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门径管理系统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建*
范文

    邹艳春++印田彬

    

    

    作者简介:邹艳春,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副教授,博士;印田彬,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广州/510006)

    *本文系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GDJG20142250)、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2013JK135)、2015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团队)的成果之一。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迈入知识经济的新纪元。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劳动力市场提供大批高素质人才,但由于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致使市场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增大,形势严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焦点。文章在总结就业能力内涵、结构、要素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建应分阶段、有重点、循序渐进,着重突出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构建中的主体地位,发挥自我能动性。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门径管理系统;就业能力构建

    “收入是民生之源,就业是民生之本”,2015年两会民生关键词:养老、治霾、就业。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关乎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根本战略问题。西方学者Dearing在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化竞争要求教育和培训应该促使先进社会的人们力争全世界最好。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通过扩大就业范围,加强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想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国家生命力的持续从根本上依托于教育的发展。我国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已逾十年,但逐年递增的高校毕业生在巨大的就业缺口面前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活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归根究底还是源于毕业生自身能力的限制,缺乏竞争力,致使就业率依旧停滞不前。近年来,“就业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但主要还是停留在理论剖析上,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的角度和方法较大地受到西方影响,一直以来突破不大。就业能力对于学生个体、高校、企业、政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明晰这一概念,探清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在结构,寻找塑造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对增强高校毕业生竞争力,缓解就业压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一、就业能力相关文献回顾

    (一)就业能力的发展历史

    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由英国经济学家Beveridge于1909年首先提出,他认为就业能力就是“可雇佣性”,即个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2]20世纪50—60年代,就业能力被看成个体能够被雇佣并保持雇佣的潜能,主要用来鼓励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失业者进入劳动力市场。70年代,被定位在如何促进全员就业的就业能力开始向个体职业知识、技能以及在劳动力市场的价值等方面倾斜,但仍然忽略了个体的态度问题。80年代以后,开始转移到公司和组织层面,关注员工职能的灵活性及雇主对员工的“元特征”(meta-characteristic)的需要。[3]90年代末以后,就业能力的理念已经逐渐在欧美等国的劳动力市场中占据核心位置。[4]

    我国对于就业能力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国有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幅度裁员导致城镇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到1999年年末累计下岗职工人数已达2440万,占当时全国国企职工总数的20.7%,全部城镇劳动力的 13.2%。[5]之后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各大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对于就业能力的研究也逐渐转移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上。[6]

    (二)就业能力的概念

    由于各学者对就业能力探索的视角不同,导致这一概念模糊化、多样化,至今未形成统一的观点。Lee Harvey、Hillage和Pollard等人认为就业能力就是一种潜能,指个人具有获得基本职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职业所需要的能力,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7][8]Vander Heijden基于个人行为的视角,认为就业能力意味着个体获得、保持和利用某种资质或者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倾向。[9]国际劳工组织对就业能力的定义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10]加拿大会议委员会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满足雇主和客户不断变化的要求,从而实现自己在劳动力市场的抱负和潜能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11]

    郑晓明在我国最先提出就业能力的概念,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12]文少保提出就业能力是在学习能力基础上发展的与职业相关并嵌入个体身心的一种综合能力。[13]朱新秤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获得工作、保持工作以及转换工作时所需的知识、技能、个性特征的集合。[14]

    综上所述,就业能力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就业能力最终落脚于“能力”,能力是指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相对于知识和技能,它应用的范围更广、更具普遍性,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表现为观察力、记忆力、综合分析力等。[15]第二,就业能力以就业为目的,对大学生能力的塑造需放诸市场进行检验。其塑造效果如何最终以目的为标杆,即是否就业。第三,就业能力的塑造应分为3个阶段,即找到工作、维持工作、在必要时重新获取工作。总之,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能够让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顺利就业,工作过程中稳定持业,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或应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重新寻业的综合能力。

