引发的各种疾病,造成劳动者缩短工作年限甚至丧失劳动能力,会对家庭经济造成影响。第二,如果吸烟者平均每天吸1包3元钱的烟,每月消耗烟费90元,从20岁开始吸烟,到60岁时,吸烟估计累计要花费43200元。如果每月将90元烟钱存入银行,40年连本带息将获近6万元,利国利己,请勿吸烟。 6.吸烟会影响下一代 吸烟者的生育能力比正常人低,容易不育,吸煙使男性的精子活动能力下降、女性不容易怀孕。孕妇吸烟容易发生流产、早产和其他并发症,造成胎儿畸形或其他先天性疾病,并且会导致胎儿生长缓慢,出生婴儿体重较轻、身体虚弱、智力发育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下一代的健康。 7.吸烟易引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吸烟不是精神上的享受,而是经济上的消费,中学生吸烟的费用从何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1)把买早餐的钱用来买烟,早餐没有保障,影响身体健康;(2)把买文具、买书的钱用来买烟,影响学习;(3)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学生为了买烟,养成了小偷小摸的坏可惯,有的甚至以大欺小,进行校园欺凌、敲诈勒索、诈骗、拦路抢劫,有的进行网贷,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吸烟有害健康,全社会都要关注青少年的吸烟问题。 总之,为了一生的健康,应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学生要平衡膳食,学会预防食物中毒;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远离垃圾食品;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和非法食用野味;向吸烟说不;拒绝毒品;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责任编辑 黄诺依)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