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语文文言文高效教学策略探析
范文

    郭静

    摘要:语文在初中阶段的教育工作当中占有非常高的比重,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康健全人格等方面,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以及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而文言文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说,教师只有让学生接受到了优质的文言文教学,才能使语文教学的功能体现的更加完整。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不能够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投入全部的热情与精力,导致教学工作难以高效开展。那么,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根据笔者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高效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066

    中华文化经过上下五千年的沉淀,在科学、哲学、文学等领域诞生了诸多优秀成果,古典文学正是这些成果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文言文作为古典文学的基本载体,是学生认识传统文化、了解历史的基本手段。因此,教师教好文言文,并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文言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由此可见。但很多教师由于缺乏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无法很好地教学文言文。为了使文言文教学工作更加高效,教师需要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文言基础积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三方面入手,并以此作为开展高效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针。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因此,教师想要让文言文教学更加高效,距离打造初中文言文高效课堂的目标更近一步,就要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先导,这样能够产生非常明显的效果。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文言文课堂当中,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似乎并不重视,一味的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单向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输出,让富有美感的文言文课堂变成了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过程,使得学生无法在浓厚的兴趣氛围当中完成学习任务。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的书面成绩有所提升,但站在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上看,这种以牺牲兴趣换取书面成绩的教学方法,正在消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实质是“竭泽而渔”。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的学习兴趣足够的重视。

    为了使学生的兴趣高涨,教师可以将“角色扮演”的概念引入课堂当中,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文言文、按照文言文内容,编排情境短剧,开展短剧展演活动。例如,在执教《桃花源记》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带领学生通读全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初步的印象,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进而为开展趣味教学打好基础。在此之后,教师便需要要求学生精读课文,并根据文中的内容让学生想象,“捕鱼人”在“桃花源”中的生活场景,并以“我”为第一视角,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最终将文言文形成短剧,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便会被充分的调动,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文言基础积累

    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已经不需要多加赘述。我们都知道,任何脱离了基础知识的教学活动都是不够牢靠的,若是脱离了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便会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空中楼阁”,学生脑海中的文言文知识变成“无源之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教学,从字、词、句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了解字、词、句的含義,掌握生字、词类活用、基础句式等方面内容,进而逐渐扫清基础知识方面的障碍,让文言文这座“大厦”的“砖瓦”更加结实。

    以教师执教《岳阳楼记》一课的相关内容为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中,将文中的通假字:“属”通“嘱”“具”通“俱”列举出来,并进行延展,适当回顾曾经学过的通假字用法,让学生更加清楚怎样判别一个字是否是通假字,进而更好地掌握词、句含义。然后,教师需要以句型知识为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如本文中出现的“状语后置句式”:“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将这两个句子进行变化,变为“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和“迁客骚人,多于此会”。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更加直观的认识“状语后置”是“后置”了句中的哪个部分,进而对语法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三、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学到相应的文化知识,更要求学生能够在此过程当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能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发展,应对社会变化与其相应的新要求与新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作为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一大目标,并采取更优的教学方式,找到最能与学生当前需求相契合、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引入课堂,并在习惯养成的初期阶段给予一定的监管,用学生较为容易接受的方式行使监管的权利,避免抱有过于强硬的态度以及手段。在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时,教师设计的思维导图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探究,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进而提升教学活动的针对性,逐渐养成学生的预习习惯。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开展更加高效的文言文教学工作,首先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受到兴趣的积极影响,促使学生对文言文学习过程抱有的态度产生转变。其次,要注重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让学生能够在积累的过程中形成文言文语感,进而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最后,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习习惯成为提升学生成绩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钱春铧.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20):243.

    [2]王兴国.优化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之我见[J].成才之路,2019(28):76-77.

    (作者单位:河北省河间市米各庄镇第一初级中学06245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