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做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几个环节 |
范文 | 虎正新 摘要:相比于其他学科,物理学科具有更强的逻辑性、结构性和实践性,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对学生教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将主要分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需要做好的三个环节。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环节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20 在新高考模式和大学中百分之八十的专业都要求选考物理的现实背景下,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初中阶段是学习物理学科的基础和关键时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能为学生未来学习物理和良好科学素养的养成发展打下基础。 一、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1.实验教学能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 逻辑性、严谨性是初中物理学科的主要特征,使得那些理解能力较差、知识基础有限的学生很难产生对物理的学习热情,更不能将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以至于无法打下坚实的物理学习基础[1]。因为单纯的物理理论讲解只会增加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畏惧感;然而,物理实验会带给学生好玩、好看、好学的体会,使得学生愿意并希望自己能够亲自动手操作物理实验。正如这样一句话:“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基于此,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清楚地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现实意义,即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理论教学中的不足。 2.实验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和深入研究物理知识的基础渠道。教育部门在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和编写过程中,大部分的实验都是经过充分考虑且紧密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生活情境而设定的,如天平测量、温度计读取、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实验、鸡蛋浮力实验等。物理实验除了具有上述的生活趣味性还具有一定实践探究性。因为当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加入实验环节时,不仅能够使得静态理论知识动态化、使得抽象理论具体化;还能够激发学生想要观察与动手参与实验的热情度,使得课堂氛围更具活跃性和科学性。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八年级物理《温度》时,很多教师都会采取这样的教学流程:首先向学生讲解测量温度和读取温度的关键要素,其次邀请学生上讲台进行实际温度测量和读取,并要求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学生实验是否存在错误操作。通过开展适时的物理实验教学,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二、做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1.创新教学形式,适时开展实验教学 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学生对于通过自主实践所学到的知识的记忆会明显深刻于通过教师口头传授而学到的知识。因此,初中物理教师需要致力于创新物理实验教学形式,并且在创新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能只侧重于实验,而轻视理论教学;也不能仅单纯的理论教学。因为众多的物理实验,有的实验是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有的实验则是侧重于实验的操作[2]。 例如,在讲解北师大八年级《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时,这一章节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借用多媒体列举自然界、生活中不同形态的物质;以及通过播放视频版“冰化水”实验向学生介绍水的固态、液态、气态变化即可。接下来的时间就可以开展做题训练了,如利用多媒体展示两组物质,让学生对其进行分类,以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在讲解北师大八年级《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一章时,教师则可以要求学生提前准备一面平面镜,并在课堂上共同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脸与平面镜中的脸大小是否相等?当你眨右眼时,平面镜中的你是否也会眨右眼?随后让学生结合实际发挥想象讨论、归纳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通过让学生親自参与实验操作,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思考问题、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 2.结合生活实际,鼓励每位学生进行物理实验 很多学校的物理实验室都有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往往不能自由参与物理实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热情。然而,其实我们身边的很多物品都是能够用来做物理实验的,如鸡蛋、饮料瓶子、乒乓球等。因此,物理教师需要意识到这一点,引导学生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做实验,以实现“物理生活化、生活物理化”的教学境界和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3]。 例如,在讲解北师大八年级《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乒乓球、剪底留口的雪碧瓶子、一盆水进行浮力产生条件的验证实验:将乒乓球放在剪底留口的雪碧瓶中,然后往瓶中倒水,会发现乒乓球并没有上浮;随之将雪碧瓶瓶口浸入之前准备好的一盆水中,会发现乒乓球迅速上浮。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兵兵球、泡沫板、笔、石块、小桶进行控制变量法实验,可以简单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有关。 3.组建实验小组,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步伐。因此,教师应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开展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以此打造出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4]。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九年级《组装电路》这一内容时,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就可以采取组建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分组(2-3人一组)进行实验,以多人协作完成电路的绘制,电路的实物连接和实验结果的记录与结论的分析。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能实现学生之间以强带弱、共同学习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建设初中实验教学将成为物理教学的主体,教师则需要承担起指导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雅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2]龚志芳.试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190. [3]侯瑞玲.新课改下做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255. [4]管大权.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初探[J].才智,2019(22):185.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李旺中学7552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