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情理交融是“十八大”精神进思政课堂的基本要求 |
范文 | 美多卓玛+达瓦卓玛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和思潮同时并置在我们面前,人们所处环境和利益视角的差异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拿什么样的精神纽带把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大国人民联系在一起呢?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党的十八大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毕竟一个有共识、有共同价值认同的社会才是一个真正的命运共同体。而高校是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尤其思政理论课作为高校社会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责任更是义不容辞,在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把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即“三进”)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为了切实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进”,有必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经验教训进行反思和总结。其经验教训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一条是不可或缺、十分重要的:只有融情感教育、理论教育于一体,才能增强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一以情感人,增强“十八大”精神教育的吸引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以情感人,是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吸引力的首要前提。这是由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规律所决定的。从年龄特征看,大学生正处于走向成熟的发展阶段,他们的智力、情感、意志、思维方式都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进行理性分析的思维能力还较差,对事物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对表象的认识上,他们希望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由于知识背景、抽象思维以及其它能力的欠缺,大学生的认识还显得肤浅。再加上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市场经济的负效应,他们往往无所适从,而对思政理论课产生某种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从大学生接受教育的规律来看,总是从入耳开始的,然后才能谈得上入脑和入行,总是遵循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列宁认为,没有对真理的激情,就没有对真理的追求。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从心理疏导和情感教育入手,切实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 党的“十八大”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贡献,是把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的情感逐渐交融、融汇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意识、心理上的感化,而人的意识往往难以捉摸,难以控制的,强制劝阻和空洞的理论训导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正如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在实际的施教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热情、有亲和力的教师,不仅能够得到学生的爱戴,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能够将自己的热情、自信、积极向上等人生态度传递给学生,培养出学习刻苦、身心健康、生活态度积极乐观的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毕竟,一个有共识、有共同价值认同的社会,才是一个真正的命运共同体,所以说,教师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施行者,教师本身积极向上的情感,对塑造积极的情感氛围,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学生心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培养学生认识水平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情感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以理服人,增强“十八大”精神教育的说服力 以理服人,是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说服力的根本要求。这是由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所决定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有别于中学思政常识课,要求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重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有别于高校专业课,要求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重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面对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帮助他们在错综复杂的现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社会发展方向;才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而欲达此目的,就必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说服力,即使学生认同接受教学内容并内化为自己思想观念的能力。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确实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符合国家规定的教学要求,并且适应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和接受能力,才能富于理论的深刻性和说服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深钻细研,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纯熟的掌握、深刻的理解,做到真懂真信,形成真正的理论信仰。有了真正的理论信仰,才能理直气壮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课才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才能得到大学生的尊重和欢迎;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入脑、入心”。 大学生是不会自发选择、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而要靠教材和教师循循善诱的灌输和疏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必须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才能使人心悦诚服。作为一个有56个民族和13亿人口之众的国家,在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必须有可以唤起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共同理想和精神家园。譬如,在讲解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时,要让学生清醒地看到,美丽城市和农村,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如果说美丽是面子,那里子就是实力,是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结合。实现“美丽中国”确实不是短期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这个伟大的目标,我们要有长期攻关的思想准备,要有上下同心、协调努力的制度安排。如果我们能全面深刻地理解党的“十八大”的这一新提法,就不会仅在一时美丽上下功夫,而更要在永葆美丽上下功夫;不仅在城乡生态上下功夫,而且在“五位一体”的建设上下功夫。这样的美丽,就是人民欢迎、真正靠得住的。 三情理交融,增强“十八大”精神教育的实效性 融理论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是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效性的成功经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与趣味性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统一的。这是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进”、三个代表思想“三进”和科学发展观“三进”实践所反复证明了的。如果把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则势必走向两个极端:一是片面追求理论性,单从国家的要求出发,一味地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深刻性,往往把理论讲成抽象的教条和政治的说教,把课讲得枯燥无味、了无生趣,就不仅谈不上理论的说服力,反而加重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二是片面追求情感性,单从学生需要出发,一味地强调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常常把政治理论课讲成生活指导课、成才技能课,这就势必“种了他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要真正使高校思政理论课收到实效,达到开设课程的目的,就必须把理论教育与情感教育统一起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做到情理交融。毛泽东曾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在实际施教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做到知与行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行统一是更高层次的情理交融:行,既受理性的指导,又被情感所驱动。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还要“进生活”。因此,我们应当热情鼓励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生活小事做起,并在实践活动中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形成知荣辱、树正气、讲理想、明是非、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直被当作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即建设一个人民富裕、国家强大、政治民主、社会文明、生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显然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价值追求,即建设一个基于法治、人人平等享有自由权利、公平正义的社会;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属于公民道德或人民生活价值观。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髓,那么前两个层次的价值观或价值理念更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制度的价值取向,而作为道德和生活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属于调节人民社会交往关系的规范,它们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道德价值规范的体现。对青少年加强这些价值观的教育,对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风尚均有奠基性功能。 参考文献 [1]程秀波.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J].决策探索,2002(1). [2]王希永,金庆昕.大学生心理保健[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3]杨燕筠.高校思政教育不可缺失[J].科教文汇,2013(01):9-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