    ·教师与学生·门径管理系统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建

    (三)就业能力的结构

    对于就业能力的争议不仅仅停留在概念的界定上,结构上各学派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戈德斯密德认为大学生要顺利就业并取得职业成功需要具备五种能力:就业动机和良好的个人素质、出色的人际关系技巧、丰富的科学知识、有效的工作方法、敏锐广阔的视野。[16]Knight和Yorke提出了著名的USEM模型,就业能力由对专业和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Understanding),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Skills),个人品质、自信心、学习乐趣和自我效能(Efficacy Beliefs),体现战略反映和思考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四个要素组成。[17]我国学者张丽华、刘晟楠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五个部分。[18]鲁畅认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应包含四个方面:更新课程内容,培养大学生专业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自学能力;搞好教育实习,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就业指导,培养大学生竞争能力。[19]宋国学从国际通行的可雇佣性研究视角,提出就业能力应从专业技能、沟通技能、个人属性、人际技能、学习能力等五个方面进行测量。[20]谭诤认为就业能力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终身学习和动态特征。[21]

    综上所述,虽然各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就业能力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但能够肯定的是就业能力不是指一种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不同的能力所属的层次,发挥的作用也不同。这些相关结构的分析,为我们深入了解、分析就业能力的构成,探讨提升就业能力的方式方法提供了多维的视角和丰富的素材。

    二、门径管理系统

    门径管理系统(如图1)是由Robert G.Cooper创立的一种新产品开发的流程管理技术,在欧、美、日等国得到了广泛应用,被视为新产品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基础程序和产品创新过程的管理工具。其核心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把项目做正确;动态的对项目进行筛选组合,做正确的项目。[22]

    大学生向劳动力市场投放的过程与新产品投放消费者市场的过程有很多相似之处。第一,新产品能否被市场接纳,在于其基本价值的构建是否符合消费者市场的偏好。大学毕业生能够被企业接纳同样在于其自身价值能够满足企业的用人标准,而这里的“价值”恰恰反映的是就业能力达到或者超越企业的用人标准。第二,国内外对就业能力的辨析、评估主要从三个角度展开:能否就业,能否维持就业,能否动态适应劳动力市场在必要的时候重新择业。这三个方面恰巧形成了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择业的几个阶段。第三,产品开发的每个阶段对其价值的塑造方式和资源配比是不同的,同理,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塑造过程中,不同能力的塑造对就业能力能否吻合市场需要的作用不一样,因此不同阶段的塑造重点也应该不一样。第四,大学生就业能力构建的效果如何,需要类似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关卡”进行阶段性评估,如此才能在构建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反馈,并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由此可见,将“门径管理系统”应用于就业能力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三、大学生不同阶段就业能力的构建

    大学生无法就业便失业,王霆和曾湘泉在高校毕业生失业原因的探索中指出,大学生失业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性失业──U-V(Unemployment──Vacancies)。[23]由此可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应该首先关注能力和就业方向是否匹配的问题——面向市场的就业能力构建。重庆三峡学院研究者任江林通过调查得出,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首要标准是基础的工作能力。[24]因此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建中首先应该关注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

    其次,大学生就业能力关注的是这个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相对于其他群体的持续竞争力。基础能力只能作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敲门砖,如何取得企业的信任和关注,如何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还应具备可靠的专业能力。

    最后,大学生如何在就业过程中巩固就业岗位,完美就业经历,在平凡的岗位中脱颖而出提升就业质量。李颖等人发现,大学生就业质量与就业能力具有强相关关系。[25]就业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个人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就业能力的差异,这种差异性表现为“人有我有,人无我有”。因此在这个阶段应该集中于就业能力的差异性塑造。[26]

    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建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分阶段、有目标、抓重点。文章基于门径管理系统探讨如何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具体架构见图2。将就业能力的构建分成3个阶段,5个步骤,并引入门径管理系统中对新产品阶段性检测的思想,在构建过程中设置4个关卡。另外,新产品开发属于优胜劣汰的过程,而大学生能力的塑造是竞争力的提升过程,因此在关卡2、3处设置两个能力循环塑造环节,进一步加强那些未达标的能力培训。

