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小提琴教学改革分析
范文

    郭跃飞

    小提琴教学是高校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小提琴演奏人才和师资力量的重任。在高校教育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高校小提琴教学也应该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全面的审视,查找出不足之处,进而予以有针对性的解决。鉴于此,本文从一个高校小提琴教师的角度,对新时期下高校小提琴教学的改革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一高校小提琴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中的小提琴教学,就从未停止过发展的脚步。从最开始一些专业音乐院校小提琴专业的建立,到如今普通院校、师范院校、职业院校等多种类型院校的全面开花,都是其发展状态的体现。一大批小提琴理论研究者、演奏家和一线的教师,都为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的同时,推动者其一步步走向繁荣。这无疑是值得欣慰和骄傲的一面。但是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高校小提琴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整个社会和时代也一直处于变化和发展中,甚至其速度还要快于小提琴教育事业。这种速度上的差异就产生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即高校小提琴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整个时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之间,有了数量和质量上的差距。或者更加直接的说,就是高校小提琴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无疑是整个高校小提琴教学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在充分体现出个人价值的同时,为整个小提琴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这成为了教学改革的源动力和最终目标。所以说,高校小提琴教育的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其直接关系到这门教育的成败和整个中国小提琴事业发展。

    二新时期高校小提琴教学改革分析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先导,该目标一旦树立之后,所有教学活动都要以目标的实现为原则。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简单的说,高校小提琴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一定小提琴专业知识和演奏技能的人才。但是从当前的社会发展和实际需要来看,这个教学目标还较为单一。没有体现出小提琴作为音乐艺术所具有的审美性。所以说,关于教学目标的改革,有两个重要方向,首先是突出小提琴教育的审美性。音乐艺术与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独具的审美性特征。通过音乐教育,能够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美感的陶冶和润泽。但是当下的教学中,却始终都是以技能的培养为主,对于小提琴能够带给学生审美素养和能力提高,却鲜有关注。要知道技能的学习可以在人的一生中随时随地的进行。而作为审美教育来说,大学期间却是最佳时期。十七八岁的大学生,正值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养成时期,通过音乐审美教育,能够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并最终发展为有着健全人格的时代新人。正所谓“先器识而后文艺”,我们的教育目标,是首先将学生培养为一个健全、完善的人,然后才是掌握小提琴知识和技能的人。这是一个有着明确先后关系的问题,如果人为的将其颠倒,势必会使两个目标都受到不良的影响。所以说,对审美教育的关注和审美目标的突出,是当下高校小提琴教学改革在教学目标方面首要任务。

    2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高校小提琴所采用的都是器乐教学的普遍模式,即学生先演奏上节课布置的作业,教师予以点评和指导。然后示范新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课下练习。该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充分保证整个教学沿着教师预设的轨道发展,但是其教学效率和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一方面,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和一直热度不减的“器乐热”,使高校小提琴专业的学生数量大幅增加,教师需要面对更多的学生,如果仍然采用这种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不用说教学效果,就是教师的个人时间和精力都难以保证;另一方面,该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难以得到充分的激发。现代很多教育学研究都提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势必会使教学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说,应该探索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既能够实现对师资力量和其它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又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一种十分适合于高校小提琴教学的新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演奏水平,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从“一对一”变为“一对多”。这样一来,一方面,因为该小组成员的水平都是相类似的,所以对于一些共性的问题,可以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从而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和资源;另一方面,因为小组人数不是太多,面对一些个性问题,也能基本上做到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获得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而且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比如有的同学学习认真刻苦,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就可以进入到高一级别的小组中;有的同学虽然基础较好,但是却在后期的学习中有了松懈,就要将其划分到低一个级别的小组中,从客观上营造出了一个竞争的氛围。而且还可以依托于小组的设立,多展开一些活动,如小组演奏会、小组擂台赛等,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巩固。所以说,高校小提琴教学,要彻底改变之前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这不仅是教学实际的需要,更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3教学方法

    传统的小提琴教学中,所采用的多是讲授法和示范法,一般都是由教师进行知识的讲解,然后再进行示范,学生负责聆听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意愿、兴趣和困惑等多个方面,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教师只是按照个人预想的模式对学生进行统一的培养,其不良方面有两个。一个是教学效果不佳;另一个则是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千篇一律的,没有艺术个性可言。所以说,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避免这两种不良效果的出现。如对话式教学法,就是在当今受到普遍欢迎和肯定的新型教学法。其主张将师生置于一个平等、民主的氛围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学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任何关于学习的想法,都可以放心大胆的向教师提出,并得到教师的关注和指导。比如很多学生喜欢流行音乐,也乐于演奏一些流行乐曲,但是其却是在传统教学内容之外的。学生们也不敢向教师表达这种学习意愿。而在对话式教学法下,学生则可以充分向教师表明,而教师则可以针对这一要求,对一些流行音乐资源进行适当的筛选,供学生们演奏使用。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他们的音乐视野得到了扩展,还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可谓是一举多得。所以说,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怎样教的问题,教师和学生相处的问题,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只有在一个和谐、融合的教学氛围内,让学生学习他们喜欢的东西,才能真正获得教学效果的提升。

    4教学实践

    具备一定的演奏能力,是高校小提琴教学的重要目标。这种能力如何体现出来?就是通过演奏本身。但是长期以来,实践能力的匮乏一直都是高校小提琴教学的短板所在。很多学生在琴房里进行课下练习的时候,往往都能够演奏的较为熟练,但是一到了公开演奏,却会出现紧张的状况,致使演奏水平的发挥大打折扣,严重者甚至连基本的演奏都不能保证。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舞台实践的缺乏。多数学生一个学年内,只有两次公开演奏的机会,即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自然会产生紧张情绪。这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而且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没有一个用人单位,希望自己所引进人才,是一个一上台就紧张的人。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在台上从容大方、淡定自若的人才。而且作为小提琴本身来说,其是一门表演的艺术,公开演奏正是其根本的存在方式。所以说,无论是现实需要,还是小提琴艺术本身的性质使然,都需要切实加强和完善艺术实践环节,通过多次实践,使学生渐渐对舞台熟悉起来,各种紧张自然就会消失,而且对学生自信心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首先是学校内部艺术实践基地的建设。比如要多建立一些文娱活动中心,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场地和设施的管理,学生们有相关的活动展开,就有了一个主阵地。其次是校外的实践基地的建设。应当由学校出面,主动与社会上的文艺单位取得积极的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之成为学校固定的实践基地。一方面,能够使学生们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锻炼;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些单位的用人需要。再次是学校内部各种音乐活动的举办,如周末文化广场、迎新晚会等等,音乐系的同学一直都是这类活动的主力军,这一传统是应当得到发扬的,对一些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可以予以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给他们以充分的肯定,使之成为其它同学学习的榜样。

    综上所述,自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小提琴专业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并且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小提琴人才,也已然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时代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要将整个教学视为一个动态、开放的体系,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适时的做出变化和调整。这无疑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但也是一种迫切的现实要求。需要学校方面和广大小提琴教师,以一种“不破不立”的精神,敢于变革,善于变革,真正让高校小提琴教学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得到全新的发展。这不但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广大教师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马海生,宋璐璐.小提琴教学中的“乐感式教学”———浅谈小提琴教学中的情感、个性与人文教育[J].大众文艺, 2009(24).

    [2]张蒙.浅谈高师小提琴专业教学改革[J].艺术教育,2011(2).

    [3]岳军,商李.高师音乐专业小提琴教学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艺术探索,2008(3).

    [4]和艳红.关于中专艺术院校声乐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