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让微课改变初中科学课堂 |
范文 | 詹灵娇 摘要:初中科学科目的设置旨在初中阶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利用系统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自己动手进行物品设计、制作、改造的习惯,在各种各样的科学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借助自己的双手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各种自然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但是,就目前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教师群体单凭课本已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思维和探索精神。那么,作为初中科学教师的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答案很简单,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顺应时代,紧跟发展,将微课带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此优化课堂教学。鉴于此,本文将以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结合笔者实践教学经验,简要分析如何利用微课进行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提升,希望对广大教育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微课教学;初中科学;优化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021 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每个人都可以表现出无穷的活力,他们喜欢动手去探索一些东西,喜欢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生活中,借此不断创新和发现一些神奇的现象。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往往会把学生的探索精神当作是“不务正业”处理,从而不断消磨着学生的实践求知兴趣,让他们变成一个个“学习机器”。 一、微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科学的日常教学中,课程的导入部分十分关键,只有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促使他们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紧随教师的教学思路,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回馈教师的教学行为,具体到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般来说,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枯燥性,这主要和教师群体的传统教学方法有关,“一本书,一杯水”很容易让学生在课程开始就失去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利用教室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微课视频以生动的视听情境感染、带动学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课堂注意力紧随课堂教学的始末。 例如,在教学《新生命的诞生》一课时,笔者提前和学生说让他们从家里带点自己认为是果实和种子的材料,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上课时,笔者发现学生带了的东西很多,有苹果、梨、香蕉、桃子、西红柿、黄瓜、黄豆等。在教学正式开始之前,笔者准备了一个短视频,详细地为学生演示了植物从生根、发芽到破土而生的整个过程,学生看得非常仔细。播放结束后笔者拿起来黄豆问大家:“同学们,你觉得这是果实还是种子呢?”学生有的说这是果实,有的说这是种子,课堂上的“争论”不绝于耳。笔者则告诉他们黄豆既是种子又是果实,和这个类似的还有绿豆、红豆等豆科植物。知识讲解结束后笔者告知学生找到生活中既是种子又是果实的物品,下节课的时候带到课堂上一起探讨,学生个个兴高采烈地回答说:“好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微课短视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十分浓厚,以往学习不专心的学生也会被视频所吸引,从而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二、微课突破,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 如果问到科学知识讲解中哪部分教学是我们所“头疼”的地方,很多教师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些科学知识的普及以及一些“為什么”的回答。虽然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一些知识已经有了自己的探索途径,相对应的理解能力也有了一些发展,但是面对书本上的知识和心中的疑问,能够“解惑”的对象,学生在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教师。但是,部分科学知识用干瘪的语言或者用书本上的解释常常会让学生理解起来颇为麻烦,有时作为教师的我们讲解的口干舌燥,但是学生还是听得迷迷糊糊。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做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发挥微课教学模式的特点,利用教学短视频将课本中一些知识的讲解从语言变成动画,在吸引学生目光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形象、细致的讲解,帮助他们理解难度知识,让微课助力知识难点突破工作。因此,我们可以将课本中的重点讲解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在教师讲解结束后进行播放,使得学生对科学书本中的重点内容理解和巩固。 例如,在教学《太阳和月球》一节时,笔者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带领全体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和探究,而是为他们准备了一些资料发到他们手上,随后为他们播放了一段“太阳和月球”的科普知识宣传视频,让他们结合课本知识和视频内容进行自主知识探究,可以两个人一组,也可以多个人一组,进行课本知识学习,学习活动结束后进行全班的学习交流。学生在讨论学习时,笔者便走入课堂中为他们答疑解惑,帮助他们进行探究学习。 三、微课拓展,强化知识的复习巩固 一般情况下,一节科学课时长为四十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需要进行上节知识的回顾、本节知识的铺垫以及重点知识的讲解等工作,每到期末的时候就是我们进行知识讲解繁忙的阶段,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都不同,我们没有办法照顾到每个学生,这让很多教师频频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帮助我们解决这个“燃眉之急”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助微课教学短视频的便捷性,结合班级学生的QQ群或者微信群,将一些常用到或者复习的课件上传到群里,也可以在学生群中征集学生的知识难点,进行针对性的“投放”,帮助他们完成复习工作,为日后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提供保障。 总而言之,微课作为一种形态新颖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和学习能动性持续较低的状况,在重点知识突破和针对性复习辅导过程中也可以发挥较高的实用性,作为教师的我们则需要立足课本教学大纲,不断优化和完善我们的教育教学手段,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林美.巧用“微课”实现初中科学教学高效性路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197. [2]鄢雪飞.基于BYOD+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7):109-110. [3]叶智.微课资源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8(6):165.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双港中学31703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