    (一)职业规划阶段

    职业生涯规划为就业能力的塑造奠定了方向。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综合自身的兴趣、能力状况、市场环境、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等多方面因素制订详细的中长期规划。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对规划进行筛选和调整,最终确定符合自身状况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规划书应包括职业目标、完成该目标的可行性、需要的资源、自身所需的能力、完成目标的时间规划等。

    (二)一般能力开发阶段

    1.基本能力构造

    该阶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基础能力。参照SCANS的能力系统,基础能力包括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听、说、读、写和数字运算等能力。[27]第二,表达能力。即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图等,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和动作等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并善于让他人理解、体会和掌握。第三,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即大范围汲取知识,夯实专业基础,丰富知识储备。第四,分析、推理能力。这里是指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分析能力和应用实践的基本推理能力。这个时期学校的教育考核系统扮演了监察角色,通过甄别,给予大学生基础能力构建效果的反馈。一方面自查薄弱环节,未达到要求的能力可以通过循环系统重新学习和加强;另一方面,已掌握的知识可以为下阶段能力的构建打好根基。

    2.基础能力的巩固和专业技能的构建

    在掌握基础就业能力的基础上,还须集中于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人际交往能力、与职业相关的一般个人品质的培养和提升。这时,校内学习应加入更多的案例,并引入实操训练。然后通过实习对这阶段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大学生和一般工人的区别在于一般工人是在实践中总结知识和经验,这是一个单向求知的过程;而大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提升知识和经验,是一个求知、反馈的循环过程。其次,实践将知识和技能应用的范围缩小,这就要求实践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使用更为精细化,达到巩固基础能力塑造专业能力的效果。另外,创新能力、一般人际交往能力、与职业相关的一般个人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通用的就业能力,在此基础上的专业能力才会显得更有价值。

    3.差异化就业能力的构筑

    经过实习的甄别和检测,不足的方面可以通过重塑循环系统在校内重新巩固、补充和提升。但就业能力塑造还面临着以下问题:第一,在实践中的经验需要归纳和总结,才能使知识更加系统、完善和全面。第二,就业能力经历实践检验之后,个人对市场有了一定了解,对就业能力结构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第三,基于对就业能力的重新定位必须调整能力培养的重点,使专业能力更具实用性。第四,即将面临求职的现实问题。此时培养学习归纳总结能力,创造性思考的能力,对事物一般性系统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中度专业的知识、技能,求职能力等成为重点,并且这个阶段的能力塑造加入了更多的自我能动性,不同的个体在实践中的领悟有所不同,因此形成的就业能力就会因人而异表现出差异性。

    (三)职场评估阶段

    一旦顺利就业,就业能力的构建就必须转向个体持续竞争能力的塑造。优秀的人总是从不同角度分享自身价值,这种价值在职场上表现为就业能力的高低。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就业能力一是需要在职场生活中形成自己的职业个性品质,区别于一般的道德标准,是自身对职业、生活的诉求;二是形成自己独特的交往艺术,进行人际交往是每一个职业人必备的技能,高就业能力的人可以形成自我的交往方式,团结需要的人群;三是在工作过程中不断锻炼自己系统思考、分析、操作的能力;四是提升资源获取和利用的能力,当今社会的竞争是基于资源的竞争,资源是职场的根本;五是树立自我超越和创新的能力,持续的竞争力体现在不断地对自己否定的过程,而创新代表层出不穷、源源不断,因此自我超越和创新是提升就业能力持续性和竞争力的关键。

    四、关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启示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源于就业能力无法与市场需求之间进行有效契合,就像新产品无法取得消费者的亲睐,并不是因为产品本身没有价值,而是产品不具备满足消费者的使用价值。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不满足工作要求,无法被用人单位使用是就业形势严峻的根本原因。通过上述分析,结合我国大学生面临的现实状况给予以下建议。

