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强化三个定位 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 |
范文 | 王飞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提高其有效性,不断增强大学生对课程的获得感,达到学生真心喜爱。在此,必须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个定位即目标定位、教学定位、组织定位。 关键词: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 ? ?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4-0159-03 Abstract: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 which has put forward new tasks and requirements for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a key course for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how to improve its effectiveness and continuously enhance the sense of acquisition of courses by college students. Here, we must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of the three positioning, namely, the goal of positioning, teaching positioning, organizational positioning. Keywords: positio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effectiveness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发挥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促使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形成得到正确有效引领,不断增强大学生对课程的获得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强化目标定位、教学定位、组织定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核心,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进”工作,在不断增强大学生树立“四个自信”和实现“四个正确认识”上力争取得更大的教育成效。 一、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定位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站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高度进行了战略思考,分别在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三个重要会议上对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提出具体要求。2016年12月7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2]。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3]。习近平总书记所发表的这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的正确办学方向,解决了社会主义大学最终要“培养什么人”的重大现实问题,同时,也深刻回答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治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道德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它关系着高校培养目标最终如何实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解决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上,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强化目标定位就是要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上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和把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全面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做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进工作,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不斷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二、切实增强大学生获得感,要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定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主要体现大学生在教学中所获得的身心方面的满足程度,其课程有效性主要指向更注重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认识发展变化、价值观形成的正确引领,为大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即具有特殊性又具有难度性,其难度性体现在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很强的理论性、内容的变化性、任务的艰巨性,要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容易。课堂、教学、理论知识和情感交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有效性的基本元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象是大学生,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有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解决大学生的对课程认同的心理距离、理论思维的接受能力、掌握内容的学习能力、自身成才的价值塑造。强化教学定位就是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需求和期待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认识状况的变化规律,注重教学对于大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针对性和思想观念、价值观引领作用,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論课获得感。 (一)教师自身方面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关键是以理服人。正如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因此,教师要对理论教学内容有深刻的认识,不断增强理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要通过多样化的教育载体和表现形式把深刻的道理讲清楚、讲透彻,把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回答大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用理论的彻底性、科学性去征服学生、赢得学生。 (二)教学内容方面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5]。当前,大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在想什么、关注什么、思想困惑是什么、理论期待是什么等,这些困惑都在不断增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第一,要定期梳理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特点,深化细化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选用贴近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分析,聚焦现实问题,着力解疑释惑,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第二,要努力实现教材教学话语“三备、三转变”。备教材,实现教材的体系向教学的体系转变;备教学,实现教材的语言向教学的语言转变;备内容,实现教材系统的讲授向教材专题的讲授转变,用学生喜欢的话语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三,要坚持定期集体备课制度,组织任课教师对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进行深入学习,针对性地开展教学重点、社会热点、理论难点、思想疑点问题的集体研讨,形成正确的教学立场、观点和思想认识,因时施教、因地施教、因材施教,最终实现课程的教育教学要求。 (三)教学方法方面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第一,要针对课程的要求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积极运用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微电影展示、MOOC教学、情景剧教学等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鲜活的时事案例、新颖的表现形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因事而化、因势而进、因势而新,深入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教学更具情怀、更有温度。第二,要树立“思政课+”和“互联网+”的教学理念。高度重视发挥好传统上使用效果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的优势,更要积极迎接时代的发展更新教学理念,尤其要结合互联网的发展大势,充分研究并利用信息技术快捷、海量、互动的优势和特点,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大限度的发挥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正能量、正效应。 (四)实践教学方面 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个大课堂,生活是本教科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第一,要结合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制定课程实践教学大纲,逐步明确形成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做到学分落实,经费落实、考核落实。第二,要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同感、参与感、收获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解答大学生的思想疑惑,使课程对大学生在理论上有收获,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又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整合与利用社会、学校资源,建立建设好一大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让大学生带着课堂上的理论思考走进社会大课堂中寻找现实的正确答案。当前,如何按照配方新颖、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终身受用的具体实践教学的针对性要求,围绕大学生最关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及时回答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现实困惑,引导大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社会价值取向的思考,拓宽知识视野、了解国情、省情,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 (五)考试环节方面 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增加课程出勤率、课堂讨论、网络学习、社会实践等日常学习环节,加强大学生学习思政课课程全过程的管理考核,改变过去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每学期期末闭卷考试作为大学生主要课程成绩的分数构成状况,加大大学生平时学习环节的成绩所占课程中的比重,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考核,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学校党委担当主体责任,要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定位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3]。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到高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强化组织定位就是要明确学校党委要担当起主体责任,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管理权,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政治高度,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放在学校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努力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大力加强队伍建设。落实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文件精神,按照1:350师生比要求,配齐并建立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第二,加强运行体制机制建设。要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总体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具体措施的落实,形成学校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人事处、财务处、学生处、团委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齐抓共管的领导管理体制,形成大思政工作格局。第三,学校党政办公会每年要定期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专题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深入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听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汇报,解决实际问题。第四,要根据《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在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学科建设、党建工作等方面不断加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第五,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高校所有开设的课程都具有育人的功能,所有教师都要承担育人职责,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构筑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以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为支撑的课程育人体系,使学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努力做到同向同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做到有机融合,增强与相关课程教学间的有效衔接,最终形成课程的协同效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建设力度前所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明显提高。教育部在全国高校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调查的最新调研报告中显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总体良好,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授课教师获得感强、满意度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入脑入心。有91.8%的学生表示喜欢或比较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91.3%的学生表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很有收获或比较有收获”[6]。总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增强其对课程的获得感,就是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回答大学生思考什么、想什么、盼什么、求什么,真正触及大学生的心灵深处,达到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爱、真用,不断引导大学生立志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N].中国教育报,2018-09-20(1). [3]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9(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 [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8(1). [6]乘风而上点亮课堂——记2017年全国高校思政课听课调研工作[N].中国教育报,2017-08-04(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