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课的问题设置
范文

    徐茜

    摘要:本文根据《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课的教学实践,分析了现有生物课堂中师生“问题意识”的现状,通过一系列问题设置从而激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了教学目标,渗透了生物学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意识;问题设置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6-0113

    有效的教学活动不应停留在让学生记住一些生物学事实,而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其重要的内涵和外延,为学生能够在新情境下解决新的问题奠定基础。问题驱动式的引导是相对有效的手段之一,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核心操作就是“问题设置”。

    一、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1.教学中“问题意识”存在的意义

    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判断中占有重要位置。问题意识就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由此引发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发问者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从而为解决新问题提供更加准确的途径与策略,使其思维得到长足的发展。

    2.教师和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目前,高中课堂教学时,經常出现教师“满堂问”,学生个别回答。这是由于教师本身缺乏问题意识,进而使他们不能提出“有效问题”。这可能来自于自己学生时代“知识灌输”的惯性思维;也可能来自现代教育的功利化,让教师只注重知识“掌握的结果”,喜欢给学生“讲懂讲透”,不留“遗憾和死角”,殊不知这种“完美主义的行径”,没有给自己树立问题意识的机会。

    学生的现状也不容乐观。一方面,学生的父母等在其生活中包办太多,没有给他们留下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由此形成的思维习惯,而导致其对教师的提问不感兴趣、懒得回答问题;一方面,学生为达到“提高分数”的最终目标,大部分时间用来锻炼自己“解题能力和技巧”,只有很少时间用于“探讨问题,深入思考问题”,从而让其失去了产生问题意识的时间和空间,也有可能是过分信任教材,或是畏惧教师的权威。

    3.基于“问题意识”现状的解决措施

    首先,社会、学校、家庭要给学生在生活、学习方面创造良好“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和时间,给予他们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机会;其次,教师要摒弃陈旧的教学思维、态度和方法,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对问题的兴趣。最为关键的就是,进行“科学而有效的问题设置”,用学过的知识解答未知的问题,用旧问题中解决新问题,使其思维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问题意识与问题设置

    问题意识是问题设置的内在动力,而问题设置是问题意识的外在体现,问题设置解决了问题意识中的“矛盾”,如果问题设置精彩、精准,那么教学效率和成果就会优良。

    1.问题设置的原则

    问题设置要有趣味性,尽量激发学生的兴趣;问题的设计要有预设性,要让学生有获得“答案”的知识来源,或是教材或是生活经验;问题的设置要有有效性,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照本宣科;问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指向明确;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有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问题的设置要有强弱性,让大多数学生都有话可说;问题的设置要有开放性,从不同的角度设题,避免绝对和唯一。

    2.问题设置的方法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下方法。(1)温故知新,设置问题;(2)创设情境,设置问题;(3)联系生活,设置问题;(4)承上启下,设置问题;(5)图文列表,设置问题;(6)重现科学探究史,设置问题。

    3.问题设置的意义

    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作为启发式教学手段之一的问题设置则尤为重要。通过有趣的问题设置,可以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有效的问题设置,可以向学生渗透学科思维、培养学科素养;通过合理的问题设置,还可以给学生创造独立探究和不断创新的机会,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三、以《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为例的教学实践

    笔者以《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为例,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实施,浅谈在教学实践中课堂问题设置的重要性。

    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课的教材、学情分析

    在前几个章节中已经学习过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本节课主要讲了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它承接了前面学习的“细胞中元素化合物”,又是对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单位——细胞的结构进一步的学习。本节课是第三章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开篇之课,具有着统领全章的重要作用,也为后续《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打下基础和铺垫。

    学习者为高二年级学生,通过前几个章节的学习,他们已经了解了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但对这些物质的存在位置并不清楚。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但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具有一定观察动手能力,但是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

    2.《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课的教学活动、问题设置及设计意图

    知识的掌握需要通过问题设置激发问题意识,这一切必须以课堂活动作为载体。下面是本节课围绕每一个问题,设计的一系列问题串,所进行的课堂活动过程和问题设计意图的呈现。

    (1)细胞由哪些结构组成

    [课堂活动]

    ①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哪些?

    学生回答:水、无机盐、蛋白质

    回答上述问题的同时,将事先准备好6种颜色的液体(模拟6种化合物)混合在一起,并且再次设问:

    ②将6种化合物混合在烧杯里就能构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吗”?

    ③怎样才能构成一个具有生命活性的细胞呢?

    [设计意图]

    问题①温故知新,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埋下伏笔;问题②③课堂演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比原有知识、启发学生新学知识,产生认知冲突,并引起思考,以便进一步引出本章的题目《细胞的结构》,构建总体知识框架,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铺垫。

    (2)怎样获得细胞膜

    [課堂活动]阅读教材相应的部分,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①自然界常见的有哪些种类的细胞?