    (一)加强基础能力的构建

    2011年《就业蓝皮书》中的相关数据显示,2010届所有高专和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均低于50%,低于工作的基本要求。[28]这说明大学生基础专业能力缺乏,且能力不满足工作要求。对此能够产生直接作用的是学生自己和高校。学生应该积极转变就业思想、就业态度,准确进行自我定位,树立专业的就业能力;学校应该动态调整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指导性和专业设置的匹配度。

    (二)夯实实践在就业能力塑造上的作用

    就业能力的构建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必须在实践中进行磨合。卿石松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可以提高毕业生就业概率。[29]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实践必不可少。但大学生实践面临很多问题:实习时间、空间的限制、部分专业本身取得实习机会较为困难等等。鉴于这些问题,学校虽然强调实践,但是实习对就业的作用仍然不大。改变当前的状况需要依靠:第一,学生自己转变实践态度,主动寻找并利用寒暑假实习。第二,高校调查某些专业实习状况不佳的原因,采用模拟实习、放宽实习时间、条件等方式调节。第三,政府在政策上予以学校和企业支持,财政上予以专项补助。第四,企业与高校建立联系,主动接纳实习对象,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互动平台。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自我构建的意识

    人力资源专家汪大正提出“观念就是就业力”[30]。就业能力构建过程中的关键是大学生就业观念、意识、态度的塑造。马列、毛泽东思想强调,事物发展的根本决定因素是内因,外因只具有促进作用。很多大学生在抱怨学校教学理念不够先进,教学内容不够完善系统,教学方法不够科学,教学评价不够公平的同时忽视了自身才是就业能力构建的主力。只有大学生在观念上改变对就业能力的看法,以自我塑造为核心,关注自身的发展,才能让就业能力的构建更为顺利、高效,也才能改变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局势。因此,学校在注重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应该着重关注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个体应该树立积极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参考文献:

    [1][10][15]贾利军,徐韵.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心理学解析[J].教育学研究,2006(10):129-134.

    [2][4]贾利军,管静娟.国外就业能力概念的发展历史及评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1(12):20-24.

    [3][14]朱新秤.就业能力:内涵、结构及其培养[J].广东社会科学,2009(4):164-168.

    [5]夏庆杰,宋丽娜,John Knight, Simon Appleton.20世纪90年代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对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9(4):50-68.

    [6]崔玉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与问题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21-24.

    [7]Hillage J, Pollard E.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 (Research Brief 85)[M].London: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1998.

    [8]Lee Harvey.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2):97-109.

    [9][11][21]谭诤.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辨析[J].江苏高教,2010(4):81-82,129.

    [12]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1-92.

    [13]文少保.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的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策略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6(1):101-108.

    [16][瑞士]戈德斯密德.展望新世纪高等教育:理论学习与职业生涯的中介[J].高等教育研究,1999(6):97-99.

    [17]Knight P, Yorke M.Learning, Curriculum and Employ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M].Routledge Farmer, 2004:5

    [18]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1):52-55.

    [19]鲁畅.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7(4):111-112.

    [20]宋国学.基于可雇用性视角的大学生职业能力结构及其维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12):129-138.

    [22]Robert G Cooper.Winning at New Products[M].Harper Collins UK,2011.

    [23]王霆,曾湘泉.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9(1):1-4.

    [24]任江林.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6):47-48.

    [25]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2):91-93.

    [26]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90-92.

    [27]万作芳.美国能力分类、培养及启示——以SCANS为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5):36-39.

    [28]郭瑞玉,李齐政.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阅读,2013(1):18-19.

    [29]卿石松.大学生就业决定因素分析——基于多层模型的方法[J].人口与经济,2012(1):36-42.

    [30]李玉萍.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理论研究,2014(7):55-56.

    (责任编辑钟嘉仪)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