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开展巡察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
范文 | 赵武军 摘? 要:高校开展巡察工作,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的迫切需要,有利于夯实基层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优化校园政治生态、推动自身健康发展。作者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巡察工作实践,对当前制约高校巡察工作效能发挥的因素和解决路径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力圖更好地推动高校巡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校巡察;工作实践;制约因素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 ? ? ?文献标志码:A? ? ? ?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5-0163-03 Abstract: Carrying out inspec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implement the urgent need to comprehensively administer the party in depth and develop in depth and extend to the grassroots level. It is conducive to consolidating the primary responsibility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strengthening the building of cadres, optimizing the political ecology of campuses, and promoting their healthy development.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of patrolling work of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the author makes in-depth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of the current factors and solutions to restrict the effectiveness of patro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trives to better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atro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college inspection; restrictive factors; solutions 高校开展巡察工作,是新时期强化党在高校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可以促进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全面了解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总体情况,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高校巡察工作的相关实践 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高校巡察目前总体上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作者通过查阅资料、电话访谈等方式,对教育部直属高校巡察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除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少数高校开展较早外,包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内的绝大多数部属高校在教育部2018年5月对推进基层巡察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后陆续启动,截至2019年6月,所有部属高校都已开展巡察工作,其实践模式与运行现状大同小异、非常相似。为此,作者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阐明目前高校巡察工作的相关实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按照“试点先行、分批推进、逐步扩大、全面覆盖”的原则,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巡察工作,有效发挥了政治巡察的“显微镜”和“探照灯”作用。学校巡察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顶层设计 学校党委切实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决扛起巡察工作主体责任。成立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巡察工作;设立党委巡察办,增加3个专职岗位,与纪委合署办公;按中央巡视标准,在南北校区各设一处巡察办公场所,配备相关设备;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巡察工作规划(2018-2021年),确保一届任期巡察全覆盖;分别建立巡察组组长库、副组长库和巡察工作人员库,为持续、深入推进巡察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健全工作规则,保障规范运行 学校党委把巡察规范化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完善巡察制度体系,制定《巡察工作规程》《巡察组成员工作手册》,针对巡察内容编印《巡察适用制度汇编》,明确巡察职责边界,规范巡察工作程序,严把巡察工作尺度,严格巡察干部管理,确保巡察工作在党委领导下,依纪依规有序有力开展。 (三)强化培训,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党委巡察办结合学校实际,在“六围绕一加强”总要求下,制定36个巡察要点、65个巡察参考观测点,便于巡察组更好地开展工作;协调组织、人事、财务、审计等部门与巡察组沟通情况,做实做足巡前功课;集中进驻前,对巡察人员开展系统培训,由纪委书记做“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论述”的辅导,曾参加教育部巡视的人员做巡察方法等具体操作层面的业务培训,纪委负责人员做谈话能力方面的实务培训,使巡察人员坚定敢于“亮剑”的党性原则,掌握发现问题的科学方法。 (四)坚守政治定位,多渠道发现问题 巡察围绕践行“两个维护”,加强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监督;围绕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校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围绕净化校园政治生态,加强对党内政治生活、意识形态责任制、师德师风等方面的监督。巡察坚持与其他监督协调配合,充分发挥组织人事、财务审计等部门作用,多渠道、全方位了解被巡察单位情况。巡察坚持群众路线,利用来信来访、个别谈话、民主测评、走访调研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注重从业务工作和改革发展问题中发现政治问题,从政治的高度分析归纳判断问题。 (五)多管齐下,扎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 巡察结束后,党委巡察办严格审核巡察整改方案,列席被巡察单位民主生活会,督促整改任务落到实处;各职能部门综合分析巡察发现的体制机制问题,加强源头管理,修补制度漏洞,协同推进整改,力求共性问题整改到位、个性问题“连根拔起”;被巡察单位举一反三,深挖实改,把巡察整改和“双一流”建设同步推进;学校党委通报巡察发现的问题,督促各单位“未巡先查”“未巡先改”,达到“巡察一轮、警示一批、整改一片”的效果。 二、当前制约高校巡察工作效能发挥的因素 通过调研了解到,巡察工作在各高校都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制约了巡察工作效能发挥的最大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巡察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正确履职“难”。高校是个“熟人社会”,人际关系比较复杂,虽然巡察组组建时已考虑到方方面面因素,但在“人情雾霾”的负面冲击下,少数巡察干部的思想认识容易出现偏差,工作上放不开手脚,发现问题“浅巡辄止”、不深不透,不能正确处理“讲感情和讲规矩”的关系、“讲个体和讲大局”的关系。极个别巡察干部甚至逾越党纪红线,搞“人情巡察”,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跑风漏气,导致巡察事倍功半。也有少数巡察干部担当意识不够,把巡察作为“副业”,认为自己只是“打零工”,没有必要太严格,有“只求过关、不求完美”的负面心态,导致巡察工作难以向更深层次推进。 (二)巡察队伍的专业支撑度不高,发现问题“难” 巡察涉及党建、财务、审计、纪检等领域,专业性、政策性很强,对巡察干部的能力素质要求较高,必须既有“全科大夫”的广度,又有“专科大夫”的深度,能够精准把“脉”、对“症”治疗。校内巡察组成员由各职能部门临时抽调的党性强、作风硬、肯吃苦、口碑好的人员组成,尽管总体素质较高,但因业缘、学缘差异,绝大多数缺乏巡察工作实战经验,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专业素养不够强,特别是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知识结构、谈话艺术、政策理论水平等方面较为薄弱,容易出现方向定位不准、尺度把握不牢、问题检查不深等问题,对巡察工作的支撑力度显得尤为不足。 (三)巡察把脉的针对性不够,重点深入“难” 由于巡察的内容多、任务重、涉及面广,加之时间紧,如果不突出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些细节问题就很容易被忽视,难以由表及里发现深层次问题。虽然高校的巡察对象包括学院、职能部门、直属单位、后勤产业、附属医院等二级单位,具有类型多、差异大等特征,但有的巡察报告出现同质化、模板化倾向,存在“共性问题多、个性问题少,老问题多、新问题少”等弊端,而且指出的许多问题都是蜻蜓点水、比较分散、聚焦度不够,总体质量不高,发现的深层次、实质性问题偏少,触及的影响被巡察单位健康、长远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方面问题更少,与被巡察单位的特点结合不紧密,个体差异不突出,个性“病症”不够多,无法早发现、早提醒、早制止,影响到巡察工作的整体效能。 (四)师生的参与度不高,线索搜集“难” 虽然采取了张贴公告、网络发布、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大力宣传巡察工作,但部分师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愿主动反映问题线索,甚至有意袒护、隐瞒,客观上增加了了解真情实情的难度。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两轮巡察期间,师生来信、来电、来访,以及举报意见箱里几乎没有有效线索,巡察发现的问题线索全部由巡察组通过走访调研、查阅财务账目等方式获得。民主测评和问卷调查存在“一勾到底”的现象,部分测评结果失真。在巡察组安排的个别谈话环节,对于敏感事项或干部个人情况,大多数被谈话人要么避而不谈、要么避重就轻、要么有所保留,难以碰触到核心、要害问题。 (五)巡察协作机制不够明确,凝聚工作合力“难” 校内巡察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巡察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但有关部门如何具体参与、如何协调配合、如何沟通对接等方面尚无制度规范或明文要求,容易造成管理主体不明、责任弱化、推诿扯皮现象,客观上增加了学校巡察机构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影响了校内巡察资源的整合和巡察工作的最大效能。例如,在巡察整改阶段,涉及到需要校内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制度时,仅靠学校巡察机构督促推动往往迟迟不能落地,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合力推进巡察工作的体制机制。 三、进一步提升高校巡察工作效能的路径 (一)多举措应对“熟人社会”难题,破解正确履职“难” “熟人社会”问题是目前掣肘高校巡察工作的难点之一。作者认为,同城高校间的“交叉巡察”固然可以作为破解“熟人社会”的有益尝试,但从组织实施、经济成本等因素考虑,并非最佳途径。“熟人社会”是一把双刃剑,既会造成“人情雾霾”对巡察工作的干扰,也有巡察组更清楚、更容易发现被巡察单位的问题所在。“熟人社会”问题归根结底是思想问题,应当多管齐下、综合施策,要在巡察干部选调时严把“入口关”、遵循回避制度,培训时加强教育引导、提高政治站位和监督意识,管理上明确纪律要求、完善保障措施,政治上关心爱护、大胆使用,制度上建立健全巡察考核评价与奖惩体系、激励担当作为,切实解决巡察干部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为建设新时代勇于担当作为的巡察队伍提供坚强保障。 (二)加强巡察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破解发现问题“难” 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巡察队伍,是持续深化巡察工作的重要保障。組建巡察组时,应当充分考虑被巡察单位的业务类型、工作性质、廉政风险大小等实际情况,科学安排、合理搭配巡察人员,注重体现专业性、结构性、衔接性,确保巡察组的大多数成员都是纪检、组织、财务、审计等部门的业务骨干,能够精准发现问题,善于分析研判问题。对于纳入人才库的巡察干部,要结合巡察工作重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参加专题培训、网络学习、上级巡视、交流研讨,坚持“老带新”,不断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尤其是巡察监督专业知识、谈话突破技巧、准确抓住问题要害等能力,使其都能成为“行家里手”,努力打造“忠诚、专业、全能”的巡察队伍。 (三)注重巡察内容的针对性,破解重点深入“难” 每轮巡察前,应当做足做细前期功课,通过纪委、组织、宣传、审计等部门详细了解被巡察单位的基本情况和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摸清“疑似问题清单”,为其“量体裁衣”,制定精准工作方案,使巡察针对性更强、监督重点更聚焦。巡察期间,既要紧盯被巡察单位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落实“两个责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是否存在薄弱环节,又要紧密结合前期了解的情况,突出重点巡察内容,做到剑有所指、各有侧重、直指靶心,着力发现和挖掘各种问题线索,深入查找和推动解决隐藏的影响制约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发挥巡察标本兼治战略作用。 (四)充分调动师生的参与意识,破解线索搜集“难” 每轮巡察启动前,要注重舆论造势,改变过去“动员会+公告”的简单宣传方式,广泛运用校园网、校报、微信、微博、短信等方式或平台加大对巡察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人人知晓巡察、关注巡察、参与巡察的良好氛围;巡察期间,要深入一线听取师生的反映和感受,做到进教研室、深入学生寝室,引导向巡察组说真话、讲心里话,帮助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尤其是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巡察结束后,要全面、准确、及时地公布反馈信息、整改情况和问题线索的处置情况,以巡察工作的显著成效增强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校内巡察工作不是走过场,并在之后的巡察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向巡察组提供问题线索。 (五)健全巡察联动机制,破解凝聚工作合力“难” 校内巡察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单靠巡察组和巡察机构是难以完成的,离不开校内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和全力配合。学校党委应当把人才支持、信息互通、整改落实、成果共享等方面的巡察工作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建立科学、常态化的部门联动机制,既要界定相关部门在巡前、巡中、巡后的职责,明确各自分工,又要整合力量, 确保有效沟通、无缝对接,着力破解各自为战、重复用力问题,推动形成巡察工作的整体合力,保证巡察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马春波,张栋梁.新形势下高校开展巡察强化政治监督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纪检监察,2019(06):42-43. [2]颜奇英.高校基层党组织巡察工作优化路径探析——基于系统思维[J].黑河学刊,2019(03):101-103. [3]王希,劉铭,田峰.高校内部巡察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研究[J].才智,2019(07):223. [4]吕超,娄义鹏.巡察工作效能发挥的制约因素与提升路径[J].廉政文化研究,2018,9(04):14-2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