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 |
范文 | 许蓓蓓 摘要:音乐是一门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的学科,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大量研究证明,音乐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修养,并且能夠对大众产生影响。就音乐教学来说,其训练比其他任何方式都更具有潜力。然而,不少小学在教学中容易忽视音乐自身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本文就新时期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音乐教育;人文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1-0048 音乐的力量不容忽视,在新时代背景下,更要重视音乐教育对学生人文内涵的培养。然而,很多小学校依然不能改变传统的认知观念,比如想当然地认为音乐不能等同于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要科目,只能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能力,因此将其列入副科,根本不明确小学音乐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同时,在音乐课堂中没有遵循新课改提倡的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的要求,大多采用教师示范的模式根据教材进行音乐知识的传授。比如引导学生模仿歌曲的音调、模仿乐器的弹奏方法等,却没有将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乐器的文化渊源向学生讲解,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并把握音乐知识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自然不能掌握扎实的音乐技能。此外,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而且某些教师自身不能给予音乐教学足够的重视,根本不能树立富有音乐人文内涵教育的教学理念。缺乏对学生进行音乐人文内涵渗透的理念与认知。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人文内涵的渗透呢? 一、注重音乐的和谐之美 音乐教育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因为它是在生命教育与情感教育基础上而彰显出的实际追求。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多元化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音乐教师要因材施教,深入理解并充分挖掘教材,在不断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也要对学生不同音乐风格的喜好给予尊重,从而将人文素养教育在点滴中向学生渗透。例如,人教版简谱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器乐“堂鼓、小钹和木鱼”中,为了让学生深刻体味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着灿烂光辉的智慧与无可言语的艺术价值,教师就可以将古代乐器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关系引申到教学过程中,融合多种乐器音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音乐文化素养,还可以将乐器的相关文化内涵通过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向学生细致讲解,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分组让每个学生亲自感知堂鼓、小钹和木鱼三种乐器的击打规律与音色,告知学生每种乐器适宜出现在哪些特定的环境氛围,寓教于乐,既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二、灵活选择音乐教学内容 音乐是特殊的语言,不同国界的人都可以通过音乐形式而获得情感共鸣与心灵沟通。因此,音乐本身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与多元性。而且,音乐还具有多样化的表现风格与表现形式,既给音乐本身带来了无穷魅力又能让受众感知到独特的审美体验。新课改倡导下,从编排上来讲,小学音乐教材选取了很多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进行大力弘扬的作品,这些作品风格与形式都别具一格,音乐教师若想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就要灵活把握各类音乐作品与音乐风格并善于使用。比如,人教版简谱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欣赏“狮子舞绣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方式向学生传递出锣鼓喧天的欢快情绪,感受“狮子”欢腾跳跃的激情,向学生讲解舞绣球的历史传统,将狮子在人们心目中吉祥如意的形象刻意描绘,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并喜爱我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另外,教师还可以传授给学生舞绣球的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说出我国哪些欢庆节日中会出现这种习俗,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继承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瑰宝并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延伸课外音乐教育 小学一节音乐课的时间毕竟有限,教师只有充分的业余时间并鼓励学生主动欣赏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才能从根本上使音乐人为内涵的教育效果得到大力提升。例如,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红星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通过书籍或互联网络搜索红军英雄事迹的任务,让学生从网络或电视上观看《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这样学生能够事先对于这首歌曲所创作的社会背景、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有更多了解。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享自己所找到的抗日期间涌现出来的小英雄故事,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唱一些与抗战有关的歌曲,以此活跃课堂氛围。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说出对影片《闪闪的红星》中主人公潘冬子的英雄形象与主要事迹,从而将红军坚强勇敢、不屈不挠、英勇无悔的精神一一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时能够带着感情与激情,能够充分体味歌曲的旋律与所要表达的含义。此外,在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练习,在合适的时间组织小组比赛,将唱出红色歌曲最多且最好的小组选为冠军。为了激励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小礼品赠送给予鼓励。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爱动且富有爱心与同情心,教师要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唱歌,从而更深入地体悟音乐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 四、选择灵活的音乐教学方式 新课改提倡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中增强其创造意识。因此,教师要在音乐课堂中加入更多新的元素并依据学生接受能力选择灵活的教学方式。例如,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音乐中的动物》教学中,主要学习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因此要在学习中体验不同音乐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动物入手,模仿它们的声音并感受每一种动物声音的高低与强弱,比如小青蛙的“呱呱呱”、小狗的“汪汪汪”、小花猫的“喵喵喵”等,让学生通过模仿而体会不同的音乐形象,同时还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陈艾君.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策略点滴谈[J].读天下:综合,2019(8):246-246. [2]杨惠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9):17. [3]刘英坤.谈小学音乐中的人文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115-116.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潘岱小学3252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