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普通高中学业发展指导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
范文

    周龙祥

    

    

    

    摘要:学业发展指导是新时代、新课程、新高考对普通高中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和新要求,通过综合评估学生学习质态,构建学业发展指导机制,组建学业指导导师团队,开展学业指导体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业发展的内驱力和生长力,促进学生适性发展。

    关键词:学业发展指导? 学习质态? 自我认知

    学业发展指导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新课程、新高考对普通高中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和新要求。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以“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家国情怀、广阔的全球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突出的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为育人目标,大力开展学生学业发展指导的探索实践。本文结合该校推进学业发展指导的具体做法,谈谈对普通高中学业发展指导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的思考和认识。

    一、普通高中学业发展指导的必要性

    1.学业发展指导是新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是学生学习知识、认识自我和规划未来的重要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给人民更好的教育”“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的育人新要求。因而,普通高中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学会自我选择,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指导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发展方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2.學业发展指导是新课程提出的新任务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学校应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专门队伍,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1]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再次对普通高中“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予以明确。

    3.学业发展指导是新高考提出的新要求

    新高考改革经过在上海、浙江的先期试点,逐步在全国各省(区、市)全面推进。面对新高考,学生的课程选择权和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进一步扩大,课程选修、选科走班、高校专业选择等学生发展指导是普通高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当前普通高中学生盲目学习、被动学习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学生学业发展方向模糊,学习动力不足。很多学校学业发展指导形式单一、系统性不强、精准度不高,难以激发学生追求学业发展的激情和动力。

    二、普通高中学业发展指导的主要内容

    高中学业发展指导是指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根据学生本人的学习质态,及时为学生解答学业发展中的迷茫和困惑,指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发展方向,“不断激发其发展意欲(内驱力),满足其发展需求(生长力)”[2],促进学生适性发展。

    学习质态,即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基本状态,包括人格特质、兴趣偏好、学科才干、能力优劣倾向等(见表1)。

    表1? 学生学习质态分析项目

    高中学业发展指导依据学生的学习质态,围绕“学业发展”而展开,坚持“诊断性”和“发展性”的指导思路,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自我、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三个方面(见表2)。

    表2? 学业发展指导主要内容

    三、普通高中学业发展指导的实施路径

    为增强学业发展指导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发挥多方力量的合力作用,进行了学业发展指导的实践探索。

    1.综合评估学生学习质态

    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质态是精准、高效地开展学业发展指导的前提。为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质态,我校探索建立了以学生自我认知为主,其他认知方式为辅的学习质态综合评估体系,采用以活动为载体、以恳谈为主线、以课程为指引、以测评为辅助的多维评估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

    (1)以学生活动为载体

    开展“心语邮箱”活动,让学生将迷茫和困惑通过匿名的方式投递到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的邮箱,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及时回复交流;开展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真实描述内心的情感收获,对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训练。

    (2)以师生恳谈为主线

    以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为骨干的导师团队定期举行恳谈活动或个别交流,在恳谈和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态,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3)以心理课程为指引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学业发展指导校本课程,系统设计基于学生自我认知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4)以专业测评为辅助

    评估学习质态是学业发展指导的逻辑起点。学校依托南京师范大学职业指导研究中心开发的学习质态测评系统,对学生的人格特征、兴趣偏好、学科才干、能力优势、职业倾向等方面进行专业测评,并形成学习质态测评报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隐私,学习质态测评仅为有测评需求的学生提供服务,且报告内容完全为学生个人所知悉,供学生在自我认知中作为参考。

    学校遵循学生自我认识的差异性原则,对已有相对准确的自我认知、有明确学业发展定位的学生,可简化或取消学习质态的综合评估,侧重于强化其学业发展能力的指导;对自我认知还处于模糊状态的学生,通过综合评估其学习质态,引导其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明确学业发展的方向。

    2.构建学业发展指导机制

    为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好全校学生的学业发展指导工作,学校成立学业发展指导中心,立足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全校的学业发展指导工作。在各年级设立学业发展指导站,负责实施本年级的学业指导工作,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学业发展实际,确定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业发展指导的主题。高一年级学业发展指导站根据学生学习质态评估体系的评估结果,为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习方向、学习意愿、课程选修、高考选科等方面提供指导;高二年级学业发展指导站依据高一学年结束时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为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路径、学习策略等方面提出建议;高三年级学业发展指导站依据高二学年结束时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为学生在学习均衡、强优补短、报考专业等方面提出意见(见图1)。

    从学校学业发展指导中心到各年级的学业发展指导站,形成了具有连续性的学业发展指导机制,从而为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业发展进行一以贯之的跟踪指导,及时动态地了解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和学业发展状况,适时适度指导学生学业发展,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校为每位学生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全面、全程、客观记录学生高中三年学业发展的足迹,并借助测量量表,采用自我评价、同学评价、老师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制度,客观公正地评估学校、年级和教师指导学生学业发展的工作质量,并据此不断改进和完善我校的学业发展指导工作。

    3.组建学业指导导师团队

    学业发展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此,学校整合校内外的人力资源,组建学业发展指导导师团队,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和科学指导。导师团队主要由两类人员构成:一类是以年级管理干部、校内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为骨干的校内学业发展指导师,校内学业发展指导师均需参加南京师范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等高校组织的专业培训。另一类是聘请高校教授、职场精英、学生家长、优秀校友等业界专家、专业人士担任校外学业发展指导助力师。学校坚持面向学生全体和尊重个体差异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学业发展导师制实施方案》,做好导师成长支持,完善导师工作机制,拓展导师服务时空,发挥导师间的协同作用,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学业发展指导,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见表3)。

    学校根据校情、學情和考情,编写了《兴趣爱好是我的成长方向舵》《性格特征是我的学业选择键》《高等学校主要专业介绍》《合适专业是我的潜能催化剂》四本学业发展指导校本教材,学业指导导师团队每月为学生开设一节学业发展指导课,每学期面向学生家长开设两次家庭教育指导讲座,实现学业发展指导的常态化和精准化。

    4.开展学业指导体验活动

    学校根据学生学习发展质态,开展面向全体或部分个体的学业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自我认知,在活动中验证自身特质,入情入境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1)组织校友“进校园”活动

    学校邀请近几年升入大学的优秀校友回到母校,与学生开展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分享自己在高中阶段的求学经历、学习体会等,在学业方向、分科选课、学习方法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使学生在高中阶段避免失误、少走弯路,促进学生学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2)开展校际“手拉手”活动

    学校开展“教授博导进校园”活动,邀请高校教授、博导来校,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引领学生做好学业发展规划。组织学生赴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著名高校开展深度研学活动,让学生走进高校图书馆、专业实验室等场域,聆听高校教授的专业讲解,感受学术氛围,激发学生追求学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3)推进职场精英“零距离”活动

    学校定期邀请职场精英、优秀校友、学生家长等各行业成功人士来校为学生开设行业发展状况“微讲座”,介绍行业特点、从业要求及职场体验,让学生展望未来的职业定位,引导学生合理制定自己的学业发展规划。

    普通高中学业发展指导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当然,学业发展指导工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须高中三年全程的持续努力。由于学业发展指导仍然缺乏成熟的运行模式和实施路径,要在今后的探索实践中,努力构建一个易操作、可复制、能辐射的高中学业发展指导模式,促进学业发展指导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冯朴,胡正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实施载体”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8(10B).

    【责任编辑? 郭振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