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争做可信可敬可靠、敢为乐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
范文

    

    

    华北水利水電大学于2009年独立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15年11月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以队伍建设为核心,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加强科研和学科建设,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出了突出贡献。2019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被评为河南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并获评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全方位支持队伍建设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育教学和学科建设等工作。2015年,学校党委书记王清义提出“三个第一”的理念。学校落实校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校长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党委行政定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多次通过听课、座谈、参加活动等形式了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2020年7月,学校党委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学校领导认真听取了一线思政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学党委书记王清义还向思政课教师提出要争做可信可敬可靠、敢为乐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使大家深受鼓舞。在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党委书记王清义、校长刘文锴分别围绕“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在线上为全体学生讲第一课,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反响强烈。

    2019年上半年,学校通过了《中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委员会河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方案》,从指导思想、总体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其中队伍建设是重要内容。该方案规定:从2019年起,用3至5年时间,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引进给予足额指标保障;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给予倾斜和支持。比如:2020年,学校落实了生均40元思政课专项业务经费,并给予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年60万元的配套经费支持;认定拟引进人才的科研成果应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点和供求关系的实际情况,按一人一策的原则落实有关待遇。

    加强外部引进,壮大队伍力量

    近年,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始终把大力引进优秀人才作为重要任务。自2018年起,学院共引进博士研究生19名,专职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学院现有专职思政课教师51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博士26人。凡是入职的新进教师,都被安排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助课,助课时间博士需为一学期,硕士为一年,经教研室、学院、学校三级验收通过,才能获得上课资格。

    学校还特别注重柔性引进学术“大咖”加盟。2018年上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受聘为学校特聘教授,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牵头打造创新团队。韩庆祥教授作为负责人,获批河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基础研究”1项,实现了学院省级创新团队项目新的突破。二是指导搭建学科平台。韩庆祥教授担任学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研究中心、黄柏山精神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指导学院河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并多次召开学科发展专题研讨会谋划学科发展,不断提升学院平台建设层次。三是指导学科团队建设。韩庆祥教授多次组织专题会议,明确学科方向,组建了4个研究团队,瞄准学科前沿开展研究。四是指导科学研究。韩庆祥教授组织10余名青年博士骨干进行“强国逻辑”研究,开展相关丛书的写作工作。他每年还指导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并批改申报书,以课题申报专题辅导会、专题读书会等形式具体指导项目申报、论文写作及问题研究。五是助力学术氛围营造。韩庆祥教授每年不少于5次面向学院全体师生聚焦“用学术讲政治,从政治找学术”做专门辅导。此外,他还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原著进行解读,3次面向全校处级以上干部进行校内专题辅导报告;指导并亲自协调召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全国高端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参会交流,扩大了学校影响,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加强校内外挖潜,拓宽师资渠道

    为了拓宽师资队伍渠道,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加强内部挖潜。2019年5月,学校制订下发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方案》提到“符合条件的具有马克主义理论或相近学科背景的校内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每年至少承担1门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聘任思想政治理论课退休教师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2020年5月,学校制定下发的《中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实施意见》重申了以上原则,对校内党政干部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做了进一步规范,要求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至少要给学生讲授4个课时,学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2个课时,中层党团干部不少于6个课时。

    为了鼓励党政干部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学校绩效工资发放办法规定,校内党政干部承担思政课教学工作量全额计量计酬,上不封顶。近年,校内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党政干部活跃在思政课讲台上。他们有管理经验和社会阅历优势,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基础,成为一支强劲的队伍。目前,固定承担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任务的校内党政干部共3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1人、讲师15人,返聘已退休思政课教授2人。

    学校还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制度,积极聘任有关地方党政负责同志、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社科理论界专家、行业先进模范等到校授课。

    加强内部培养,提高业务素养

    加强岗位练兵,提高教学水平。在日常教研活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新任职教师进行试讲、骨干教师讲示范课、说课、互相听课等活动,加强练兵;每两年举办一次青年教师讲课大赛,要求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员参与,给优胜者颁发证书,并推荐其参加全校青年教师讲课大赛,给予一定物质奖励;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全省的教学技能大赛等,多次同行评议、观摩学习、交流研讨,真正发挥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研的作用;要求每位教师至少承担2门课的教学任务,打通课程之间的壁垒,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坚持走出去,拓宽业务视野。学院支持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3年来,学院有14位教师参加过教育部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有20位教师参加过河南省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培训,有40多位教师参加过全省思政课课程培训。此外,全体教师还积极参加教育部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版教材培训、周末理论大讲堂、新媒体技术培训、各种短期课程培训等。

    加强社会实践,提高联系实际的能力。除了校内四门主干课程连续7年开展“尚德杯”演讲大赛、“鉴史杯”历史情景剧大赛、“明理杯”辩论赛、“筑梦杯”微视频大赛,每年暑假,学院都组织教师到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农村致富典型地区等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加他们对现实问题的认识。近年,学院先后组织教师去焦裕禄纪念馆、林州红旗渠、新县大别山革命老区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完善机制,激发教师活力

    一是以教改项目为载体,激发教师教改积极性。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年立项教改项目7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每项资助5000元;一般项目5项,每项资助3000元,并鼓励优秀项目申报校级、省级教改项目。王清义主持的“用好思政课堂主渠道,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与实践”教学改革项目,获批2017年省级重点教改项目,2019年结项成果被评为优秀等次,2020年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张梅教授主持的“‘尚德·鉴史·明理·筑梦杯——思想政治理论课‘四课联动实践教学改革”项目获2017年河南省高校教育教学实践育人一等奖;王艳成教授负责的“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批2017年度省级重点教改项目,結项成果被评为2019年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饶明奇教授负责的教改项目“优秀水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与实践”获批2020年省级教改项目。

    二是通过资助课程建设,提升协同建设水平。学校、学院经费使用向教研室倾斜,支持课程建设数字化、现代化。近年,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课程被评为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课程。2018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获得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在前期学院和学校资助立项建设的基础上,2020年,学院投入20万元支持4门主干课程建设精品在线课程。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获评省级线下一流课程,并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同年,研究生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获评省级优质课程。思想品德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被认定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三是规范经费使用,树立贡献导向。除了大项开支按照“三重一大”制度执行,学院制定实施了业务经费使用积分办法,把承担教学任务、科研成果、参加集体活动等情况量化为分数,根据学院投入业务建设经费情况,计算出每位教师下一年度可以使用业务建设经费的数额。同时,学院把经费使用范围限定在参加学术交流、论著发表出版资助、参加社会调研等方面,形成了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的良性机制。

    组建学术团队,提升队伍理论创新能力

    为了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集中骨干力量协同攻关,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核心研究优势和特色,在韩庆祥教授指导下,学院2020年组建了4个学术团队: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团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团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学术团队、中国之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研究学术团队。4个学术团队分别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二级学科的重要前沿问题,集中有限力量瞄准前沿热点问题快出成果、多出成果、锻炼队伍。为了使学术团队切实发挥引领作用,学院制定了学术团队建设的管理制度。比如:团队成员控制在5人左右,优中选优;对团队成员实行动态开放式管理,每年考核,末位淘汰,根据绩效动态增减人员,对不在团队的其他教师大门敞开;对符合团队研究方向的成果予以经费资助,每个团队每年10万元等。

    通过以上措施,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近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产生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比如,以韩庆祥教授、王清义教授、朱海风教授等为代表在国内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求是》发表重量级论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刊登理论文章,在人民出版社、红旗出版社出版《强国时代》《中国水文化发展前沿问题研究》等著作;教师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73篇,其中被CSSCI、中文核心期刊收录178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40多项,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

    责编:桃 子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