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燃烧的条件实验改进 |
范文 | 摘要:由于燃烧的实验不但有毒、危险,而且操作麻烦,不便于教师课上演示,所以对“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经验出发,注意运用学生身边的材料,具有安全环保、节约药品、简便易行等优点,更大的亮点是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或家庭小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关键词:燃烧条件;环保安全;节约药品;简单易行 作者简介:闫帅,(1975-),男,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区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特级教师,承德市第七中学理综组教研组长.主要研究方向:化学的实验改进,化学个性化作业,中考题型与课标的关系.一、教材处理方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一第124页中,实验7-1教材内容如下: 二、改进该实验的原因 这个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环保问题,燃烧的产物是五氧化二磷,它是固体小颗粒,会污染空气.教材注释①中这样写道“由教师演示本实验,实验需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进行.如果实验室没有白磷,可观看教师用书后光盘中的实验录像.”即使按照书上的要求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教室内很多学生学生看不到现象;其次,实验中用到热水容易烫伤;第三,在用导管对准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时,不好控制,热水和白磷容易溅出,经常出现白磷在水面上燃烧的现象,很危险;第四,白磷有毒,容易给实验者带来伤害.如果观看录像不如实验效果好.笔者设计了实验改进——燃烧的条件. 三、实验改进的内容 1.实验用品 【实验一】小木条、玻璃棒、蜡烛和火柴. 【实验二】两只等长蜡烛、烧杯(或玻璃水杯). 【实验三】小木条两根、蜡烛. 2.實验操作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操作把小木条和玻璃棒同时放在蜡烛上灼烧,观察现象.取两只等长蜡烛固定在桌面上,用烧杯罩住其中一支蜡烛,观察现象.先点燃一根蜡烛,将两根小木条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观察现象.实验仪器 装置图现象小木条, 玻璃棒.蜡烛A, 蜡烛B.小木条A, 小木条B,结论燃烧需要燃烧需要 (或)燃烧需要.四、实验改进的意义 本实验除了现象明显,还有以下优点. 1.环保安全:教材中的实验产物是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污染环境.本实验的可燃物是蜡烛和小木条,燃烧产物没有污染.改进后的实验安全系数远远高于教材实验.提高了学生环保安全的意识. 2.节约药品:教材实验用到白磷、红磷、烧杯和热水等用品外,还要有制取氧气的装置和药品,仪器和药品较多.而本实验的用品较少,没有其他消耗,实验造价明显降低. 3.简便易行:改进后的实验操作更加简单,改进后的实验材料在生活中容易找到,操作难度不大,顺利的把演示实验转变为学生实验或家庭小实验. 燃烧的条件实验改进,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经验出发,注意运用学生身边的材料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