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生创业的途径研究
范文

    吴雪琴 黄燕 肖洁莹 巫丽丽 马永军

    [摘 要] 本文以湖南工业大学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深入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具体途径。结果显示,湖南工业大学在创新创业课程设立、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开展、创业孵化园建设等方面成果显著。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际联系度不高、专业创新创业导师缺乏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本文最后提出了完善湖南工业大学创业教育的建议,旨在切实提高创业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创业。

    [关键词] 创业教育;创业意愿;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4-0030-02

    一 湖南工业大学创业教育的支持体系

    湖南工业大学响应党和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于2016年7月成立湖南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负责整合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统筹开展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湖南工业大学的创业教育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创业教育课程

    “创业基础”作为全校学生必修课,该课程的内容新颖、老师的教学方式有趣。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组建创业团队和团队管理、防范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正确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等。学院在此基础之上,不断举行课堂教学示范课观摩活动,提高任课教师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课堂互动性的能力。

    (二)创新创业大讲堂

    学院会定期邀请高校老师或企业经理人开办创新创业大讲堂和开展讲座,当然这些老师都是在创新创业领域上有卓越研究的优秀人才。2016年11月26日,邀请台湾中华大学林锦煌教授做客创新创业大讲堂并开展题为“大学生如何创新与创业”的精彩讲座。林教授结合自身多次国际发明大赛获奖经历、产品创新好工具——TRIZ、创业与创新的关系等多个角度为广大师生的创新思维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同学们在称赞的同时也从自身挖掘创新的思路。

    (三)创新创业实验班

    学校的创新创业实验班于2017年6月13日正式开办。学院计划面向全校学生开设20多个创新创业实验班,实现普及教育、实践教育、孵化教育为一体的创新教育体系。将各行各业的优质资源汇集起来,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借助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优质科研实践平台,高效的扩宽视野提升能力。其中,文新学院影视文化传播创新创业实验班和电气学院双创班已顺利开办,其他学院双创班正在紧锣密鼓准备中。

    (四)创新创业竞赛

    学校每年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并将优秀参赛者推送至市级、省级、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2017年,学校代表队的《匹配直流微电网多通道电能变换器》和《车辆车轴健康状态检测系统》在株洲市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最高奖项。与此同时,学校其他的参赛项目在此次比赛中斩获多个奖项,并在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佳绩。

    (五)创业孵化园

    湖南工业大学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并配备了专业的管理人员,为开展创业的同学提供服务。3年来,该基地入驻130多个创业团队,成功孵化42家企业,有效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由理论走向实践。2017年3月,被评为省级优秀创业孵化基地。

    二 调查情况

    (一)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为2017年11月对湖南工业大学进行的高校创业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意愿提升途径研究的问卷调查。本次问卷有效份数250份。其中专业类型涵盖经管类与非经管类。调查对象中,160人为女生,90人为男生;经管类占比46.4%,非经管类占比53.6%;大四学生占比11.2%,非大四学生占比88.8%

    (二)创业意向

    本次调查主要从个人性格、创业实践、创业环境、创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我校学生创业意向进行调查。被调查者已经开始创业的人数为16人,占总人数百分比6%,正在筹备考虑或可能会创业的同学占比82%,可见大部分同学有创业意向,但真正投入到创业中的可能性不大。

    三 结论与建议

    (一)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创业教育与实际有不同程度的脱节

    目前该校的创业教育以创业课程、创业竞赛等形式为主。同学们对创业竞赛的了解甚少,所以参与的同学少。能够通过创业竞赛得到学校支持的创业队伍的数量更少。因此,创业课程仍然是同学们获取创业知识最主要的途径。但是单纯的课堂知识传授往往使创业教育脱离创业实际,再加上学校创业课程种类单一,导致学生缺乏创业实践经验,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从而使创业教育只流于表面和形式。

    2 教育碎片化,未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学校没有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创业教育形式单一,以学生选修课程为主,再加以创业竞赛和大学生创业项目辅助。开设的选修课程覆盖范围较窄,实际参与创业竞赛和创业项目的学生数量少。其次,缺乏系统化的创业课程教材,“创业基础”课程的内容较为简单,图书馆中有关创新创业的书籍较少且陈旧,不利于学生的自学和对学习内容的拓展。

    3 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大部分教师缺乏创业经验和体验,极其缺少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兼具实践经验的教师。现有的师资力量难以满足同学们的需求。

    (二)完善高校创业教育的措施

    湖南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大部分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措施来提高创业教育质量,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1 以创业素质培养为目标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将创业教育的目标由知识传授變为提升创业素质,这是提高创业教育水平的前提。学校需要详细研究创业者必备的知识、心理素质、能力等因素,创业教育环节要针对创业素质中的某一项进行,这样才能高效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

    2 “因材施教”,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创业教育

    在对大学生进校之初,学校可以结合基础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普及式的创业理念宣传和创业素质的基础培养,即便其中大多数学生将来不会走上创业之路,创业素质中的很多理论知识、能力、品质在其将来的人生中也会起重要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可以在基本的创业教育中判断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兴趣和能力,对创业有足够兴趣和能力的学生可以进入到强化的创业教育阶段。对于这些学生需要提高的创业知识,可增加真实的实践环节来提高。因为这些学生的数量相对较少,也有利于创业教育资源的针对性倾斜。在第二阶段的创业教育中,学生可以体会到真正创业的艰难。对于愿意继续创业的学生,可以进入“双创实验班”强化其创业教育和训练。

    3 构建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

    首先需要在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构建一定的联系,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创业教育不能只放在专业教育补充的地位,需要以单开课程和渗透进专业教育課程内容的不同方式,融入专业教育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模块中去,贯穿大学生在校教育的全程,并且充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使其在以后的创业过程中发挥出专业特长。

    4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

    在探索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完美结合的方式上学校不断地尝试与创新。大学生接受教育的课堂不仅仅在教室和实验室的显性教育中,校园文化、学生社团等都可以融入创业教育的元素,成为创业教育的平台,这种隐性教育有助于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其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5 扩大创业导师库

    学校目前建有创业导师库,但数量较少。学校可以在各行各业不同的领域中寻找优秀的人才资源邀请他们担任我校的创业导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引入他们的社会资源,寻找合适的方法与其所在公司合作。如:可推荐学校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前往该公司实习。创业导师可定期来校开展讲座,或网络课程教育,与同学们分享其创业经验与体验。

    参考文献:

    [1]肖洁莹,吴雪琴,黄燕,等.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向调研报告—基于长株潭地区高校的样本数据[J].当代经济,2018(15).

    [2]李克强对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出重要批示[EB/OL].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10/20/content_2950730.htm,2015-10-20.

    [3]陈晓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8).

    [4]廖娟: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影响的价值评估—基于首都高校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2(12).

    [5]台湾中华大学林锦煌教授做客创新创业大讲堂[EB/OL].http://cxcy.hut.edu.cn/index.php/article/26.html,2016-11-23.

    [责任编辑:张宏玉]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