    学生回答的同时,同步展各种细胞的图片(动、植物细胞、细菌细胞)。

    ②你觉得哪一类细胞最适合制备细胞膜?为什么?

    ③如何利用红细胞获取细胞膜呢?用镊子撕取行吗?用针刺破行吗?应当用什么办法获取细胞膜?

    ④采集血液后,回来发现不能用了是为什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播放视频,制备细胞膜的全过程。

    [设计意图]

    问题①感受细胞膜的存在,尤其是细胞膜在细胞膜内的位置,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问题②③展示了动、植物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既回忆巩固了前面章节的知识,又使学生体会实验材料的正确选择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对哺乳动物红细胞的了解。问题④联系生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知识背景下引发新的思考。

    [课堂活动]模拟实验的开展

    ①如果让你用小纸盒、气球、粉笔头构建一个细胞模型,那么他们各代表什么结构?

    ②如果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应该怎样改装呢?

    如果你是科学家,怎样让红细胞(气球)涨破呢?

    根据上两个问题的铺垫进行引导:③如果你是科学家你怎样利用手中“模拟性材料”得到细胞膜呢?

    发出指令:④将第2步做好的模型,用打气筒向内充气,模拟红细胞吸水,观察现象并进行描述。

    继续充气,直至气球爆裂,收集气球碎屑及其他物质,并说明这些物质代表哪些细胞结构?

    [设计意图]问题①根据4.2.1构建“细胞的结构”,据导课部分构件的细胞的机构框架,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问题②通过操作,对“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结构特点进一步巩固,为后续模拟实验步骤做铺垫;问题③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大胆尝试;问题④通过此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科学实验设计、研究过程协作和逻辑思维得到发展,更好地体验了“吸水胀破法”,再一步明确“胀破后的物质”就是“细胞膜和血红蛋白(细胞的内容物)”,巩固“红细胞结构组成特点”的同时,为后面“离心法”分离做铺垫。

    (3)细胞膜的成分包括哪些物质

    [课堂活动]展示资料“欧文顿的实验”以及“加蛋白酶细胞膜被破坏的实验”,让学生总结。

    ①细胞膜的成分包括什么?

    ②主要是指哪种脂质?动物和植物细胞中的脂质相同吗?

    ③还有哪些其他成分吗?

    ④通过以上成分总结出组成细胞膜相关的化学元素是什么?与哪些物质元素组成相同?

    [设计意图]

    问题①增强了学生阅读和概况能力,自己总结出细胞膜的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让学生理解掌握生物膜中磷脂和蛋白质的排布情况,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打下基础。

    问题②③④是对问题①的补充和深化,以便于和前一章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产生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和化合物”是构成细胞结构的基础。

    [课堂活动]列图表进行比较变形虫、小鼠肝细胞、人的红细胞等三种细胞膜上的脂质、糖类、蛋白质的数量和种类,并进行设问

    ①哪一种细胞的细胞膜功能较复杂?

    ②通过图表显示,细胞膜功能复杂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

    问题①②利用图表的形式,引导学生直观地总结出细胞膜中“蛋白质”的功能,让重要的知识点得到了强调。

    (4)细胞膜具备什么功能

    [课堂活动]阅读课本并结合两篇资料,找出细胞膜的功能

    资料一:用牙签轻轻地将卵黄膜扎开,卵黄就流出。

    资料二:新鲜的葡萄经过晾晒之后,成为葡萄干。

    ①资料一、二体现了哪些功能?

    ②在资料二中什么物质流失了?而吃起来却更甜了,什么物质没有留下来?

    ③细胞膜可以绝对控制物质进出吗?

    [设计意图]

    问题①通过资料一、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自己通过感性认识自己总结出“细胞膜的功能”;问题②在学生理解“控制物质进出”的基础上,引出其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问题③是对问题②的衍生和补充,即是对此功能特殊性的强调和说明。

    [课堂活动]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两个细胞甲(信息的发出者)手拿钥匙、乙(信息的接受者)手拿锁子,创设情境,让两位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当细胞距离很近时……当细胞距离很远时……在进行活动的时候,随之发问

    ①这相当于“哪种信息的交流方式”,这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

    ②为什么教师的钥匙(信息)打不开你的锁(受体)?

    [设计意图]

    问题①通过过创设情境组织课堂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用巧妙的学具类比信息分子和受体的关系,恰如其分、表达精准;问题②强调“受体具有特异性”特点。

    参考文献:

    [1]巫宗琴.高中政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举措[J].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4(23).

    [2]吴艳明.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4(8).

    [3]王欣.中学生生物学科问题意识缺乏成因分析[J].读写算(教研版),2015(17).

    [4]游绍星.如何进行中学生生物学科问题意识的培养[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5(10).

    [5]李亚娟.浅议生物课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现代交际,2010(11).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第四中学8311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3 17: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