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新进展 |
范文 | 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炎,关节肿痛、畸形为患者常见症状,病情进展后残疾会不同程度出现,使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随着越来越深入的认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治疗该疾病的药物类型也逐渐增多,本研究即对其治疗新进展作出综述。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59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3-235-01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点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进行性侵蚀病变,最终造成残疾,极大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降低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可造成患者死亡。目前,临床上尚无根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多采用抗风湿药物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后疾病进展可有效延缓,不过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获得理想的病情控制效果,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不断深入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研制出了多种治疗该疾病的药物,本研究综述了这些新药物的治疗进展。 1生物制剂 1.1戈利木单抗 戈利木单抗属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是单克隆抗体药物,皮下注射给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与多种致病细胞因子相关,其中重要的一种即为TNF-α。美国FDA在2009年4月时批准戈利木单抗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银屑病性关节炎、中重度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该药物治疗时,要同时联用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而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银屑病性关节炎可单独使用该药物治疗,也可联用甲氨蝶呤[1]。上述3种疾病利用戈利木单抗治疗均已经开展临床试验,都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应用戈利木单抗治疗时,皮下注射每月1次,患者可独自完成,较为简便。在药物副作用方面,总体相似于其他生物制剂。相比于英夫利昔单抗,该药物相对有着更持久的副作用,但急性感染并不容易被引发。 1.2英夫利昔单抗 英夫利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的抗TNF-α单克隆抗体,进入人体后,相应复合物可快速、稳定的形成,让TNF-α的生物活性失去,避免TNF-α进一步破坏关节和组织,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应用后能迅速起效,并持久的发挥要求,使骨破坏等被有效阻止[2]。学者以快速进展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消炎止痛药+甲氨蝶呤的传统方案治疗,观察组加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研究发现,英夫利昔单抗的优势体现为药效持续时间长、血药浓度平稳、用药次数少等,在需长期治疗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较为适合。 1.3 Tocilizumab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细胞因子,功能多样。体外试验显示,破骨细胞形成过程中,抗IL-6受体能发挥抑制作用,且猴和鼠试验发现该受体还能阻止关节炎进展。研究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Tocilizumab后,临床症状能有效缓解[3]。在副作用方面,头痛、皮疹、口炎、发热均是Tocilizumab应用后常见的副作用,不过目前正在开展临床试验,以进一步明确其副作用。 2靶向药物 2.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受体拮抗剂 GM-CSF属于促炎细胞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其发挥重要作用。马夫利列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可对GM-CSF信号传导做出竞争性的拮抗,使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激活、分化、存活受到调节,让炎症损伤的细胞数目减少[4]。临床Ⅱ/Ⅲ期试验开展后,该药物功效已经得到证实,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抗风湿药物治疗后未能获得良好疗效的情况下,马夫利列单抗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不过类风湿性关节炎经TNF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时,还未评估马夫利列单抗的应用效果。 2.2 Janus激酶抑制剂 研究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Janus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LAK-STAT)被发现有重要作用。目前,首个被批准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Janus激酶抑制剂为托法替尼,该药物可对JAK1、JAK3做出有效抑制,且JAK2也能较小程度的受到抑制[5]。临床试验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应用托法替尼单独治疗,或采用该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时,获得良好的有效性及较高的安全性。近年来,托法替尼相关报道中,不良事件报道为主要焦点,鼻咽炎是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也有患者伴有总胆固醇升高、贫血等。 3合成类药物 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环孢素、硫唑嘌呤等为传统的合成类药物,他克莫司、艾拉莫德为新型合成类药物。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锚定”疗法仍然是常用方法,早期干预后临床结果可明显改善,关节损伤和致残率可有效降低。有研究显示,相比于甲氨蝶呤口服治疗,皮下注射相同剂量该药物时,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均更好,且生物利用度较高、胃肠发病率较低。糖皮质激素是一种速效消炎药,炎症反应可迅速减轻,结构性损伤也能减缓,甲氨蝶呤起效前,糖皮质激素可作为过渡治疗,不过糖皮质激素容易引起较多的副作用,导致其长期应用受到限制。 综上,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除传统的甲氨蝶呤等合成药物外,还可采用靶向药物及生物制剂治疗,不过现阶段靶向药物及生物制剂还未全面的应用于临床,需继续开展更为深入的临床试验,从而尽早投入临床,促进该疾病患者预后改善。 参考文献: [1]靖卫霞,朱跃兰,赵超群,等.化瘀通络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瘀血阻络证34例临床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02):19-22. [2]董艳新.藏药桑当聂莪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老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1,27(02):2-3. [3]陈松涛,陈彦超,汤培政.玄七通痹胶囊联合塞来昔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36(02):364-367. [4]胡文文,郝智慧,覃芳.大活络丸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36(02):368-372. [5]赵文志.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04):617-619. 作者简介:斗格介布(1986-3),男,藏族,甘肃省夏河人,甘肅中医药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藏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兰州 7300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