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古诗词意境赏析能力培养研究
范文

    郝凤琴

    摘要:古诗词是组成语文教材内容的重要部分,学习古诗词不仅能陶冶身心,提高文学素养,还能充分发扬传统美德。面对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的初中生,语文教师应正确认识古诗词意境赏析教学的情况,据此研究培养学生古诗词意境赏析能力的策略,以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意境赏析能力;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0026

    中国自古便是诗的国度,写诗词是古代知识分子普遍使用的表情达意方式,不论是荣登三甲、金榜题名还是报国无门、怀才不遇,文人武将都喜爱通过诗词叙述身世经历、表达情感。而意境在古诗词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加强意境赏析是古诗词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古诗词意境赏析能力也显得至关重要。

    一、科学导入,激发学生赏析兴趣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创作年代久远,远离现实生活,加上意境本就是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有难度。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恰当的导入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自觉参与古诗词意境赏析活动。

    例如,在《木兰诗》的教学中,教师可激趣导入:“英雄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敬佩和欣赏的对象,那么大家知道哪些英雄人物呢?能不能介绍一下?”问题一出,很多学生都踊跃举手发言,教师选定两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心中的英雄。当学生说的都是文天祥、岳飞等男性英雄时,教师巧妙引导,让大家想一想古代的女英雄。说到女英雄,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花木兰”。这样的导入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自觉参与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有了对英雄定位的认识,使他们更容易在诗里感受深远意境,被花木兰的精神折服。有了如此积极的学习心理,教师再引导学生赏析诗的意境就变得更加顺畅。

    二、了解背景,进入古诗词的意境

    初中生初次接触某古诗词作品会有强烈的陌生感,对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知之甚少。任何古诗词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的目的对赏析古诗词的意境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近作者,顺利进入古诗词的意境。

    例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中,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介绍两个故事。第一,唯阳城在安史之乱时被围,城中粮尽,军民食雀鼠;第二,杜甫在安史之乱中从华州弃官,携妻儿颠沛流离,进入成都时险些被饿死,幸得彭州刺史高适从百里外背米接济他,并且邻里也经常赠送蔬菜类食物,全家人靠着朋友与邻里的周济暂时维持生计,花费两年时间建成一座草堂,这之后写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故事,学生内心受到震撼和感染,对杜甫所处时代产生深刻且形象的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领悟杜甫悲悯的胸怀、沉郁的情感,带着同情之心进入文本意境。

    三、反复吟诵,感受古诗词意境美

    在吟诵中,学生的大脑受到声音的刺激,更容易领略古诗词优美的意境,这就是因声入境。换言之,在吟诵古诗词时利用语音、表情和动作等营造氛围,产生身在意境之中的感觉。

    例如,在《天净沙·秋思》的教学中,教师可先播放《橄榄树》这首歌,引出离乡之苦,接着通过音乐声让学生领略断肠人在天涯的情感,并深情诵读,从而很自然地和意境融为一体。在指导学生诵读时,教师要求学生带着感情读,体会意境美,并在反复的吟诵中融入古诗词,真切感受作者表達的断肠漂泊的情感。

    四、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欣赏画面

    古诗词文本中往往充满诗情画意,教师可以有感情、有节奏地范读,配合古典名画和音乐,把古诗词描绘的意境通过直观的、动态的情境教学展示在学生眼前,让他们欣赏画面,从中体会优美的意境。

    例如,在《水调歌头》的教学中,教师可使用有关于明月的图片和音乐《明月几时有》,并出示李白、王建、张九龄等诗人写的明月类诗句,让学生思考:人们看到明月会有无限的感慨,看到中秋节的明月时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呢?如果你在中秋节不能和家人团聚,你该怎么办?通过情境创设,教师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带领他们听一听、读一读,初步感知文本内容和节奏、韵律。之后教师继续创设问题情境:这首词可以说是“词中有画、画中有情”,那么它呈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哪些语句对画面做出了详细的描述?通过一步步的引导使得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古诗词描绘的意境也在学生的脑海里和心里活了过来。

    五、自由思维,丰富学生意境体验

    社会需要自由,初中语文课堂更需要自由,而传统教学却剥夺学生的自由,教师起着支配课堂的作用,学生只能被动接受,阻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实际上初中语文古诗词课堂的思维空间很大,教师、学生、文本与编者有多重对话关系,构成巨大的思维空间,为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意境赏析能力提供广阔舞台。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保护学生的思维自由,营造课堂自由的气氛,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由想象、大胆联想,创造性地学习古诗词,感悟古诗词的丰富意境。

    例如,在《无题》的教学中,经过课堂的学习和讨论,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李商隐站在女性角度表达了忠贞不渝的爱情,但有几名学生却认为整首诗的前面两句描绘唐朝气数将尽,往日的繁荣一去不返;三四句描绘自己矢志不渝地热爱自己的国家,甘愿为国奉献所有;五六句表达自己年老,空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力;最后两句抒发悲痛的、壮志难酬的情感,这完全是对诗的意境的另一种解读,教师没有强行将主流观点加给这几名学生,只是让学生继续思考,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总之,古诗词具有韵律优美、意境深远等特点,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初中语文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观念,重视教学策略的体会和研究,帮助学生切身体会古诗词独特的美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婷.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意境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9(12):90-91.

    [2]陈福源.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意境情感挖掘[J].当代教研论丛,2019(11):52.

    [3]李二江.浅析初中古诗词意境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69.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第二中学校0320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