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创新人才培养:发达国家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范文 | 来俊军 摘 要:在世纪之交兴起的高等教育改革运动中,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发达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进而提出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关建议,即营造创新环境,明确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 关键词:创新人才;创新环境;培养目标;培养模式 进入新时代,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显得愈加重要。发达国家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诸如自由包容、张扬个性、尊重科学、崇尚真理的创新文化氛围,塑造“完人”“全人”、注重能力教育、强调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追求专博平衡知能合一、注重师生互动教研结合的培养模式等,可以成为我们的有益借鉴。 一、形而上之思:培育鼓励创新的优秀文化 文化化人,环境育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优秀的文化和环境是一种不教之教的潜移默化的内在正能量。培育鼓励创新的优秀文化,需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关于我国传统文化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以儒家中庸思想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强调集体意识,忽视个人主体意识和意志自由,体现“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取向等,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从根本上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创造基因,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革新精神等,有助于创造性人才的成长。笔者认为,一种文化,必然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应该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中诸如唯上唯书、从众从俗、学优则仕等思想,则需要在实践中予以摒弃。 (二)培育什么样的大学文化 优秀的大学文化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显性和隐性的两重助推作用。笔者认为,大学应该是崇尚真理、探究学问之所,是涵养文明、推动创新之所,是培养人才、助飞梦想之所,是关心家国、服务社会之所。对照这样的追求,目前的大学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大学的“行政化”倾向导致其在做规划、定任务、办专业、招学生、聘教师、评职称等方面,听取专家教授、师生员工的意见不够。再比如,大学的“功利化”倾向可能会导致因为所谓的“热门”一哄而上办专业,不考虑新办专业的基础和依托;为了所谓的“上层次”,就给院系、教师层层分指标,神圣的学问如青菜萝卜一样被明码标价。带着过于功利的目的去追求知识,其追求来的“知识”的客观性、真实性就值得怀疑了。在这样的经济化、功利化的大学氛围中,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三)形成什么样的社会共识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很多人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人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事情,与家庭、政府、社会关系不大;有人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事情,与中小学、幼儿园关系不大。这些认识误区影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合力和效果。为此,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以下共识。第一,创新人才培养是关乎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切磋学问、共同成长的同学,教室内的第一课堂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显性、隐性教育教学与文化熏陶,等等,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学校担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和终身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启发引导对孩子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家庭的责任;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创办者或监管者、“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政府发挥着政策引导、制度规范、环境营造、资金支持等重要作用,其责任不可或缺;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社会的责任同样重要。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形成合力,才能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全方位、多层次、无缝对接的优良环境。第二,创新人才培养是涵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的系统工程。林崇德教授认为,人类的创造力和其他各种能力一样,也是逐步形成、不断发展的,在个体的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反观我国当前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应试教育积重难返,学生深陷课业题海之中无力自拔,其对科学的质朴热爱、对知识的内在追求几乎被消磨殆尽,创新的兴趣、激情和动力被过早扼杀,仅靠高等教育去“纠错”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依托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结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从娃娃抓起,使之成为“水到渠成”的系统工程。 二、培养什么人:确立全面发展为基础、突出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 (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培养目标是一所大学理想和使命的具体体现。当今世界各国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理念普遍认可。比如,德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深受洪堡大学、雅斯贝尔斯大学理念的影响,强调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人”“全人”,即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美国大学有着自由教育的传统,著名教育家、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曾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完人”,而不是片面发展的工具。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完人”,即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而在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被确立为人才培养目标。 (二)突出创新素质的培养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全面发展基础之上,还应该强调创新的特质。比如,1991年美国《国家教育目标报告》指出:“应培养大量的具有较高批评性思维能力、能有效交流、会解决问题的大学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明确了本科生培养的12项标准,其中包含了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如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等。然而,我国对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则较为笼统,操作性不够强,如我国于2009年启动的“珠峰计划”,提出了培养“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的目标,目前参与该计划的20所国内顶尖高校虽都在积极探索,但尚未见到哪所学校提出明确具体的目标要求。 三、如何培养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突出素质和能力教育的培养模式 除培养目标外,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还要考虑以下三个要素: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方式和方法,管理和评估制度。通俗概括为:教什么,怎么教,如何管。 (一)教什么 这涉及专业和课程设置问题。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基本上是按照专业来划分的(这种模式直接影响到了高中的文理分科)。专业几乎就是一个“模具”,一个学生高考时选了什么专业,基本上就决定了他大学毕业之后成为什么“产品”。因此,高校应尽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适合自己的、有发展潜力的专业,并且允许学生在适当时机对专业进行重新选择,以实现因材施教、人尽其才。在专业设置上,我国高校既应考虑该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切度,又要考虑其基础和依托,不能看什么专业“热门”,就不管自身的条件和基础仓促上马,这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有些传统专业虽不“热门”,却是基础研究必不可少的,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不能因为其“冷”就随便舍弃。同时,高校要注意专业的均衡发展,只有做到了这点,才有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选择。 专业是由课程来体现的,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就需要设置什么样的课程。