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促进生态学科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范文

    徐慧芳 李娜 黄国勤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立足当前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生态学科的出现,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及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创造了条件。因此,江西农业大学生态学学科教师及研究生进行了“促进生态学科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问卷调查结果及座谈会分析,对如何促进生态学科发展建设进行了探讨,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以下4个方面的建议:1. 增加交叉学科及实验课程设置;2. 增强科研平台建设;3. 加强学术交流;4. 促进学科发展与实践结合。

    关键词:生态学学科;生态文明建设;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0? ? ? ?文献标志码:A? ? ? ?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5-0026-06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long-term and arduous task of China, and the emergence of ecological discipline has created conditions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concept of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us, the teachers and postgraduates of ecology subject in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articipate in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ymposium analysis which focused on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disciplines, and proposed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of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results: (1) increase interdisciplinary and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2)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s; (3) strengthen academic exchanges; (4)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Keywords: ecology discipl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前言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是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是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屑奋斗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为深入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江西农业大学生态学学科负责人黄国勤教授开展了以“促进生态学科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教育调研活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国际可持续科学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重要实践[2],学科建设与发展是高等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生态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根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统筹兼顾。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回信中,鼓励高等农林院校培养更多知农爱农人才。如何促进高校生态学科的发展,使生态文明建设源泉滚滚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一、调研问卷填写和数据分析

    黄国勤教授首先向大家讲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随后向大家介绍了以“促进生态学科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针对目前生态学科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和建设建议,黄国勤教授设计了1份详细的调查问卷。问卷共计11道题,包括4道单选,4道多选,2道排序题及1道简答题。调查问卷共计47份,有效问卷45份。目的是发现我校生态学科师生对生态学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为如何推动生态学学科发展出谋划策。

    (一)生态学及我校生态学科重要性总体分析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尤其关注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预下的各种运行机制及变化规律,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也是人类逐步提高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3]。调查结果表明84%的人认为生态学很重要,只有16%的人认为生态学比较重要,且没有一个人认为生态学不重要(图1)。91.11%的人认为生态学学科发展前景很有前途,8.89%的调查对象表示不清楚(图2)。然而进一步了解在生态学与相近或相关的一级学科作物学、生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等比较其重要性如何?一题中,分别将生态学、生物学、农业资源排第一的人占总调查对象的48.89%、11.11%及8.89%(图3)。调查结果表明近些年环境问题的出现及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认识与理解不断深入[4-5]。同时,生态学学科的出现,是被社会所认可、所需要,并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在生态学科方面49%的人认为我校对于生态学科较为重视,24%的人认为不重视,还有27%的人不太清楚我校生态学科的重视程度(图4),研究表明我校对生态学科有一定的重视程度,但远远还不够。以上四个方面关于“生态学及生态学科重要性”的结果均表明:在全球环境变化、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公众对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生态学学科的发展和生态学人才培养是社会日切需要的问题,也是给生态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重大挑战。[6-9]。我校要对社会提供优秀人才,就应加大重视程度,顺应时代发展,为促进生态学科积极发展做贡献。

    (二)我校生态学学科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总体分析

    目前生态学科仍存在“硬件不硬(84.44%)”、“师资不强(33.33%)”、“氛围不浓(26.67%)”及“成果不多(22.22%)”的问题(图5)。针对以上问题,在解决对策方面的问卷分析中,40.44%的人认为“加强硬件建设”是解决上述生态学科问题的首要举措,而6.67%的人认为“增加师资”比“加强硬件建设”更重要,而让人惊讶的是13.33%的人将“加强科研工作”排在了第一位(图6)。黄国勤[10]也认为农业生态学在实验室、实验基地和教学实习场所建设方面的重要性,这与我们“加强硬件设施”是解决上台学问题的首要举措意见相同。然而,危晖等[11]和孙杰等[12]认为目前“实验课程教学的优化”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强化教学”部分(图6)在我校生态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对策中并不重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我校开设生态学科还不久,也没有生态学本科专业,基础薄弱,虽然在教学方面已经得到很大的改进,但与其他高校生态学科发展还有一定差距,我校硬件设备还不足,是在校教师及研究生更为关注的方面,因为硬件是实验课程的基础条件,也是“强化教学”的一部分,所以我校对于在解决硬件问题是最紧迫的问题,其次是增强师资和加强科研工作。

    (三)我校生态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及如何进一步培养研究生质量的总体分析

    针对江西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51.11%的人认为培养的研究生较高,只有2.22%的人认为培养的研究生质量很高(图7),没有人认为培养研究生质量不高,说明我校在培养生态学专业人才方面,虽然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是与其他一流高校相比,还待进一步提高。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我校生态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问题,调查显示“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加强研究生科研”、“强化研究生教学”这三项分别占到总调查对象的86.67%、80.44%及66.67%(图8),占比重最多的三项。结果表明:我校对研究生的培养还不够,主要在“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加强研究生科研”、“强化研究生教学”这三个方面。秦钟等[13]和丁陆彬等[14]均认为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以及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生态学研究逐渐呈现大尺度、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生态学科发展需积极应对复杂的自然环境及社会人类环境[15]。李永春等[16]注重课堂互动和过程考核的农业生态学教学模式探索,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以单一的教为主导,特别注重“互动式”和“参与性”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这与问卷中如何进一步培养研究生中的“改善研究生的培养条件”和“强化研究生教学”的观点一致,在学科中涉及交叉学科使学生的培养条件多元化,强化教学改革实施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并在教学中注重“互动式”和“参与性”教学模式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校生态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在教育生态学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成果,但仍然處于摸索阶段,“改善研究生的培养条件”和“强化研究生教学”是目前提高我校培养研究生质量的重要方面,促进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所以我校对于进一步培养研究生质量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四)我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问题的总体分析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永续发展、全面繁荣为基本宗旨文化伦理形态[2]。

    我校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举措问题中,调研结果表明生态文明建设中“普及生态文明知识(84.44%)”、“加强生态文明科研(73.33%)”、“强化生态文明建设(53.33%)”、“发表生态文明论文(40.00%)”占比较高(图9),表明增强生态文明软实力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最后,在“如何发挥生态学学科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中的作用?”一题中,“建立生态学示范基地(71.11%)”、“推广生态学成果(66.67%)”、“培养生态学人才(64.44%)”是排在前三的重要举措(图10)。数据分析表明,“建立生态学示范基地”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作用最大,基地的存在是实践的根本,把理论变成实践操作,是真理的探索,所以我们要建设好示范基地。推广成果及人才培养,关键是要把我们自身工作做好及平台建设好[17]。我省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我校更应该肩负起江西的重大使命,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可以推进江西创新发展、绿色崛起的重大机遇[18]。

    二、问题研判

    教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针对我校生态学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并根据问卷最后一题问答题“促进生态学科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何意见和建议”进行补充整合。全体调研对象一致认为生态学科越来越引起国家、社会及学校的重视,并且已被纳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个国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生态学作为一级学科,标志着生态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校生态学科也发展迅速,从开始招收研究生到2019年,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我校生态学学科人才、成果、课题方面规模的壮大。江西省作为我国生态文明试验区,而我校作为江西省唯一一所农业高校,更应该肩负责任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我校生态学学科发展迅猛,但是目前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师资及人才

    生态学专业人才缺乏,教师年龄断层,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我校青年教授、青年副教授、校聘副教授、未来之星、梅岭学者等较为缺乏,造成生态学科教师队伍年龄悬殊,骨干教师较为缺乏。

    (二)教学基础设施

    实验平台硬件不强,实验设备及实验基地较为缺乏,目前实验室设备陈旧,测定指标单一,主要是针对基础的土壤指标的测定,缺乏植物生态、微生物分子生态相关的仪器设备。学科实验基地较少,无法开展更多的田间实验。此外,学生人数不断增多,造成实验室拥挤。目前,生态学科新进学生人数较多,办公室没有对应的补充更新,造成“学生想办公没有地方办公”的窘相。

    (三)课程设计

    我校缺乏交叉学科及实验课程的设置,学科间教学联系较少,生态学研究跨度广,交叉多,需要不断探讨和交流,提高效率及知识面。生态学科未来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结合,课程设计要把实验课程更加重视,必须严谨对待,具有前瞻性,使其更具有实用性,实现与生产、与企业、与社会的结合[19-20]。

    (四)我校重视程度

    我校还不够重视生态学学科,没能设立本科生态学专业,对建设美麗中国“江西样板”的贡献还不够。目前紧迫的问题是否能够开设生态学本科专业,本科生的生态学基础对培养生态学科人才更重要,也对我校生态学学科发展更有夯实的基础。

    三、对策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问卷及座谈会结果分析,针对以上目前我校生态学科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其他农林院校的生态学学科建设提供以下参考意见。

    1. 课程结构要采用交叉学科及实验课程相结合,注重全球视野的人才培养,学科交叉及实验课程更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及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2. 社会和高校应该提高生态学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师资力量要不断雄厚,并要充分利用已有学科建设经费,补充实验设备仪器,增强科研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生态学学习的大环境,平台建设好能够提高学生的科研质量,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加一份力量。

    3. 调整生态学教学模式及课程结构,教学要注重课程的互动环节及平时考核,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加强学术交流,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课外知识[21],实现信息共享;并注重野外教学内容,把课堂理论生态环境问题变为实际生活问题,使学生更能深刻的理解生态环境问题,并才能有效的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学质量。

    4. 促进学科研究与产业和企业的结合,多与企业进行交流和联合,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确保学生所学知识得到良好反馈,使其科研学习方向不走偏;与企业联合也能促进学生就业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妙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围绕大会主题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8(1):28-35.

    [2]白杨,黄宇驰,王敏,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20):6295-6304.

    [3]方精云,朱江玲,吉成均,等.从生态学观点看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182-188.

    [4]贾娟.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7.

    [5]马百兵.我国生态文明视域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15:43.

    [6]武丽娜.生态学视域下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 2017:54.

    [7]李成,徐建祥,罗云建,等.新时代生态学专业气候变化与环境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9(12):278-279.

    [8]刘双.基于教育生态学的技艺复合型人才培养刍议[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1):50-5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中游双季稻三熟区资源优化配置机理与高效种植模式”(编号:2016YFD0300208);江西农业大学“‘十三五生态学重点建设学科”(编号:9232304875)项目支持

    作者简介:徐慧芳(1989-),女,汉族,山西忻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生态及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

    *通讯作者:黄国勤(1962-),男,汉族,江西余江人,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耕作制度、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57:34