一般而言,一所高校能够提供的课程数量和种类越多,就越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越能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另外,在课程设置上,高校要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比如,美国和德国的大学,秉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理念,大学一、二年级分院系而不分专业,同院系的学生学习相同的课程,这为学生以后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关于创新精神的谈话中,曾回忆他年轻时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的经历。作为航空系的研究生,他被鼓励到物理系、生物系、化学系听课,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此外,学校还鼓励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钱老认为,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他对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也让他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他认为这些素养对启迪科学上的创新十分重要。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教育体制和结构,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对通识教育重视不够,造成学生的综合素养明显欠缺。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20世纪末以来,我国才借鉴学习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逐渐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问题。然而,很多人不是把通识教育看成基础学术训练和主要课程,而是把它当成主课的补充,希望学生“什么都知道一点”,形成了课程开得越多效果就越好的片面认识。实际上,通识教育课程的本意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之能够以其素养之全面来应对未来各种可能性的工作需要。偏离了这个本意,开设再多的课程也是舍本逐末。 (二)怎么教 长期以来,我国的各级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分数为中心的弊端,忽视了学生才是教学的中心、学习的主体,因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教学思想和唯分数论、轻能力养成的教学评价模式大行其道,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自由发展,更使创新人才培养失去了根基。而回望一下中外优秀的教育理念,无论是孔子的因材施教,还是苏格拉底的对话法,或是带着疑问来学习、在学中做和做中学等,在我国当今的教育中都未能得到很好的贯彻。为此,教学改革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互动。教师应将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改为启发式、研讨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的自由和乐趣还给学生,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美国教育家赫钦斯就主张启发教学,反对向学生进行灌输。他认为,教师虽然可以指导帮助学生学习,但学生只能是自己学习。批评、讨论、质询、争论才是真正的教学方法,而对学生进行灌输则违背了学生学习的本性。 2.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与教育发达国家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比,我国的教学则是过度重视知识传授,过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较少引导学生理解消化,实践验证,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能力。这种理念在考试评价中又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学校对学生的考试考核,更多地关注他们是否掌握了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而较少考核他们是否获得了实际能力。这在中学教育阶段和高考中体现得更加充分。为此,一位中学教师指出,我国目前的中小学已经实行了以素质教育为理念的新课程及其教学改革,高考要切实发挥它对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就必须弥补目前它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查的缺失,强化对问题意识、动手能力、道德品质、想象力和人才多样性的考查。 3.秉承因材施教的理念,注重教学个性化。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也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教学青睐的是平时努力背书、考试能得高分的听话懂事的“乖孩子”。能够有点自己的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不按“标准答案”答题的孩子轻则被视为“出格”,重则被视为“异类”。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个性、多样性尤其是创造性很难萌发,“教育产品”的“千人一面”也就不可避免了。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随着在校学生数量的成倍增长,教学个性化理念的实施陷于更加尴尬的境地。一个校园拥挤着几万名学生,一个教室坐了近百名甚至几百名学生,教学个性化对学校和教师来讲无疑都是一种挑战。当然,除因材施教外,教学的个性化还指教师教学风格的个性化,即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总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如何管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完善的制度予以支撑。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1.实行学分制,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作為一种灵活且富有弹性的制度,学分制以选课代替排课,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甚至允许学生随时改换专业。这样既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提高教学效果,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可以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西方大学的学分制相比,我国高校目前普遍实行的只能算是学年学分制。由于有修业期限的限制,加之选课制的不完善,学分制本身具备的优点很难得到应有体现,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2.实行本科生参与科研制度,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科生参与科研,肇始于20世纪初的美国大学,被认为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一环。从美国大学的经验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是受益者,尤其是学生。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能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和特长,为以后的发展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我国于2007年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目前共有两批共120所高校入选。笔者所在的高校2008年入选该计划,并在国家项目的基础上增设了学校项目。从学校十多年来的实践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在国际和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取得了可喜成绩。 3.强化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确保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更需要高水平的教师积极投入。因为高水平的教师,在科学研究上站在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在创新创造上有着更多的体会和更高的造诣,这些对于培养创新人才都是最宝贵的资源。目前,我国一些高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有的教师一旦晋升教授职称,就不愿再为本科生上课,而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带领研究生做科研中去,这种现象亟需改变。过去,美国大学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一些研究型大学曾试图用减少教学工作量的办法来吸引或挽留教师,但自20世纪9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大学放弃了这种做法,转而强调所有教师都应承担本科教学工作。如果教师在教学工作方面做得不够好,其在教师聘用、工资晋升、职称评审等方面很有可能被“一票否决”。 参考文献: [1]包水梅,李世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其根源与出路[J].现代教育管理,2012,(8). [2]石中英.中国传统文化阻碍创造性人才培养吗[J].教育文化论坛,2010,(2). [3]孙朝.创新人才培养断想[J].西北人文科学评论,2011,(11). [4]刘宝存.创新人才理念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3,(5).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李春生.美国和俄罗斯关于创新教育的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11). [7]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兼谈美国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8]钱学森最后一次谈话: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EB/OL].(2009-11-05).https://learni-ng.sohu.com/20091105/n267975839.shtml. [9]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 [10]刘宝存.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教学思想的变革:国际比较的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5). [11]陳吉君.高考改革需要弥补五个缺失[J].中国教师,2012,(3). [12]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3). 责编:初 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